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29:17

B-粤帆妈0803男八语文小作坊反馈

20210629反馈(任务:感受背诵和捋字形两种神经回路之间的切换;背诵《项脊轩志》第二段)
早课:
1.面对同样的任务,每个人的心理过程是很不一样的(比如练过毛笔字、拆过字的和没有做过这些训练的)。记内容和捋字形两部分工作的神经回路需要不停地互相切换,这种感受妈妈们需要去体会。2.现实生活中,父母根据自身经验得出的结论,拿来教育孩子基本上都是错的。孩子是什么年龄出现明显策略性行为的?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到重大转折:妈妈要从主导孩子的教育变成辅助孩子实现他心中的目标。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只接受实践的检验(在孩子那里去检验)。3.对高中孩子而言,在菜中当鸡头,具有在超级中学当凤尾所不可比拟的优势:周围人的重视——重点在于,高中这个阶段,是孩子有意识地形成其社会阶层的关键阶段。

课件:
继续背诵第二段。昨天看了字之后发现第一段有两处记不准确,今天先把第一段背了一遍,第二段读两遍,抄写一遍后可以背诵。闭上眼睛回想每个字,如果是跟着句子顺出来每个字,思路不会有太大打扰。重新回到第一段,把昨天没有好好看字的后面一百来个字看一遍,要兼顾背诵和字卡上面的写法的记忆,就感觉接不上了。中间会卡顿,也会跳到自己更熟悉的部分。如果是先把一整句过一遍,再把这句话的每个字挨顺序看一眼,想一下,情况又稍微好一点,卡顿没有那么严重。想起这学期帆背古文,他先把整篇文章过一遍,然后我读一句,让他对句子中的某些字词进行解释;又担心他不会写,于是抽问一下字的拆法或写法。还有一种做法,是他觉得自己背得比较熟的篇章,自己背一句,在头脑里的小黑板上出字幕,对那些不能出字幕的字(其实就是不会写的字),他会问我来确定写法,然后就会影响下一句的背诵。今天才知道,原来帆这样做的时候多次卡壳,是因为涉及到两种神经回路的转换。我自己这样背诵一遍,背的过程中去想字形了,也相当于帆当时去思考某个字怎么写,真心不容易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33:12

本帖最后由 粤帆妈0803B 于 2021-7-26 23:23 编辑

突然有个想法,要把申爸在群里给大家课件、让妈妈们说感想以来,自己的反馈贴上来,是对这段时间申爸开始着手解决语文的一个记录,也可以帮自己捋一捋思路{:4_195:}

20210626反馈(任务:背诵《项脊轩志》第一段)
上午打开课件,读两遍,疏通文义后开始背诵。从老屋的小,漏,暗说起,然后经修葺解决漏和采光问题,美化庭院,此后室内书满架,人自得,室外景优美。背诵完毕。
其间跟帆说我们要背书,他大笑。背诵中把书给他帮忙看着,有漏字处,孩子说,你再去读几遍吧。

0628反馈:
开始想像之前一样,要"另找时间,静下心来"看课件和写反馈,但之前的教训是,很可能一天下来一直都找不到那个“合适”的时间,申爸也批评过这种不能随时随地开始做事的状态。所以今天打开课件,能做多少先反馈多少。如果有事情打断了,下次再随时接着做。
先看了八个字,便闭上眼睛把每个字的细节都呈现在脑海里,都能看清楚。顺拉着写了一遍。印象最深的是"也"字,平时自己写第一笔是横,这里的倾斜度比较大,最后的竖弯钩和第一笔的斜上横构成很和谐的画面。
接着往下看其他字,到第三十七个,都会写,总共用时12分钟,要跟老妈共进早餐了,于是暂停。
这个过程中,开始试着先背一遍再来想字,发现句子顺序和有些忘了不可得日,这么简单的句子,第一次背的时候就忘了;亦遂增胜,也是第一次背时不太熟悉的地方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34:53

0618反馈
1. 早课:
1)关于课件:每两篇课件的背后,是一整本书。每个课件都不是孤立的,后面有纵深。对于高中阶段的孩子,得投他的喜欢,才能共振。孩子接触到什么资料会喜欢上,跟以前的积累有巨大关系。用课件进行“全覆盖”:一轮轮地给所有的资料。两篇文章,看完了,没感觉,就过,看下两篇。如果孩子喜欢看,就给站在背后的那本书。这本书看完,继续轮着看课件,直到遇到一篇觉得有趣儿的,再深入到背后的课件里面去。
2)等你的孩子到了高中,高一,高二,如果他的智力建构的质量足够好,那么,进清北不是作为父母的你的愿望,而是他自己的愿望!申爸轻松了,大申紧张了。只有在如愿考取的过程中,孩子才能学会那些最大的“东西”,建构起其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些“素质”。脱离开切身的实践的过程,是无所谓“学会”,无所谓素质的。
3)想要学、想要考好的愿望必须是孩子自身得出来的才有效,父母强行拽着往上的孩子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会成为心理负担……这个意识觉醒的关键期是在初中
4)注意时间成本:四大名著价值最高的是红楼,三国;小孩子的天赋都一样,他们的发展本质上是看谁的成本低。大孩子多听古文,史记、论语要反复听,初高中要求背诵的古诗文要听熟,小小孩要听初高中的科学课的课本录音——保证出了伴听敏感期,阅读敏感期之后,每个孩子,该听该读的基本资料,要听足读完,不要漏项。教案三、四要先学再听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35:27

0617反馈

1. 早课:14周岁开始,教育的范式产生了巨大变化,从拼命装东西变成努力整理好装进去的资料。以“好奇心”为中心的认知过程,是自主的认知过程。自主认知过程里的阅读跟14岁之前有本质的不同。14岁之后,大脑开始有能力建构起“以我为主”的心的认知驱动机制,这就是“带着问题阅读”之“问题”的由来。14岁之后,妈妈要做的重点不是解决多少问题,而是创造多少问题,让孩子产生无穷无尽的疑问和随之而来的“想要知道”的渴望。如何让孩子到了高一,见了课件就有涵妈的感受?答案是,把教案的使用化作孩子生活的日常。要是能退到去年春节之后(高一的寒假),申爸就不给马昕和石国鹏,而是给现在的这些课件,从词义课件开始给起。

2. 课件:
《信行幸修》:看到信的第一眼,涌现出的想法是信用、信息、信件、相信等。信用接近本义,而信息信件这些都是引申义,前两天看了词义的引申义,今天的几个字相当于是具体例子,便饶有兴趣地看“信”如何从本义的形容词,经过一次次引申,才到了通常可见的意思,从而知道哪些词义是不常用的,到最后两个引申义“伸”和住宿两个晚上时,真心觉得这就是特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行、幸、修三个字比较简单易懂。
《族左坐》里对左最有感,曾经对以左为尊和以右为尊糊涂不已,终归因为以右为尊用得更多而习以为常了,看课件才明白了历史的演进,有点奇怪当时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去查一下资料弄清楚呢。左是佐的本字,想起昨天看的《同源字论》里有“凡藉物成事,所藉之物就是工具”,佐就是用左手帮助人,两个课件连通了,很开心。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35:56

本帖最后由 粤帆妈0803B 于 2021-6-29 22:37 编辑

0616反馈

早课:
1.“高中一年级的明显跃升”,指的是孩子能产生(整理大脑这个房间)整理思维后的愉悦感受。2.妈妈创造环境,让孩子阅读合适的课件,让他产生那种感受;只要娃还没到高一,都来得及。3.暑假的小作坊,重点是让孩子事先锻炼以下自己的脑筋,保证到了年龄,只有课件一上,孩子一下就能同亮起来。4.这其实是解决高中孩子的学习动机问题。人类的智力,其建构的进程,在高中阶段,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整理房间”阶段。

课件:
《同源字论》:属于对汉字的又一种梳理思路,同源字是指有同一来源,表现为音近义同、义近音同的那些字。想起以前学古文,会碰到一些字的解释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原因就在于不知道这一类字都是同源字。感觉同源字的情况很复杂,总结了几条自己需要注意的,如同源字必然是同义字,但不能反过来说,因语音的转化是有条件的。通假字、异体字都不是同源字。新词实际上是从旧词的基础上产生的。分别字是很常见的同源字,但分别字掩盖了语源,根据训诂可以判断同源字。文章一到引入古音我就糊涂了,语音方面一直欠缺,也总以不那样说话了为由不去弄清楚在词义方面的分析很有趣,对于因词义的15种关系而成为同源的部分看得津津有味。对同源字的研究及作用,从东汉刘熙到章炳麟到汉学家高本汉,都存在诸多方面需修正,同源字的研究可以使得僻字不僻,僻义不僻——这点最为赞同。了解了同源字的情况,阅读古文该如履平地了吧。转念一想,字的情况如此复杂,词的意义演进漫长,非专业人士很难亲近小学、训诂这些专门的学问;很多人也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对古文的“语感”和相关知识的。那些非专业的语言学人士,又能对这些感兴趣的人,恐怕是体会到了用汉字来训练思维乐趣的人。只不过他们没有这样明确说出来。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38:46

0615

早课:1.未经整理的信息,是没用的信息。十三四岁之前的孩子大脑,从环境中吸收了海量的信息。需要进行整理了。2.整理这种思维活动能带来强烈的愉悦,尽在掌握的感觉。3.我们要做的是,设计场景,让孩子们也能体验到同样的感觉。

豆神转的早课:1.汉字思维的产生是在对汉字十分熟悉了之后,最早要到初中二年级,因为需要头脑里具有相当的素材。2.仅从识字效率来说,学校教育足已;但考虑到汉字思维的培养,则需另寻途径,将汉字思维的东西融合到孩子的教育中,让它到时候(初二)能起作用。3.汉字思维是最方便,也最容易让孩子“把一个领域彻底击穿”、产生宏观图景的手段。4.语文,要处理的对象是“意义”,而语义意义是最难把握的事情。语文要解决的,是让孩子能够揣摩出“自己看到的文章中作者心里想说的意思”。5.看上去零碎的语文,其内部包含有清晰的脉络,“汉字思维”是大可利用的脉络之一。6.掌握了2500个常见字的基本义,阅读任何现代书籍,就没有问题了;再加上掌握1200个左右的古今意义字的古意,读任何古代文献,也就没什么问题了。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39:57

0614
昨天忙其他,没跟上趟。只是简单想了一下“点”的多项含义,从本义细小的斑痕出发,能够联系到的含义有一些,但其他看起来不太相关的意义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演变,头脑里不是太清楚。今天的词义引申就很好地解答了疑问。

以前对于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会傻傻的分不清,看了文章后才知道比喻义是词义的一种修辞手段。如果由比喻和借代而产生的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有了固定的词义,就可以看作是词义引申了,如干戈、股肱、风、崩等。这部分因为正好解决疑问,印象最深。

词的引申分为两种,辐射式引申灵活,由词义的不同角度出发可能引申出对同一个词的相反含义 这让人头痛也是它有意思的地方。不知有没有什么好的掌握办法,还是说只能通过多积累。
链条式引申很有意义也很好玩儿,有空的话可以设计成类似猜谜的活动给孩子,在玩中不知不觉学会词的多样含义,更重要的是体会这种思维方式的乐趣。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40:53

0612

早课感想:第一,基础三百的阅读安排要有计划,利用好阅读敏感期这个天赐。第二,古文的训诂,基础是之前识字时的“旧”知识,从一开始就做对、做到位,建构起神经回路,以后学习中新的神经回路激发、同亮“旧”的,在孩子那里会有愉悦感,表现为乐意去做。比如“项脊轩志”这几个字在甫学习之初就弄清楚含义了,需要用的时候(学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拿过来,能理解归有光命名自己的书房有着深远的含义,会因为自己能体会这里面的含义而更贴近作者的心志,这种“懂了”作者的感觉,会给读者极大的愉悦,从而激发出对语文的兴趣。可能表现为主动在生活中运用这种感受,比如有人命名自己的书房为轩、为斋、为堂……等,都是出于不同的体会和认同。第三,努力去说,努力去表达,也就会努力去思考,是锻炼思维的好办法。

关于旧:首先想到是与“新”对应,指一种存在的状态,经过时间的流逝和洗刷还能流传下来(不管是实物还是记忆、印象)。在具体的事物上就表现为不新,有磨损,旧衣服旧书,老旧、残旧、破旧,都是被磨损的状态,陈年旧事是经历过时间的、以前发生的,旧思想、旧想法、旧观念是以前的,跟不上时代的。而旧事、旧友之所以还能被惦念(念旧),是因为对个人来说有特定的意义,有值得回味的地方。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41:30

本帖最后由 粤帆妈0803B 于 2021-6-29 22:42 编辑

0610反馈:
今天的早课感想,大申喜欢历史是意料中,毕竟他当初那么喜欢古代史,可后来不也是不看近代史的书吗?大申喜欢上语文是什么原因呢?发现了中国文化的文史不分家?语文学习从历史中得到同亮,顺利转过去的?啊不,如果是这样的话,在大申那里根本不存在 转过去的问题,人家是顺势而为的
还有,语文的背诵篇目显然给达申带来了极大的愉悦感,让他愿意听读背,一旦把那些要求听读背的内容和之前历史的神经回路连接起来,这个就无敌了

课件1:《咬文嚼字》,前有选词造句,选词就是嚼字,也是我们常说的炼字。猜诗谜的字要联系整首诗上下文更容易理解,文中举的其他炼字的例子很形象。一个“垫”字,嚼出了不同用法中的不同意思,字用的问题是在字音、形、义之后要考虑的。
课件2:《深与浅》,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深有立体、平面、历时、程度,双音词的不同意思需要仔细辨别,这跟一个字用在不同句子中有不同含义一样。语言的准确性其实不那么容易达到。
课件3:《王安石和他的时代》,非常清晰地描述王安石生活的时代背景,才能对后面的探讨进行定位,所谓知人论世。在对宋代的论述中,特别注意到了很客观的天时地利,视角新。对邓小南老师的了解,始于唐宋妇女史,后来她不做这方面研究,关注也少了。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43:41

0609反馈:
1.早课:说话,稳定而深入地就某个话题进行交流,也是申爸之前提到国外高中孩子比国内出色的地方。锻炼前额叶的方法,申爸那里从每日一题固化出每日一小时的时间,用来“滤”了篇子,初二的孩子这里,应该拿来做哪些事、怎么用,是特别关注和想知道的方面。

2.课件:
1)阿西莫夫科技词汇系列:没有和孩子天书过阿西莫夫,只是他伴听最新科学指南时跟着蹭听过,惊喜地发现读这些毫无困难。感想:相较于文科,科技术语的使用是那么准确。如对于智力受损的不同情况,相对应的词是完全不同的,体现出英文的精确性。想起我们说鞋子,而英文会有好多个词来表达不同款式、不同用途的鞋,让人头晕,这也是他们思维缜密的表现。对词源的了解会帮助对词语及其背后的文化的理解。英语的很多词源于古希腊文和拉丁文,学习中能多了解那些前缀所代表的涵义,最直接的作用是拓展对单词的学习。X射线既是名词的来源,也是科学小发现故事,很有趣。很多对自己来说是冷知识的内容,如《癌》里拉丁文的cancer是螃蟹,大学这个词的拉丁文构成有“共同转弯”的意思,《北极》中把中西文化对应起来,很涨知识,看得也有趣味;工程师源于拉丁文机巧的、天才的,一下子就能对词的理解更加深化了。
2)选词的标准、怎样造句:这两篇放在一起看比较好,一如我们常说的字斟句酌。字斟句酌时总有个标准,那就是符合普遍适用、明白清楚、准确贴切,在此基础上再考虑表达的生动形象。
3)修辞的积极手法:接着上面的选词造句,做到表达准确后,会遇到表达生动的问题,修辞的积极手法给出了非常多的详尽例子和修辞手法来实现这个目的。有的手法是常见的,有的手法却也是见过而不知道正式名称的,比如用寓言故事来表达道理是讽喻,把想象的场景描绘出来是示现;却也感觉有些含混,需要再辨析一下。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44:48

0609早课笔记:

要点一:说话是一类活动的统称,前额叶的参与,与说话的内容有关系。日常用语随便聊,不需要前额叶的参与;如果说的内容本身具有创新性质,那就必须前额叶的参与。

要点二:“能稳定进行深入交流”的时间节点在高三,阈值在高一,开启这个进程的时间在初二。我们要抓的,是初二这个点。初二,妈妈可以开始锻炼孩子进行创造性交流的神经机制了。手段呢?花果山的手段,一直以来的特征:1.简单(简单到任何一个妈妈只要识字就能操作),2.有针对性(不管孩子处于什么状态,能随时开启),3.易得性好(谁想开始,随时开始,想要就要),4.稳定性强(不管多大年龄......包括成年人......都有效)

要点三:存贮在神经网络的资料有远有近,如何把距离遥远的那些神经回路连接起来?靠课件的轮转来解决必然性和偶然性之间同一起来的难题。要做的是锻炼前额叶,让它能够灵活地把任何两个神经网络,想连就连起来。在申爸那里的具体做法是每日一题,以及由每日一题固化出的一套时间分配机制,这套机制不直接与高考挂钩,但对高考有莫大的助益。

要点四:一种情况是:在前额叶的帮助下,很久以前就建构好的、甚至远在对角线两端的两块神经网络,连到一块儿了。另一种情况是:它们携手同亮的一次,会让人产生某种全新的体验。全新的感受。这感受呢,它也得存起来,就像所有其他的感受一样存起来。存起来之后,基于这个感受的新神经回路,又可以去跟别的神经回路连了......前一种情况很少为人所留意,后一种情况包含着我们一般称作“概括”“综合”的高级思维过程,这就是特级语文老师们坚定地认为“语文可以锻炼思维”的原因,也是人们所谈的“素质”的一个支柱。

要点五:问题探索到了马拉松的终点:能调动前额叶去进行任意连接的手段是什么?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46:06

0607反馈

1. 早课:我记得大申开始的化学学得很好,还有一段申爸问他选“奥赛”时选择化学学科的对话;选科时是他自己选了化学,后来申爸申妈和他严肃谈话后改的历史。现在感觉化学不懂,应该是后面没选没学的缘故。就是政治、语文,一直都在学,还是感觉不懂,这个是问题。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是建立目录树,把知识结构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重新梳理、整合,到面对任何一道题目时,都能在脑海里搜索出所需要使用的知识点(一个或多个),再综合加以运用。这要求对知识本身非常熟悉,就是申爸一直强调的双基要扎实。还有运用过程中需要的综合、理解、计算的精准、把自己所理解到的表达出来的准确度,是要站在K12的尽头,反向去回望这个学科从零开始的逐步展开、深化。这个过程中如果缺失了一些点,是不是就是我们说的卡的地方,也就是有不懂的感觉。

从做的角度来说,申爸每天发课件真是苦心孤诣,希望以此推动妈妈们的行动,也让我们自己体会“不知不觉”做到、做成的过程和感觉。个人体会是,不多的事情每天做,日常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不然。中间有一天没时间看早课,第二天会发现遗下了六七个课件。如果不及时补上,雪球越滚越大,很容易就给自己一个不做的理由。简单的事情一旦中断,续上去,找到最初的感觉,需要时间。孩子的教育也是这样。生字几天不写会生疏,这段时间让他自己记录时间安排,一天没记,第二天全是茫然。做成的秘诀就是每天做。还有,有两天是沉浸于看风景,阅读其他妈妈的反馈,看到于我心有戚戚焉,看到“我怎么没读到这部分”,看到“原来还可以这样解读”……这比自己看了要写感想有趣得多,不觉时间过去,就耽误反馈了

2.课件:
1)《夺取南极的斗争》:斯科特南极探险本身已是一个非常有感染力的话题,整个过程在作者生动的笔下更是荡气回肠,读之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一个人面对困难的顽强毅力、不达到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都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积极的修辞让读者和作者共鸣,忍不住为牺牲者默哀有扼腕叹息,并且在心里感受到崇高心灵的伟大。斯科特的南极探险,一定是出于自己对探险事业的真心喜爱。为了这种喜爱,家庭、财产甚至生命都可以奉上。这种为之奋斗的动力来自何处?
2)《到不朽的事业中寻求庇护》:太平洋的发现对我是盲区,于是认真读了这篇。有点惊心动魄的感觉,尤其是读到巴尔沃亚在发现大量的黄金前对印第安土人的屠杀。在知识上知道美洲印第安土人被寻找黄金的探险者残忍杀害,在具体感受上则是读了这篇之后感受更深。联系起前段时间在加拿大发现的两百多名儿童骸骨,则能更深地理解大屠杀对原住民的伤害。
3)《越过大洋的第一次通话》:我们的教科书总是去描绘国家间的战争和统帅们的胜利,以为这个更重要;而在作者这里,则是人类共同的胜利更加重要。也因此,对地球的认识和测定、南极的探险、太平洋的发现、人类科技的进步、全人类作为共同体的意识……这些能使人类的认知更进一步的、能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才是不朽的。写到这里感觉申爸给的这些课件,不是同时也给大申看吗?这里面既有大图景的建构,又有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引领。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46:46

0604 课件反馈

修辞手法:好看意懂,消极修辞表达清楚、准确,积极修辞具体、形象生动;

姓名:之前看过类似的篇目,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屈原的,知道他是芈姓屈氏平名原字,所以这篇是又复习了一遍。古人的情况真真复杂,姓、氏、名、字、号的使用都有相关规定性。姓别婚姻,氏别贵贱,三代后合一;名和字有关合,号为自取。关于这篇很有印象的是孔子父亲叔梁纥和孟明视这两个名字,将字放前明放后作为称呼;还有商鞅及司马迁之子的姓名的情况,一不小心就弄错。了解古代文化真是非常有必要。
科举那篇还没时间看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47:47

0603反馈

课件2的内容简单易懂。许多人不一定懂得修辞、有意识地运用修辞而也能让语言很有感染力,说明修辞其实融入生活,是日用而不自知的一种知识。对语文学习来说,懂得了,有意识去用了,只会有更多的好处。就像有人天生方向感很强,完全不需要拿着地图才能分得清东南西北;而如果有了地图,则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所处地区乃至周边的状况。修辞对阅读和写作的作用,与之类似。运用好修辞,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恰当的词、句子和表达方式,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效,这是它的重要用处。这个完全赞成。对阅读来说,我们要能看得出哪些是“恰当”的词、句子和表达方式,能体会其恰当在何处;对写作来说,需要先考虑把意思表达清楚,然后再进一步选择“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得生动且有感染力。阅读和写作之所以需要学习、需要老师的指导,其原因也在这里。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52:53

0603反馈

关于早课:特别兴奋于看到申爸观察到有第二个阅读敏感期,大申2.3亿的阅读量简直太惊人了,忍不住膜拜一下。这要在山外,是会让人吓掉下巴的呀!而在花果山头部大猴大申这里,竟然就是一路开心读过来的现实。虽然之前一直知道大申阅读量很大很大,但这个数字还是让我觉得非常震撼。也尤其期待看到关于第二个阅读敏感期的点点滴滴,想知道在这个时期到来之前,妈妈和孩子应该做些什么。

课件1-《万物简史》第四章:
对科学盲来说,完全不清楚科学史上最不愉快的一次实地考察是什么,非常适合来看今天的课件。所以,当布莱森点出是1735年法国皇家科学院的秘鲁远征时,我知道故事又要开始了。但是,读到这一段:“事情几乎从一开始就出了问题,有时候还是令人瞠目的大问题。在基多,访客们不知怎的激怒了当地人,被手拿石头的暴民撵出了城。过不多久,由于跟某个女人产生误解,测量小组的一名医生被谋杀。组里的植物学家精神错乱。其他人或发热死去,或坠落丧命。考察队的第三号人物——一个名叫让·戈丁的男人——跟一位13岁的姑娘私奔,怎么也劝不回来。”我突然有点担心这里面所叙述的事实的真相。

好像是这样想的:这段话虽然简短,但信息量很大,作者是不是都核实过,所说皆为可信?又想到,作为读者,是没有精力和学识去审核书中所说的每一句话的,只能先信任作者——由此想到,靠谱的作者(对科普书目来说,至少应该是具有科学方面的硬知识、具有专业背景)太重要,否则会误导读者。

跳过这种担心继续往下看故事。
由哈雷的出现引出牛顿,说牛顿“注意力很不集中”让人笑了,教科书上的牛顿忘记吃饭,分明是作为专注科学研究的例子出现的。

再引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本申爸提到过的书,上次是申爸讲高中物理时说到,这次结合课件才更清楚了这本书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测量地球的大小和周长的风潮带出了诺伍德的生平、皮卡尔的测试,然后又才回到法国皇家科学院的秘鲁远征上,这一大圈绕得有点远。

继续看这次测量,将近10年时间得出了一个自己所不希望的结果(还不是第一个得出来的),也实在很打击人。这次试验在30年后,在马斯基林那里重启,中间又插入关于金星凌日的事件(沙佩、让蒂、梅森、狄克逊),赫顿发明等高线、米歇尔测量山的密度、古怪而腼腆的卡文迪许的系列成就,至此,地球的形状、大小、重量才好不容易得到测定,而我已经迷失在一大堆科学家的名字中。

考虑到这章以地球为例讲事物的测定本身就是科学史上延续时间长、需要突破的难点多的一个话题,也许本书的讲法已经算是简洁明了又风趣幽默了,比如“卡文迪许本身就是一部书”“一位名叫皮拉特尔·罗齐耶的化学家含了一口氢喷在明火上,以测试氢的可燃性,其结果是证明了氢确实是易爆物质,眉毛也不一定是人的脸上一个永久的特征”等英式幽默的话语随处可见。

课件2-《修辞》:读完事物的测定之后来读修辞,这篇简直太可爱太可读了。首先语言明白如话,看开头部分讲方言和普通话,一下子就想到最近疫情下广州人民的种种淡定和幽默。比如核酸检测时医生严肃地问“你有没有理由死?”检测者紧张地回想、理直气壮地回答“没有”,然后医生写下“没有旅游史”

等我找一下小林的漫画
这个跟修辞无关,有点歪楼了

课件2的内容简单易懂。许多人不一定懂得修辞、有意识地运用修辞而也能让语言很有感染力,说明修辞其实融入生活,是日用而不自知的一种知识。对语文学习来说,懂得了,有意识去用了,只会有更多的好处。就像有人天生方向感很强,完全不需要拿着地图才能分得清东南西北;而如果有了地图,则可以更加清楚地了解所处地区乃至周边的状况。修辞对阅读和写作的作用,与之类似。运用好修辞,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恰当的词、句子和表达方式,可以使表达更加生动有效,这是它的重要用处。这个完全赞成。对阅读来说,我们要能看得出哪些是“恰当”的词、句子和表达方式,能体会其恰当在何处;对写作来说,需要先考虑把意思表达清楚,然后再进一步选择“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得生动且有感染力。阅读和写作之所以需要学习、需要老师的指导,其原因也在这里。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54:44

0602反馈

今天的课件好看虽然是科普文章,但语言亲切而活泼,非常吸引人,一下子就有《木偶奇遇记》开头的那种感觉。从“ 欢迎,欢迎。恭喜,恭喜”开始,幽默的语言就开始显示了它的魅力,让人知道原来科普文章也可以写得这么生动活泼。继续读到后面:在过去38亿年的不同时期里,你先是讨厌氧气,后又酷爱氧气,长过鳍、肢和漂亮的翅膀,生过蛋,用叉子般的舌头舔过空气,曾经长得油光光、毛茸茸,住过地下,住过树上,曾经大得像麋鹿,小得像老鼠,以及超过100万种别的东西。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演变步骤,只要发生哪怕最细微的一点偏差,你现在也许就会在舔食长在洞壁上的藻类,或者像海象那样懒洋洋地躺在哪个卵石海滩上,或者用你头顶的鼻孔吐出空气,然后钻到18米的深处去吃一口美味的蚯蚓。哈哈哈,每个人都忍不住为自己生而为人欢呼雀跃、心存感激吧,而这又加强了想继续读下去的决心。也就明白,这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了,书中说不准还有多少妙趣横生的故事,这些故事是人类发展进程中的,其实与每个人相关——虽然平时我们没想过它们。短短一篇序言已很令人惊叹了。

作者写到自己写此书的缘由,以他的亲身经历证明了好的科普作家对孩子来说多么重要。所谓的好的,其实就在那个“普”字,高深的理论可以讲得通俗易懂而且生动有趣,这很不容易。原来科学也可以是非常有趣的,这取决于用怎样的语言去描述那些知识。看他提到的几个作家,知道作者也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56:14

0531反馈

没想到,才两天就积累了8篇课件没看。

还好文章都不长,也挺有趣。大概分为三类,伊林的科普是一类,《中国古代的国号》是历史一类,其他是语言文字一类。相应地,如果孩子第一次看,伊林的科普类不难引入,因为文风自然亲切,所谈都是身边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历史类之前的伴听已经下过一些雨,国号这篇倒是把整个思路理了一遍,适合古代史已经过了一遍的孩子,想到七年级的娃刚好学完了古代史,平时肯定没有注意到国号这么一个小问题,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有像文章这样系统考虑过,正好用这篇文章给孩子看看;语言文字类的感觉不太好引入。因为是零碎的知识点,之前相关积累不多,如果教案一二用得好,孩子应该是对很多汉字的本意和现在的用法有疑问,这些文章正好打中“为什么是这样”,也解决“原来如此”的疑问。这里感受到了教案三的妙处,它虽然仍是一个一个零碎的字形字用的知识点,但妙在通过孩子的课本串起来了。因为正好是一课的生字,是老师重点要讲,孩子重点要学、要写、要抄、要默、要组词要记忆的生字,在学校的基础上提升一点点,加入该课的教案三,把本课涉及的生字进行了一番溯源,简直不要太perfect。理想中的状况是,对应着学校每一课的学习,对应着一个个出现的生字,教案一到三完美地解决了常用3500字的音、形、义、用等问题。唯一想请教申爸的是,已经初中的孩子,不再拆字了,如何补上这一课。我现在想到是暑假让孩子把教案三当资料看起来,不知效果如何。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57:07

0528反馈

《回忆浦江清先生》里的“仰攻”、顺流而下、知识要结合实践之说,都很有启发。知道我们往往不只需要理论,更需要的是去做出来。如何做出来?如果只是自己的情况,已经意识到了的观念当然是努力去践行;结合孩子的教育来说,孩子还没意识到也没能懂得这些道理,那么就是考验家长对教育的规划和安排。而像申爸这样抓住孩子的成长主题,顺势而为的很有颠覆性的教育方案,终极目标指向的却是“凌绝顶”的高度,实在令人惊叹,也很感恩在花果山里接受熏陶。

《赋税》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主题,也耐着性子看完了,对这种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理得很清楚的文字还是很佩服的,思路的清晰、知识的丰富以及对这个领域的熟谙都是需要的。把这样的主题扩展成一本书,就是专门史了。比如,有点像新知文库那样。就写法来说,新知文库更吸引人。但孩子也需要能读会读《赋税》这样的文字,这是不是又涉及到前期伴听的词汇呢?我再仔细看了一遍,从林汉达到历史小丛书再到小通史,我们的词汇可能聚焦在 论语、礼记、孟子、井田制、管子、晋书、王安石、免疫法、盐、茶、蔡京、张居正、太平军……等方面,感觉《赋税》是站在一定的高度,根据主题去整合之前所接触的所有有关的资料之后呈现出来的。那么就涉及到对这个主题的兴趣、资料的收集、取舍和整理、最后的呈现方式等非常复杂的思维过程。

侯宝林先生的文字看完了,回想读这六次连载的感受,以前的生活才真是苦,可像侯先生这样生命力坚韧地活下来,还发出了自己光亮的人,其实也不多。他们是怎么形成的?跟侯先生年龄相仿经历相似、一起学戏的其他人,他们都在哪里?看到“北京是出处,天津是聚处”,不由想起《俗世奇人》里个个身怀绝技的人;侯先生虽然只上过几个月学,不识字,但他如饥似渴地学说相声、认字、学看书的经历很激励人,后面的转益多师很有启发。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2:58:43

0527反馈

第一篇感觉是跟前辈大师交往不是太多,感受不深。读到作者带着俞先生的亲笔信去见朱先生,以为会带出朱俞二先生的精神风貌。

朱先生说有私事可以来我家,以为会有私下问学请教,有更多感人的故事;后面写朱先生写信笔札的工整,说“这方面我是有亲身体会的”,那亲身体会呢?接着写出来就很好啊不过作者只在清华中文系一学年,也没选他的课,只能这样 了。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3:00:12

0526反馈

今天的早课看得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如此”!一面欣喜于读懂了申爸的意思,感觉到在孩子培养路上的种种希望“太好了”;一面又大悔不迭地“啊,这样的,我怎么没有想到。联系起来就可以想明白了,从伴听开始一直到出阅读敏感期这么多年的资料浸泡,不可能对孩子之后的兴趣、爱好没有影响啊!在全覆盖策略下,做好必然性的功夫,简直太重要了。站在申爸那样的高度去理解教育过程,不由得又生出一点敬畏:每本书、每件事,在孩子成长中都那么重要——即便这个重要性在当时没有别识别出来, 我们也不知道在未来它能带来怎样的效应。如此说来,实在是每一天都要按部就班,踏踏实实做好手边该做的事情。

怀念老舍的文章之前和帆一起看过,我们都喜欢写广州的花那部分,犹记得帆说“怪不得广州叫花城”,似乎是经由老舍的文章才更了解一样;连载明白如话,一路看作者的成长经历,昨天为晁师傅和三姐雪中送炭的温暖感动,今天看到唱戏的各种行头为商家打广告又不禁一笑;张元济先生是商务印书馆的元老,他的功劳,文章里都有讲到。看东方图书馆和涵芬楼藏书毁于战火那部分,痛心不已;从《四部丛刊》到《丛书集成初编》的每一部,都是工程浩大的文化盛事,张先生在其中的付出真是难以想象。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3:01:20

0525反馈

徐调孚这篇,看得很有感慨。从内容来说,似乎拉拉杂杂的有些零碎,琐碎就是编辑工作的日常,就如周振甫先生的文字。个中滋味,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徐先生是作者的知音,发现人才、编辑和出版作品,这是他生命的一大价值和意义,“为他人作嫁衣裳”——以他的才华和能力,做研究、搞翻译、写小说都是好手也未可知。那时的编辑是受到作者尊敬、爱戴和怀念的。也确实由于他们是专家型的人才,有的只是借了编辑这个外衣在实现自己的理想吧。包括后来的中华书局的傅璇琮先生、前几天大家在纪念的上海古籍社的赵昌平先生,他们都是不可替代的好编辑,深受众多学者和作者的敬重,自己也是极有才华的某一领域的专家。徐先生中学毕业后没有进最吃香的木行和钱庄,志不在商业,是父亲的影响,是自己的志趣?志向确立之后,之后的为之努力、奋斗乃至其中的遭遇挫折、百折不回,是外人所看到的;在其本人,可能是申爸说的乐在其中。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3:02:23

0524反馈

陆宗达翻烂几本说文,在他是做学问的平常功夫,是基础,在我读来却是遥不可及之举。细细想这又是笨功夫,是硬功夫。任何一个领域都有这样的硬功夫需要下。从最基础的工作一点一滴做起,不可省却的艰苦的基本功,是任何精深广博工作的基础。还有对汉字音、形、义的分析,也是花果山教案的精髓。教案用好了,孩子掌握汉字也就差不离了。

连载部分看得好心酸,小小的孩子就要承担起生活的重任,卖各种东西,卖报让人想起卖报歌。风里来雨里去,饱藏人世艰辛。而五十多年后还记得卖冰核儿的调调很好听。学戏挨打的场景,在新凤霞笔下也看过。对为何挨打还能站在老师的角度去分析。全篇明明是各种吃苦,却没有对生活的埋怨和对他人的指责,没有绝望,只是踏实本分、努力的生活。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3:03:50

0523反馈

昨天申爸说妈妈们不看作品本身,专瞧作品的周边。看《吴雨僧先生二三事》时就是这样,脑袋里一直挥之不去的《我的朋友胡适之》里的吴宓先生。看到潇湘馆和妙玉的比喻,小饭馆涨价要经过吴先生的同意,感觉这真是一个能雅能俗的真君子。跟赵树理能穿着水獭皮领子的狐皮大衣下乡,还能跟农民谈心,饭后在传达室打鼓一样,绝妙的感觉。

怀念老师的文章由弟子来写,汪曾祺先生流露了更激烈的感情,沈从文先生扑在一滩鼻血里的细节让人印象深刻,沈先生的很多小说因什么原因而写成,读了这篇文章才更清楚。文章最后神来之笔,的虎耳草让人想起边城里的美好,翠翠在二老的歌声里,梦中摘了大把的虎耳草。第二篇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一文,以胡子贯穿起要描写的诸公,让读者好轻松地欣赏一番。印象深刻的是闻一多先生的胡子。这个正好改天给帆看看。

匆匆看完连载的第一部分,平白如话,直觉是根据口述记录的。娓娓而谈的拉家常的感觉,若要说这样的文章的价值,正好可以用叶圣陶先生主张的“写话”来解释,就是把所说的话写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平实自然,豪华落尽,在文章被过多的技巧和雕饰捆绑之后,这种清水出芙蓉的天然文风是一阵新鲜空气。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3:07:07

0521反馈

课件看得很过瘾,大师们的学识才情个性样样都令人佩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跳出课件来看,大学之好,在有大师;大师之为大师,不仅仅是学识过人,更是人格、风骨和真性情。面对同样的大师(因为申爸给的课件人物为主),不同的人着墨点不同;面对同一个课件,不同的读者感受也很不同。这是真实的现状,也应该是健康的多元性。这里分别涉及写作和阅读的问题,是现在语文学习和考试的核心内容。读和写是核心能力,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以文字为载体的解码和编码的过程?问题在于,语文和数学不一样。数学客观、精确,一是一二是二;语文主观而模糊。阅读理解里,理解到哪些内容肯定有主观因素,写作更是这样,好的文章本身就有作者的风格。如果这些课件都是阅读理解题,恐怕每个人都不能得满分,因为有个“标准答案”在那里。想起周国平做阅读理解,材料就是他自己写的文章,做的结果好像也是不及格。理解到了和能否得分之间的偏差怎么破?期待申爸的解答。

粤帆妈0803B 发表于 2021-6-29 23:08:48

0520反馈

西南联大的教授们各有个性,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的民国热里,这些名士风度是那么令人神往,和何兆武的《上学记》对读很有趣。

感觉申爸是在向我们展示 好的教育 是怎么一回事。好的教育里有好的老师,他们学识渊博,个性不一;有志趣相投、奋发向上的同学;好的教育可能不一定让自己在当时有很明确的收获,然而那些精神的浸润却是无声而长远的,可引起多年后的回想和怀念……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B-粤帆妈0803男八语文小作坊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