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18 23:59:10

20210813周五反馈
《岳阳楼记》全文四条线原文+字义+语法+词性。今天任务是全文拉通复习上午一遍,下午一遍,晚上录音。时间有点久二十多分钟。弄完反馈真累。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18 23:59:42

20210815周日反馈
《岳阳楼记》第一段繁体拆字。
准备好的教案没有给他看,而是亲子一起一个个拆,简体的都会,繁体的会有很多自己拆的想法和为什么这么拆的疑问是一个小的进步,对于不熟悉的偏旁一起查汉典。
他说这不还是需要背诵吗?我告诉他看着已有的教案读读记忆就是背诵,看着原文自己拆,不懂不清晰的去查为什么并找到自己印证的答案就是一个个捋一捋印刻记住的过程。背诵出来是死的,捋出来的是电影一般鲜活。娃勉为其难的接受说最后还是背出来得呀。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18 23:59:58

20210816 周一反馈
继续捋《岳阳楼记》第二段繁体拆字,白天上午捋记忆,下午复习一遍,晚上复习一遍并录音。目前只肯一段录。拆字繁体字比其他线路都稍微复杂点,推进慢。分段执行,时间也基本有1h左右。本周繁体捋完,再几条线换着捋。下周捋下课本其他古文。
       其他科目按计划自己常规推进。下周开始整理突击暑假作业。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19 00:05:47

20210817早课重点
第一,按照线索陈述古文,要变成长期的活动。天天做。就像小学时候,朗读,盲算那样
当然了, 还要加上数学的陈述课本上的练习题
妈妈们需要放慢速度,把陈述日常化;咱们再经过寒假的小作坊,孩子们那里的“效果”,就会大量显现了。
陈述的对象,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换!
咱们的目标,本来也不是要把古文陈述的某个预定的程度,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辅助孩子在头脑中建构起新的神经回路
所有那些陈述时感觉“烧脑”的孩子,都很好的启动了这个建构过程,并且正处于进程中
既然如此,陈述啥都是陈述,对吧?那我们就让孩子陈述下学期将要学习的、要求背诵的古文篇章好了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19 11:56:08

20210817 周二反馈
《岳阳楼记》每天一段繁体字拆。没喜欢,没厌恶,就是习惯的前行。
《顾炎武》的感悟作业早就龙飞凤舞写在一个本子上一点,输在电脑上一点,就是没整合。
第一次打开一看,94页,扫描几秒钟,大脑就顶格了。暂放。竟然发现自己对顾的了解仅仅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周二次看了三分之一,看不进去。文章开头陈述顾爱国的一面特点,展现的二面性,这一辩证思维的表达是值得借鉴的,笔锋不偏不倚的客观评判依稀可见。读到P19一片混沌的感觉,就是没理清楚他们的人物关系,谁和谁怎样,又杀了谁。这个可能不需要捋清楚,顺杆读吧。睡前看了几个顾的小视频,再次慨叹:真是风雨飘零的一生,
周三次彻底通篇看了,看了就看进去 ,心要静下来。当描述明清历史舞台争夺主权的起伏战争时,很容易想到历史的宏观画面一闪而过的穿插,这就像以前知悉的历史故事会因为某个视觉因素而触发出来。这就像孩子大量伴听史学资料,记住没有,问他啥都不知道,但是后面读某个书籍就有可能触及那个曾经听过或者囫囵吞枣看过的种子机关,葡萄串一样拽出来。
提到一个张尔岐,张博学方面不及顾,但思维能力又比顾高,描述是“理性抽象能力很突出”,我就好奇,这是哪种能力,下面的解析论述看了N遍。特别是对《老子》的学习,别人的解释像水掺了盐和蔗而或咸或甜,都不是原来的水味道。所以他读《老子》只读原文,不读注解,发扬独立思考。看来这是一种锻炼抽象思维的一种方法,小娃读或听《老子》若干遍就是原文,没有释义,那肯定还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理解度不够的。但是大了这些种子再理解度上来之后出来的感觉肯定是不同。
后面说的《周易》的卦象涵盖天下运动的影似的表述我是没读懂的,为啥影似是抽象?但还是读了N遍作者的阐述,似懂非懂说不清楚的感觉出来了,忽然又想娃儿们是否会这么琢磨想懂又没太懂的地方呢?那为什么想搞懂?有兴趣呗,为啥有兴趣,肯定和以前接触的类似或者喜好有关,遂更加肯定曾经的阅读面接触面对定向阅读挖深的刺激。
第六章说到顾来到山东即墨,我笑了,恩宝这个暑假去即墨耍了半个月,那么读到这里他是否也会笑下,然后看看顾到底发生了啥故事。
诚实的汇报下。发现自己经常是看字,字过了不知道他说啥。你现在让我复述顾的一生,其实准确的点一个都说不出来。如果就着顾炎武给我出一篇阅读理解题,我肯定不及格。
读到第八章发现自己喜欢这个章节的描述,读得懂,一部精严的科学成果《音学五书》,好奇于顾是如何开发他的创发力?发现问题+思维和毅力+学术推广。为了证明一个字的发音竟然举证几百条材料也是叹为观止。
第九章记住一句话:读《日知录》能帮助人把问题串一串。也就是给你一堆类似的著作,如何通过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把问题线索串联打通。这个能力相当厉害,就是线索捋清楚了在脑子里,前提你脑子里得有货。
总的来说,前面打打杀杀沉浮一生我没多大兴趣,飘过的多,后面学术论著整理的描述到是很吸引我,那种精神为之一振。啥时候我们和孩子也具有这个毅力和思维,没有学不好的知识吧。
不知不觉感悟近千字,没读懂咋个还那么多废话呢,就此打住,希望一年后再来回顾顾炎武可以读懂更多不同角度的顾炎武。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5 09:34:19

20210818周三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01《鞋》感悟:像过了个微型小电影,脑海中跟着文字进行演绎,很多细致入微的描述确实有代入感。前面写了那么羞涩的诸多场景,期待结尾会面的描述,但是看到了意想不到的一点点失落的戛然而止。前面的描述把待字闺中的女孩描绘的真的勾人心弦,挺美好的感觉,让人羡慕。
那一点点细节的描述耐人寻味:动作、心里、眼神、想象……

02《玻璃》趣味点在于转了几道弯,当作者怀疑是老爷子撞了玻璃之前我就已经猜出来有可能是这个受伤了老爷子撞了玻璃,但没有想对结尾,果不其然,对于作者要进行索赔的想法,我觉得老爷子应该有柳暗花明喜悦的感觉,可作者笔锋一转说的是老爷子反而要给赔偿,这境界完全是逆转,且产生了鲜明对比,到结尾照相馆的碎玻璃再次鲜明对比。
作者布的棋局和自己没有相应正是理所当然,却正好凸显了小说描述不可预料的悬念吸引方法,写作手法倒是可以学习这种。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5 09:38:59

20210819早课重点
妈妈们说的是对的,这些“课件”,是2010年开始,高考全国一二三卷的“文学性文本阅读”的原稿。
绝大部分是小说,有少数几篇“非虚构”作品。
哎呀,这个阅读啊,真的是困难。
孩子面对着小说,字斟句酌地读着,面无表情搜肠刮肚,也不知道读到了什么。
其实呢,这些小说,要不是“语文题”,而是就是“一篇小说”的话,一般不会比刚才他看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更没意思。
孩子不会的是,把这些小说“就当小说”读。
要是这篇小说出现在公众号里,孩子自然会看;要是同一篇小说出现在试题里,孩子就不会看了。
把高考卷里面的“文学性文本阅读”题里的文章,单独提取出来,凑到一起,大申整整看了四天的时间。看出感觉来了,也看完了,申爸告诉大申说,所有这些短篇小说,“全都是高考题”里边文本。
完了呢,再花两天看那些题。看完了以后,大申自己觉着,“文学性文本阅读”自己已经彻底吃透了。
文学性文本,你得读感觉出来,对不对?先有感觉,再去看那些题,答案就明摆着的;没感觉,直接做题,哪里可以做对“文学性文本”的题。
读出感觉,是孩子的天然特性,你等他长大到那个年龄,自然就能“读”出来;年龄没到,靠辅导是“辅”不出来的。
孩子多大年龄,算是长大到天赋年纪的阈值了?
大申是前年12月28日,申爸发现的。也就是说,对于男孩,是十五周岁半零十一天的时候。
在高一。
高一发生了很多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
内个...当然了,在大申这儿,是到了高二的尾巴上,申爸才探索清楚,“最给力的手段”,是给合适的短篇小说;
大申也不算晚。因为这个东西,你根本不用费什么附加的劲儿,只需要把精选的一个短篇小说的集合,每天发孩子三篇,自己去看,去high就行了。
高考最要紧的科目是语文,语文最要紧的事情是阅读。对于占阅读三分之一分数的文学性文本阅读,就这么彻底解决了。
思路还是一贯的:我们抓敏感期,抓到了,给资料,他自己就建构好了。
顺天道而为,不用费什么劲儿;逆天道而为之:哎呀,这个语文,愁死人了。可怎么办才好呢?
语文阅读三大块儿,上述是一块儿,另外两块儿是“应用类文本阅读”和“古诗文阅读”。
呃...这个,当然:门入是入了,可距离禧妈的状态,还有一段路需要修炼。
把回馈归集到一起块儿,等娃把小说看出感觉,再把回馈给到娃,就完事了。
具体地说,有了感觉入了门,还有两件事需要解决
一个是,如果孩子遇到的是读不出感觉的麻麻遇到的那篇《放猖》,那怎么办呢?
孩子需要技巧,从理性上对文章进行解析,以寻找感觉。
技巧打哪儿来?
从一看上去就看得懂的小说的进一步分析中来。
妈妈们的回馈,属于“无差别随机覆盖”,包含了从最基层到最高层,各个层面,各种思路的对于小说的解析.....正因为不专业,所以跟能够跟孩子产生共鸣:他就不专业。
不是没有专业的对于小说的解读。可惜,印在书上的那个,都太专业了,孩子一下子接受不来。
等把妈妈们的这些不专业容易看懂的解析评论读懂,那些专业的解读,也就能懂了。到了这一步,再回过头来看《放猖》,“从理性再回到感性”,可能性就大多了。
最高明的文学导师,面对启蒙的孩子,也无法模拟出妈妈们随机给出的这些解读。这是些高矮不等的垫脚石,给孩子一个容易爬的台阶,让他能爬到阅读理解的顶端去。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5 09:39:24

20210819周四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03《二十年后》感悟:警察离开的时候,我在猜结局,吉米不会来,会有个特殊的感动的原因,看完结局,觉得自己的猜想真是俗套。作者用20年的沧桑岁月变换了彼此的容颜、身份,当面却不相识。不敢识的原因是因为心底那份友情的珍惜、那份伤怀的不忍。结局有点伤感,见还是没见?
见了,没有失约,你就在眼前。
没有见,彼此早已是路人。
20年改变了什么,没有改变什么?
截止第三篇,这篇最感动我,但却说不出来感动我的原因。

04《当痛苦大于力量的时候》感悟:之前和娃蹭听的时候听过普希金的故事,这次这篇文章更加认识到普希金的一些细节。天才能感受到庸人感受不到的痛苦,特别是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感情的触角更为敏感多疑,痛苦和喜悦一样来的更丰富多彩,生命尾声的悲剧色彩不言而喻。
“我的痛苦已经大于我的力量”怎样的悲叹?现代来说是不是肯定抑郁症晚期了。这个不幸来源黑暗时代的悲剧。某人某事的评判总会带着时代的鞭笞或者赞扬才会显得立意高深,就像那《狂人日记》《阿Q》……这点好像容易忽略模仿。
续貂一句:这篇文章没有吸引我。

05《放猖 废名》感悟:还真不知道有“猖”这个习俗,童年家乡习俗的回忆有这许多快乐跃然纸上。寂寞心情的对比更衬托出来了“我”心情的起伏。同情他们没法说话的寂寞,而自己未曾说一句话,但“我”得世界热闹及了,是这里欢愉的气氛热闹了我的心,热闹不仅是吵闹,是心里包罗万象了外界的声音于内,寂寞可以等于热闹。
“游猖”敲锣打鼓的辉煌热闹,而“我”却寂寞至极,原因是快“收猖”了。这里热闹等于了寂寞。
寂寞也好,热闹也好,心里的感觉才是真实的。作者的对比描写让人挺深刻。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5 09:43:33

20180820周五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06《石门阵》竟然是1938年的文章,为什么都选那么久远的文章呢?日常是不会选择这类文章,上次的课件没跟住,这次的课件一定得跟住了,跟着拓荒。
评书模式开头还蛮有意思的。想起小时候和哥哥一起家里听的评书《白眉大侠》《七侠五义》……竟然发现还听过《穆斯林葬礼》,那个喜欢痴迷程度不亚于文章中王木匠的粉丝们的痴迷。
三国故事开头转向摆退鬼子兵的故事,38年那一年正是小日本横行的年代,自然精彩的抗日故事比比皆是。这个故事尾声王生支畅想着没有门夜不闭户,我忽然理解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抗日战争胜利的期盼。这里想明白回头也想看石头门啥意思,坚固、牢不可破,正是代表着当时的军民一条心,众志成城,那么胜利指日可待,后面的夜不闭户和木匠的美梦自然可以实现。这是木匠的是心声,作者的心声,更是那个时代的呼声。

07《孕妇和牛》:一股热乎乎的东西也在滚动,是一样的“感动”。感觉到了幸福,孕妇的幸福来源父母、婆婆、丈夫的呵护,他也把这幸福传递给了陪他赶集的黑,还有肚子里的新生命。对于牛,孕妇和他招呼的默契,其实就是一种温馨的陪伴,牛跪下来让孕妇骑,孕妇没有骑,她不住抚摸它,它拿脸蹭她的手,好温暖的画面。
孕妇不认识石碑上的字,却十分努力的描画着它们,这大段细节描写的画面 跃然纸上,为人母的责任感想把最好的给孩子,自己不识字,孩子不能不识字,希望孩子获得更好的教育。幸福的期盼和感觉一直会延续中……

08《岳桦》感悟:打开才知道讲树,读完马上百度长白山的岳桦样子,真的是那种变异的弯曲,好像被龙卷风袭击后留下的痕迹,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力很大。这是怎样的生命能量呢?经历了怎样的痛苦呢?就像一个无畏的勇士倔强的生长成让万物敬佩的样子,这是他存在必须的样子,一种与自然抗争的标志,一种强者的姿势,一种无所畏惧的宣言。这,与后面的白桦的出场成为鲜明对比。一场浩劫后,注定成就了一批地狱而来的王者,生命的质地也因此而不同,独特的风景让人铭刻。
忽然发现百炼才能成钢,我们经历的苦还是太少了……

09《莫须有先生教国语》感悟:真的没读懂,囫囵吞枣过一遍,没有深刻画面,也不知道讲了啥。看看标题是教国语,好吧,再来第二段找下他怎么教国语。看到这个名字感觉在暗指什么,而且相当有性格,算数竟然给说的头头是道。翻译论语,让学生懂孔子,作文要写生活中的事情。但是总的来说无没有趣味性,不太好读。

10《越野滑雪》感悟:滑雪的细节动作描写的很是细致精彩,不由自由会跟着联想画面,配合这漫山遍野的白雪。来到客栈的对话,可见2人友谊深厚和对滑雪的深厚热爱,可最后一句“说定了可一点也靠不住”就把这份热情急转直下到无可奈何。里面深深的寓意也许没有读懂。这份滑雪的约定即使无法实现,美美的梦想还是依然要存在的。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5 09:43:58

20210821 周六反馈
B-恩妈0708男九
11《理水》感悟:看到是鲁迅《狂人日记》里的文章,想到这个笔锋一定是讽刺当时的社会现状,再看故事情节,这就是把大禹换了个时代来戏说吧。前面学者和乡下人的对话看得出来当时世人的愚昧无知,认为禹治水不会成功。
官员来考察的情节中,拍马屁绅士们学者们还说“灾情并不算严重,粮食也还可以敷衍”,官员冠冕堂皇的玩和休息不见客,下民代表的陈述简直就是一个阿谀奉承,艰苦的生活说的那么轻描淡写,还把饭食做成精品的盒子去呈上。民间的疾苦京城里的人怎么会晓得呢。这些后面京都里的宴席成为鲜明的讽刺对比。
“一群乞丐似的大汉”随从衬托出非常接地气的实干队伍,“满脚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茧”表现了是一个为百姓谋福利的实干家领袖。这样的跨时代的宇宙人物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领袖吧,激励着人们去勇敢的与困难和旧时代做斗争。
    讽刺的对比告诉民众,即使阿谀奉承的蛀虫遍地都是,但中华民族的脊梁仍然存在,鲁迅的古今杂糅的笔触读起来趣味。

12《赵一曼女士》感悟:先入为主,想着不会又写一大篇十指连心的酷刑吧。文中酷刑的段落不是很长,但是也看的胆战心惊,女战士英勇不屈的军人形象跃然纸上。董警士和韩护士能被赵一曼影响走上救赎的信仰之路,这充分说明了赵一曼文武双全,用真情和智慧感化了他们。
尾声一篇给孩子的家书让人不禁潸然泪下,让我想起后续的故事。这封信竟然是迟到了20年才和孩子见面。日军早就销毁了赵一曼的身份,后来一部讲述赵一曼的电影被老乡认出来,才找到赵一曼的丈夫和儿子。这已经是1956年了。
这催人泪下的事迹让我们记住赵一曼,江姐亦如是,类似这样的女中豪杰应该还是很多,那个时代信仰守护的红色代表,正因为它们的坚守,才有现在我们安适的生活。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5 09:44:36

20210823 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13《秦琼卖马》故事:这个故事好看,实在没想到结尾如此。正是那盘子的一摔,来到了故事高潮。对于赝品看破不说破的睿智值得品味。也没有慷慨解囊的直接赠与帮助,而是认为这几出戏也值得这3000大洋,是真粉丝,更是真情意,气薄云天。
文中的戏文都是相当应景的,为了让朋友帮自己渡过难关,借戏抒怀,对于唱的壮气不足王超杰和杨成岳有不同的理解,也正体现了两个人不同的情怀境界、人生态度,一个认为盖世英雄一时落魄应该壮志不减,这是一种大气,真正的英雄怎能为五斗米折腰呢。一个认为一分钱难死英雄汉,壮气不得不减,否则就是唱的傻气,虽然应景,但应的也是王超杰自己当下心境,不能定位是正确的。这2个态度的对比,看出一个人面对困境的人生态度差异。活的有没有底气怎是金钱来定夺的呢?
这一路描述下来,王超杰的其实是不讨喜的存在,该唱戏的应该用戏功去渡过自己的经济难关,怎会拮据,一口饭总会有的。这原因是唱功的不及还是环境的不允许,还是自己抹不开面子屈尊降贵,未知,也许都是存在的。但是特长不发挥却想着不熟络的古物去贩卖,而且找的是老熟人的店面,何尝不是希望对方给个脸面的优惠,夹杂了求怜悯的心态就显得低微了。
而杨岳成开始不说破的婉拒,饭店起居的妥善安排,最后告诉张小武这二出戏值得3000大洋。这一路的妥帖安排,人物形象越来越鲜亮,两个字:帅气。正面来肯定说王超杰唱功确实了不得,不去继续唱戏反而收藏赝品却不知实在可惜,也是懂行家的挚友没有啊,渡过了一个难关,王超杰应该会好好唱戏吧。一句话“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对钱来去的豁达,几人有?这份豁达这个店铺帮助的绝不仅仅是杨岳成一个人吧。人物形象顿时高大起来。 对于王超杰吃不起饭还是要来的,杨含笑不语,缠绵,最后声音发颤的相送,真性情的流露也是让人感动,看来真有下次还得帮啊。
门外已经是秋风一片,秋风簌簌,正如这世态炎凉的世界,有几人能真正的帮呢。想告诉你的是温暖还是有的,美好的希望一直存在……

民国22年是1933年,一块大洋相当于100人民币(也有说500的,还有更多的,哪个是究竟的不太清楚)。一块大洋可以买500个包子,鲁迅在北京买了一座四合院花了3500洋。顿时有了数量的概念,感情送了一个四合院别墅,这得是多土豪啊,难以想象。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5 09:45:46

20210824 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欠的感悟作业感觉越来越多,总是追不上呢?现在故事感觉越来越吸引人了,浮想联翩也起来。

娃按部就班的捋古文,《湖心亭看雪》捋了2天原文+字义。《醉翁亭记》原文+字义也是2天捋玩,他说七七八八没有问题。明天弄语法,开学前3条线的醉翁亭记弄熟络就行。问感想,娃可以欣然接受任务,但是没有喜悦,他说还是挺难受,但是可以当任务执行。我说开学也要坚持哦,不坚持就是小狗哈,娃说:好的,我是汪汪。
今晚补完了学校物理作业完毕,娃九点多就开始听歌,听了一晚上快12点,洗澡完毕我说,你这样消遣计划的阅读哈4还有点尾巴都完不成了哦,娃笑着说但是我很开心啊。本来想再来点计划的落实刺激鼓动。后来话锋一转:你开心就好,不想看就听听歌也不错。明天继续哈。这里为自己点了个赞,然后晚安。
给娃的交流最好是中性的表达,不要是妈妈的期望和希望,或者为了你好的高尚帽子。做你自己就好,这功夫还得慢慢练习,欠火候。

24《窗子以外》说实话,对故事没感觉,今天跳格先看是因为作者,林徽因的故事总能自动跳出来画面,说不上喜好,就是一种熟悉的吸引力。以此拓展的牵连情怀来看,相信孩子们看书亦如是,知道点背景或者知道点作者轶事的关联,总能牵着一个思绪想着先睹为快。
随着欢跳的笔触,“你”的称呼反复出现,就像我是他唯一的读者,有着代入感,就像和邻居唠着家常,温暖舒适。
快速看了一遍,又细细为着感悟慢慢读了一遍。这个真窗子假窗子反复的提及出现,很明显想要说明一些东西。真窗子你看得到,隔开成2个世界,世界的这边和那边肯定存在很大差异。假窗子就像心里隔阂,我的世界、你的世界、外边的世界都是独立的。我们都渴望打开心窗,真的能打开吗?人们心中都存在一个枷锁,锁住了自己。
窗子注入了作者的感悟、感情、感受,品味她的这个情感,也就看到了他的内心那扇窗。内心里住着那个社会养尊处优的她自己,而窗外奔波的是送煤的、送米的、自来水、电灯、公司来收账的……另外一个世界的芸芸众生在为生活而忙碌。这二个世界何谈平等呢?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7 17:01:19

20210825 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23《有声电影》感悟:这是目前为止我看到最喜剧的一篇文章,适合拍一部小品。最近写感悟感觉擦边球虽然比较多,但不纠结自己是否抓到了核心,总有几个点会让人浮想联翩,感觉随便一个论文不愁写了。本来也没有对错之分,归纳是基础,悟道是提升,遐想也是思维拓展。看了悟了就好。
好家伙,这一家人不是去看电影,而是在演电影吧,七大姑八大姨上有老下有小,自编自导乐在其中,这幅群像一出台,读者确实无法关注电影到底讲啥,只想看他们又出啥幺蛾子。跑题?人生如戏,他们就是这篇有声电影中真实存在的主角,不是屏幕上的演,这么真实的展现趣味无穷。想起电视剧《搞笑一家人》,普通的琐事也是那么有趣的。老舍不愧是大家,这么朴素的言语拼搭的组合图景竟然有喜剧效果是意外之喜。
结尾处大家想起来回忆今天电影是啥?只有洋鬼子吸烟的画面,而对此,大家赞叹不已来收尾,这完全就是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认知,也说明那个时代的老百姓对新奇的新鲜事物虽然好奇种种,但接受度还不是特别高,就是装模作样晓得了。这也是普遍人的性格特征,经常对新事物随大流趋之若鹜的去了解,往往也不是真的有兴趣,自然也就沉寂不进去探个究竟。人间常态不留痕迹的融入到人物性格中来展现很高明的表达方式。

打开25和26,,3页和42页,果断选择3页速读。

25《战争》感悟:最抓心的一篇文章。因为一个错误的线路而开始美丽的邂逅,我和男主人公一样期待着见面中,但是来个炸弹就戛然而止了,第一感觉这是烂尾?让人愤愤不平,也许就因为没有看到美好结局吧,但是看到了就绝对不会抓心挠肝的感觉了,也正是这个豹尾悬念式结尾带来了续貂的联想,所以来了第二感觉,精妙尾。
故事终止于“别说,请你别说”放下话筒。男主人公想一直带着希望来期待,不想要一个固定的别人嘴里说的结局。这也算一种乐观的期望吧,当事实真像没有摆在眼前,一切都还有希望,何必在乎第三方的结论呢。
常规来讲字面看着是战争结束了这个空中的爱恋,但是我们也可以期待笔锋一转的奇迹,男主人公因为这份热忱和怀念还是会经常拨这个号码,时隔不久,通了……皆大欢喜中。
一般按电视剧的套路来说第二部续集都会是续貂不讨好的,所以开放性的结尾自己想想就好,自我安慰吧。也许作者要的就是咱的浮想联翩不是。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7 17:02:03

20210826反馈
B-恩妈0708男九

26《一句顶一万句》感悟:扫描式阅读找那一句到底是啥能顶一万句呢,末了没找到呢。看到一连串人物粉墨登场:买豆腐的、剃头的、杀猪的、喊丧的……都是平凡小人物,是可以拍个电视剧《乡村平凡故事》吧。故事描述的都十分朴实无华,没有过多的修饰,就是说大众脸谱,但是看的真真切切的故事脉络,看得到复杂的人情世故。这种写作手法我们用如何学以致用呢。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7 17:02:31


20210826反馈
B-恩妈0708男九

14《天嚣》感悟:每个故事都很精彩,高潮部分没等落下来,就戛然而止,让人挂着心去想,这后面是啥呢?玄妙之处正在于此,让人念念不忘的文章是好文。
《天嚣》一望无际的沙漠,可怕的不是他的广而是他的气候,某科研试验小分队被困,“饥渴”成为核心问题,被逼入绝境的境地,望梅止渴已经不管用。这个时候一个蒙古人冒着这么恶劣的天气送来谁也不敢奢望的西瓜。怎么来的?是谁?怎么发现这里有小分队被困的?都是一个谜,因为蒙古人是叽里呱啦的语言。神秘色彩下突出的是更加高尚纯洁的爱心。
地理位置让你猜,人物群像也得自己想,后来才悄悄提及,最初感觉主角都没念叨清楚,虽然主角显得模糊,但这一点正好突出了后面抱着西瓜出现的救世主般的主角登场。不知道他是谁,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情景下发生的感人故事记住了,而且二个字:精彩。

《潜水》为一个洗澡的女人放哨很惊艳的画面,心里描写的细致描述突出了他那种胆怯、羞涩、渴望、淳朴的心境,还有动作细节的配合,真的傻的有点可爱。精彩之处还是在结尾那句“他慢慢回过头去”……和九个男人一起的定格。看到了什么?自己浮想联翩吧……

《牲灵》为了科研,不得不带走一头耕种的牛,是科研人员的无奈,更是这个老汉的无助。为了科学献出一头牛只是一滴水而已,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了导弹上天付出的无数的辛勤汗水。为了祖国的强大,一切都是值得的。

《迷失》又是戈壁滩的故事。感觉就是一个系列连续剧。晚上北斗星没出来吗?早上太阳升起来,昨日的阴霾一去不回。太阳的方向就是希望。环境艰苦不算啥,早操继续打,路还得继续走。乐观情绪不言而表。

《背景》又是支持导弹事业的小故事。只有这篇感动的想哭。青春萌动的年龄为了祖国腾飞的梦想光荣的踏上征程,纯纯的可爱、暖心,温馨的故事应该会有续集。艰苦的岁月更需要这个心动,事业也会更有动力。导弹需要人为的物质力量的基础,同样需要精神食粮,它可以是毛爷爷的梦想 语录,也可以是青年男女为共同梦想奋斗终身的誓言。那个时代精神力量远远大于物质力量。后面粮食被爬火车的村民盗抢,看的心酸,却不忍下手,导弹英雄需要这批粮食,老百姓也需要啊,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愿意谁敢抢军粮?逼上梁山的村民不得已而为之,大家都知道。默默的卸车,默默的呼应下那个人小力气大的他,志同道合的她。

五个小故事的总结:戈壁滩,为了导弹事业从四面八方聚集的英雄人物,为了这个梦想,科研人员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平常老百姓亦如是,捧着西瓜而来的蒙古大汉,虽然语言不通,但是知道你们是干啥的,就想帮助你们,这是对祖国事业的支持,语言算什么,行动才是最给力的。搞科研的女人和男人一样愿意在戈壁滩奋斗自己的青春,一点点奢望增添了生活的乐趣,美丽的调味花,十个男人的开心远远大于这个女人。老百姓没有足够的科学大脑,但是可以奉献牛,舍不得啊,还是得必须舍,为了成就大义,这点不比科研人差。迷失的探寻只是插曲一个,困难一个,克服就好,梦想在前。为着同一个梦想努力着,但是人首先得活着,散米,体现了战争年代的军民一家亲,宁可自己饿也不能饿着老百姓,这个精神延续到科研人上来,有了军民鱼水情,条件再苦,梦想一定实现。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7 17:02:47

20210827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27《到梨花屯去》那里肯定是神仙住的地方……其实不然。
   一路行车,田园流水,诗情画意。不仅写的美也随时趁着文中二人的心意转换着。
二个人从刚开始的尴尬,隐约透露着迂回曲折的不快乐故事。到最后的冰释前嫌唠家常,展现了对政府工作安排的无奈但是理解,二个人没有本质矛盾,一个是中层领导,一个基层领导,都是执行上面任务的最底层领导,当任务下来就是个事情,执行领导得去落实,得去分解任务到户,当时也许和村民要争个青红皂白,过去了也就淡了,事情的终结应该是不好的需要一个人承担某种责任,挖都根据指令挖了,具体不好的责任没看出来是啥(难道是豆腐渣工程,挖了白挖,最后也没人来参观吧)。但现在回味起来二人都觉得自己有不对的地方,跳出那个氛围,就能旁观者客观的看待问题的本身,沉浸那个当下只能纠结于自己肯对是对的。
挖的意义何在?任务而已,并没有伟大的农业生产利益,没有强国富民的本质凸显,只是为了参观好看。暗讽了当时不了解民情的是形式主义。 头年挖了,下年就填了,这个结果给第三年特殊的二个过客来了一个闷头棒。打打闹闹一出戏的结果竟然就这么被实干主义的村民磨平了,沟没了,啥也看不到了。那出闹剧值得不值得?可以深思下……知道但就是不给你说出来,自己品呗。
“这一次如何一定要真正对梨花屯的乡亲们负起责任来。”那上次的责任真的是被某主任某同志嘴上说说来承担的吗?其实真正承担责任是村民们。作为基层领导如何真的帮助村民承担属于他们的责任,是他们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他们的反思和内疚点个小赞,也希望他们能从实际着手,做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父母官。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7 17:05:46

20210827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15《锄》感悟:有点苍凉威风吹过的感觉。
一片土地的初心,被一个半瞎子老人痴痴的守护着。锄,是老爷子的劳动工具,是人们生活开枝散叶得以维持的重要农具,人+锄+土地才是三位一体的农村人金牌组合,不管收益好坏,这个组合延续的是生命、生活。但终究被现代机械化工业化的述求打破,无奈,不舍,又必须遵循。现代化对农业的冲击击碎了很多人的梦,另外开启的土地会有更现代化的梦想?不得而知。得失是否值得谁说的清呢?
一句“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看得出来这是多么热爱这片土地啊。那么放弃同样就多么不舍,多么痛心。这里老爷子是代表着一群执着的农耕人,过瘾的劳作永远只能成为记忆。

“这世界上有的东西只用眼睛是永远也看不清楚的。”超级喜欢的 一句话。眼睛看得见看不见不是重点了,老爷子是用心在铭刻这份爱,一辈子对土地的爱,和工业化的侵略成为鲜明对比。爱有多深,痛就有多深。

人,本质上都是爱着土地,只是生活眼见的富丽堂皇让人们误以为辉煌耀眼的是你期望的终点,现在最美的梦想其实不是住在车水马龙的城市里的格子间,而更希望回归田野的菊园东篱下。想想是不是?
喜欢已经消失的被六安爷锄过的地,因为热爱而丰盛,因为热爱守住了每个当下,无惧明天。这也许是村民们和读者记住的最后画面,一种丰收美,一种苍凉美。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28 19:36:57

20210828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28《峡谷》感悟:读罢,回顾下,一部微型电影闪过:
印象最深的是对那山、那树、那石头活灵活现的展现,这个拟人手法用的及其精妙,让峡谷不仅仅是立体化,更是有了生命的活力,俨然一部动画片的感觉:这个景致会说话。与以往早课的文风截然不同,明显是现代文的笔锋。
但是回头想再看再品的时候,发现想回味的不是景,而是那个静态景象里出现的动态:人和马。一个身体强壮、相貌俊朗的藏族酷帅出场了,一人一马走天涯的潇洒跃然纸上,后面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充满着豪爽的野性,峡谷的过客让掌柜肥汉梦一样呆着。正面描写不够,还来个侧面描写,突出这个骑手的个人风采,让人难以忘记。
功利一点的感悟,这里的景和人的描写手法真的值得学习。

16《古渡头》感悟:温暖的老汉,悲凉的故事,孝顺不经事的“我”。一个渡口六十年的摆渡人,怎么也攒不够钱,怎么也等不来失去的儿子,怎么也见不到那个牵挂的孙儿,这半大辈子的痛苦无数的风雨夜侵蚀着终老的心。“我”是局外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劝慰,心却堵得慌。这个时代,这样的孤苦伶仃的孤寡老人一定很多,战争的悲剧。
第二天老人的脸上看不出来异样的表情。生活即使再破败不堪,还得继续前行。只有坚强才是余生最需要的动力。

17《马兰花》感悟:600元钱的失与得,有点像高考作文立意方向的范本。马兰花的不忍心提醒和丈夫的不理解埋怨形成二人性格的鲜明对比。看到这里早已猜到结尾,没有一点悬念。很温馨的故事,赞美了人性的善良,善良的付出总有意想不到的回报。
很多时候人的得失真的无法准确衡量,失去和得到都是一个观念,是我们所在意的,是我们执着的。越去在意,烦恼痛苦只会更多,放下,也许才是解放。
大胆想一个曲折的结尾,人家就是没还钱,过几年,马兰花丈夫生病去上海,恰巧被这个女孩帮助或者治疗,得到的回报也许是六千、六万。善良的回归也许是直接原路返回,也可以曲折回归。无论如何返回,爱心都是一个起点就是终点的故事,无怨亦无悔。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8-30 22:40:25

20210829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18《喂自己影子吃饭的人》感悟:主人公被警察呵斥,当时画了个问号?看到后面银匙、带珍珠的领带饰针、带钻石十字架的纽扣,才明白吃影子只是被生活所迫的烟幕弹,背后的故事让人辛酸。

19《马裤先生》感悟:记住了一个呼喊“茶房……”余音缭绕,挺有趣的车厢记。“茶房”这个称呼是不是相当于店里的小二,现代的列车服务员,第一次知道这里这个背景下叫“茶房”。
看着这个讨厌的小人物却喜剧满满,忘记了他的忘乎所以的讨厌,记得了无数个复读机模式的询问。与其说要答案,不如说就是狼来了、狼来了,喊得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寂寞,我喊我的,你的答复我不在意,好像是小土豪求认证的标榜。早知道别人没有行李自己的棺材也要上来,8+4的行李加上这个感叹,贪婪和吝啬一面悄然呈现。
这个“茶房”也甚是可爱,竟然没有争执的场面,脾气不好的怼你一嗓子:喊什么喊没看我忙着吗?但是此处的“茶房”而是尽能力之内时间允许情况下尽量给马裤先生答复,堪称金牌列车员。此处可以有掌声。

20《血的故事》感悟:夏夜乘凉八卦座谈会被彭先生带了节奏,落幕的时候发现是验血型动员大会,而且是非常成功的动员大会,原因在于彭先生岳母AB血型的悬念故事吊着大家胃口,而故事不仅带着悬念,而且还有曲折、委屈,最后翁婿团圆,满足了这个夏夜大家七嘴八舌掀起来的好奇心。蛮有趣的故事,这个托儿可以给奖励。

21《保护人》感悟:专业评论竟然有4页,惊叹之后看看自己寥寥无几的百字感叹真是汗颜。好在作业的目的就是要咱不专业的感悟,遂,随意些。
本篇官场现形记的特色比较明显,不论是在当时的法国,还是中国,官官相护、趋炎附势就是官场常见的戏码,就看你用了几分力。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9-5 23:54:17

20210830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29《我们的裁缝店》感悟:《阿勒泰的角落》我记得看过,这篇咋个就没印象呢,看来当初的阅读相当的不走心。这个清新的文风还是比较喜欢的,娓娓道来像邻家故事一样,镜头一拉就回去好多年前,怀旧感油然而生。
小的时候找个裁缝店做一件衣服一条裙子,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家里一直有个缝纫机,妈妈也是神奇的裁缝,虽然不能弄正规的衣服裤子,但是兜兜、包包、垫子、鞋垫、居家的短裤背心都是没少做的。
记得我怀孕那年我妈妈过来照顾我,用婆家的缝纫机做了不少小东西,我还特意带着老妈去一个裁缝店做了一个连衣裙,就是想起小时候妈妈带我去做新衣的幸福,路过一个裁缝店就去做了。那个时代感的幸福放在现在的环境,是无法理解的。
文中婆媳关系太好了,二人换着穿新衣,我在想个子都不一般高,怎么穿?不重要,三只鸡换来的新衣就是开心幸福的象征。是否那么妥帖都是其次了。
少了三只鸡,公公不会知道,感觉很滑稽。现在不知道不代表一直不知道,等吃鸡肉的时候就会发现了吧,看到新衣服的时候也会发现吧。那有什么要紧呢,那个时代那个环境,男人也还是会支持女人吧。即使不,能怎样呢,已经快乐享受那份美丽了。幸福的味道继续滋润着往后的日子。

30《微纪元》感悟:这类小说我读的很少,符合娃喜欢的风格,但不是我的。我以为会读不进去,看着看着还是被深深吸引。想知道最后一个人类的故事结局是什么,想知道微纪元时代到底如何和最后一个人类相处……
地球终会灭亡,宏纪元的人类都知道,做好了与微纪元的衔接,然后出现了政权之争,没想到竟然是微纪元的获胜。想想我们喝的每杯水都含有很多微生物,我们的皮肤、口腔到处都有,是和平共处状态,如果异常人的身体就会出问题。想到这次新冠病毒了,新冠里面住着谁,现在我们都还没有战胜它。
无忧无虑快乐的微纪元,越长越快乐的微纪元,像世外桃源,反正我喜欢了。

22《小步舞》感悟:开头就铺垫了故事的基调,“针扎似的留下创伤”,一看就是个悲剧小故事。
老人喜欢跳舞,在公园里情不自禁的跳是在寻觅逝去的青春和舞台,古老的花园有那个时代的味道,但是一种逝去的痛楚,舞蹈的逝去比年龄的逝去更让老人家伤心。最后还在伤口上来一把盐,上个世纪的苗圃花园已经被铲平。这种痛不言而喻,剩下的人生岁月不多,钟爱的舞蹈没有了,那个花园没有了,凄凄惨惨切切的感觉。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9-5 23:54:37

20210903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周五回家路上问他在学校捋古文了吗?非常诚实的说没有。
然后一路上聊学校新老师,最喜欢新的历史老师和化学老师,特别是历史老师就像讲单口相声一样深深吸引了他。化学老师和物理老师也非常好有趣有激情。唯有新的语文老师除了凡尔赛以前的学生就是平淡无味的讲课让他要睡着了。我说我们无法改变老是的变更,4个新老师3个让你满意已经是惊喜了,对于语文老师,你只有适应他的讲课方式发现他的优点哦。恩说他知道,他也就抱怨下,该学还得学,又不是学给他的。

晚上捋古文《醉翁亭记》已经是10点多了。复习了几遍,就开始3条线捋。自己按部就班录音。没有时间回听。
1、总结古文陈述的成果:暑假7月10多号放假开始直接参与捋《岳阳楼记》,一条线一条线的加:原文、字义、语法、词性、简体拆字、繁体拆字。只有拆字不太习惯,尽量避开,其他线路没有异议,最多4-5条线,主要3条线较多。中间去姥姥家半个月,约好的自己捋发音频也只有坚持了2天就开始杳无音讯玩失踪了。回来后继续捋,已经默认这个任务的必须执行的要求,没有任何叽叽歪歪,即使再快开学疯狂补作业的当口几天仍然主动愿意只配合捋古文,其他时间全部自己说了算。最终开学最后一周把《醉翁亭记》捋了三条线。
最大收获就是对捋古文任务的习惯式接受,没有废话,做就做。简单干净。不足就是自主时间较多,妈妈参与较少,质量不好说,水分是存在的。
妈妈的捋没有坚持住。《项脊轩志》开始了2次然后都是因为娃娃的回归就暂停了。开学了是不是用其他喜欢的经典延续捋呢?还想继续中。
2、15-17岁孩子的书堆应该是什么样呢?会迷恋金庸,会喜欢异想天开系列,类似三体、阿西莫夫。会喜欢研究某个朝代的书籍或者野史,会串联相关书籍看。原版小说也会看几本。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9-5 23:55:03

20210904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晚上自己捋的《醉翁亭记》3条线,回听了部分,比较顺利,但是线路有点混杂,解释字义的时候,语法有时候会穿插来说下。有的时候会发现自己说错了,然后自己呸下再更正。
晚上因为电影没同意看,有点小情绪,说以后不想捋古文了,我又告诉他这个解决的不仅是是中考而是高考大脑通道打通的问题哦。妈妈不小心又啰嗦多了,其中有埋怨的 语气,说的娃自己回屋睡觉,过了一会自己出来抱着电脑看了一部电影。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9-5 23:55:24

20210905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捋古文:今天的捋在车上,打印的原稿放在车座,我开车,娃在后座捋。我说你想不起来就看一眼,捋了十多分钟《醉翁亭记》原文+字义+语法,比较顺利,有的时候会发现错了自我修正,有的时候嗯啊然后继续捋,我以为他是照着读的,发现我放的原稿人家动都没动,直接看着前方捋。捋完了,我说我不知道对错,你给自己打多少分呢?恩说当然一百分啊。
问他下周捋新的还是继续醉翁亭记?恩说捋新的吧。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9-6 00:00:32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9-5 23:55
20210905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语文小作坊:初高中孩子和妈妈每天要做的事
2021-09-05
早已经开学了。每个初中高中的孩子,每天都有三件事情要做:第一,陈述数学课本。
除却学霸不谈,其他所有的孩子,数学课本掐着进度陈述到期中考试,每个娃都会像文一样,收获一大截数学成绩的。你也不知道是怎么起来的,娃自己也不知道,反正,数学的成绩它就提升了。

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呢,是陈述古文。最多三条线,陈述这学期孩子要讲的古文,争取到讲的时候,孩子站起来,能够流畅自然地把整篇文章,从头到尾背着讲出来,三条线:背诵+重点字词+语法。

另一方面,是妈妈。妈妈呢,初高中孩子妈,跟孩子一块儿陈述古文!陈述一样的古文。妈妈不用管孩子的第一件和第三件事,妈妈把时间都用在第二件事上,一天也没有别的事,就这么一件事,看看妈妈跟孩子,谁陈述得好。
数学哈,凡是花果山的娃,从初一到高二,都要把数学课本,陈述流畅了。这是基本要求。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21-9-18 10:51:17

20210910 反馈
B-川恩妈0708男九

   晚上亲子捋了《醉翁亭记》第一段二条线,之前都是自己捋的3条线,听过录音,重点字词和语法有的时候是混淆起来说的。晚上在捋第一段原文+重点字词的时候,禁不住会穿插语法,字词的意思捋的不准确的有好几处,他辩解到都差不多的,我这个意思也是对的,不要那么较真吗。弄完第一段,后面的就没太大兴趣弄了,说我提意见老是打扰他。明天继续吧,还得再想想准确度怎么能提高。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B-川恩妈0708男九实操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