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0|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把陈述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2022.07.2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23 10: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7-23 13:44 编辑

语文小作坊:把陈述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

2022-07-23
放假了。妈妈们看看杨妈和杨的对话。

B-闽杨妈0608男十宸妈1410男一住家
2022.7.22反馈
杨这几天来都有实操,因为之前都有做过,起动起来还算配合顺利。
今天杨主要做了三件事陈述数学课本,捋古文,记录作业。
1.话说杨陈述数学已习惯了,学期中,杨每天安排午饭后陈述数学课本(杨自己说感觉越来越喜欢数学了,据说整本书捋二遍以上了),说段今晚散步和杨的对话。
我,真的呀?你喜欢数学了?
杨,那当然,我现在基础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我,惊讶,不可能吧,那怎么期末数学还考那么烂。
杨,那是失误,心态问题,我太紧张了……。我们老师也说我基础没问题了
我,真的?话风一转,要不你从明天起陈述高一上的,看看有没有忘记……
杨,对耶,上的肯定忘了,我再摘高一上的果子
(这样不懂可不可以?)
这个很好。这样就很好。你们妈妈们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日常?就是日常化:把陈述数学课本,陈述古文,时不时地找个有趣的引申关系,跟孩子那里,把这些事情给它们日常化。不怕慢,就怕站。

上个学期,申爸专注于解决高中末期孩子的教育问题,没有引导妈妈们实操。忙不过来。申爸发现,很多妈妈,即便是小作坊里的妈妈们,陈述数学、陈述古文,全都渐渐地放弃了。这个不好。很不好。不是要“坚持做”,而是要把这些事情化成母子生活的一部分,天天做。不要想起来,忙三叠四地发疯一阵儿;恨不得每天陈述完一整本数学书。疯完了,就没消息了;一个学期,碰都不带碰一下数学书的。登记作业,陈述数学课本,陈述古文,或者随性地接触引申义,或者高三系统地捋150义系……咱们的整个初高中生活,就这些东西。其实呢,妈妈们只要日常化,慢慢做,一个学期,孩子就到了杨这个状态了。

教育的本质,无非就是引发大脑中神经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这些变化,是有价值的,终生有益的。不要忘了,这样的变化,是生理上的,它们对应着实实在在的物理上的改变,这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每天几十分钟,带着孩子往前走,不要断,要连续,一年两年三年……就成了。

咱们呢,暑假之后,最有价值的,是萱妈那里的实践。咱们看看,萱妈的回馈,都是什么样子的。妈妈们呢,要面对真实的孩子。真实的孩子是什么样子的?

A–苏萱妈0726女十住家
发现孩子不仅是“为老师学习”,还是为“妈妈学习”,约定好的学习时间,说成欠我的时间……昨天非要玩一天,还振振有词地说,周日就是玩的,我要是学习,那是给你面子。你得把我伺候好,哄好,我呢就给你面子,学习一会……
我哭笑不得,说,难不成你学习是为了我么?
说,那当然了!
当时感觉她真的不可理喻,看了早课,有些释然了,以后就接受她的不可理喻吧。
学习是“给老师学”,“给妈妈学”。不要以为只有你的孩子是这样的,所有的孩子,全都是这样的。“……约定好的学习时间,说成欠妈妈的时间……”为什么这样?因为孩子她就是孩子;每一个妈妈,都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学,也应该是为自己学。为什么这么认为?因为妈妈是成年人。每一个成年人,都是从孩子长大变成的。那么,就一定存在一个时间点,这个时点正好处在从孩子到成年人的转折点上。这个点非常重要。在这个点上,孩子那里会产生天翻地覆的大变化,质变。这个时点,也意味着成群的敏感期,蜂拥而至。一定要把这些敏感期,利用好。那么,这个时点在什么年龄?在十七周岁。正好是高考总复习的那个时候。在此之前,是孩子。孩子是“它赖”的;在此之后,是成人,成人是“自赖”的。

申爸留意到,你们妈妈们谈论到《与成功有约》那本书。在那本书里,柯维精辟地论述了“自赖”和“互赖”的关系。对了,再接下来,一个成熟的社会人,是“互赖”的。人要经历孩子时的“他赖”,青年时的“自赖”,发展到最后,变得成熟,变成一个“互赖”的社会人。这是发展的三大阶段。在十七岁高三之前,孩子就是孩子,无论哪个孩子,都是“他赖”的:依赖父母,依赖老师,是不自立的。这是人的生理发展所决定的,跟教育得好不好,孩子天不天才,一点关系都没有!

父母都有神化自己孩子的冲动,尤其是取得了优秀成绩的父母,在孩子成功之后,回头总结孩子教育的经验的时候,信口开河,不实事求是。最误导后来者的说法,就是“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来不需要爸爸妈妈操心”。妈妈们要知道“我的孩子从小就知道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来不需要爸爸妈妈操心”这是典型的自立的表现;一个小孩子,除非他得到了妈妈的持久的扶持,否则,他绝对不可能“知道努力”。没有家长的帮助,孩子的“学习成绩”根本不可能“好”,遑论“一直很好”。

持这样论调的妈妈,说这话的时候,她的孩子已经成年了,高考完了。妈妈在这个时候,说这个话,是选择性记忆的结果:她完全忘了,三年前孩子中考的时候,自己是怎样的焦虑;即便是三个月前,高考的时候,自己因为“孩子不努力”,说话也不听,自己焦躁痛苦。北大的录取通知书一到手,这些不利,早就全都忘掉了,记得的,只是孩子为了争第一,披星戴月刻苦刷卷子的情景。不利的都忘了,只捡好听的说,那当然,孩子就给夸成一朵花了。说说不要紧,谁都可以说;要紧的是,后边还有那么多小娃的妈妈,在认真地听……小娃妈回到家里,看看自己的渣娃,想想别人嘴里完美无缺的孩子:“我的命怎么这么苦喔!”

其实呢,孩子都是孩子,全都一样。每个孩子都有偷着玩电游,气得妈妈暴跳如雷的时候;每一个孩子也都有刻苦努力,积极进取的时候;每个孩子也都会消沉,也都会迷茫,也都会不知所措……你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全都一样,没到自立的时候,全都是“给妈妈学”“给老师学”。无一例外。这是客观事实,先接受下来,然后,再看在这个基础之上,怎么办。

她这个大娃跟小娃不一样。大娃呢,初二以后,她就懂得,“努力学习”是好事情。小娃当然也知道“努力学习”好。可此“好”和彼“好”不一样。小娃的好,无非是说,自己努力学习了之后,妈妈会高兴,老师会高兴,会有奖励。自己此刻的“努力”,跟考试能考100分,是没关系的。她孩子没到能够理解彼此因果的程度。但是,初二以后的孩子,就不同了。她是完全理解此时的努力学习,跟期末的高分,是因果关系的。要想得到那个,就要现在做这个。这是质的飞跃。

从初二一直到高三,妈妈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孩子知道尽管知道,可是做不到!看一眼抽屉里你的健身卡,就知道孩子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问题了。你不知道健身有益么?知道。可知道为什么不去健?##%@#¥%#……同样的问题。

同样的问题到处都是:你们妈妈不知道登记作业有价值么?有……完了呢?可是……能想到,能做到。这是我们要培养的孩子哈。

要解决萱只有十分钟的问题呢,要充分地利用这个年龄孩子的心理特点。明白,做不到。这就是这个年龄孩子最要紧的心理特征。

具体来讲,妈妈把背诵、捋熟《谏太宗十思疏》的好处先想好。在今天孩子捋完之后,把好处跟孩子说明白。一定要在捋完之后。捋十分钟,尽管需要的神回未必启动,但可以有效地降低无关神回的干扰,让孩子能够静下来听妈妈的话,而不是满脑筋都是游戏。

如果十分钟之后,孩子觉着“占了她的时间”,而不肯跟妈妈交流,那就捋7分钟的时候,喊停。利用“上课时间”来聊这件事。妈妈的理由正确,孩子认同。至少,在内心里认同。跟这个年龄的孩子打交道,妈妈要捏住“内心”诀:不要强求孩子口头上的认同……求了也没用,左右她自己也是做不到。口头上说“是”,该做不到还是做不到;嘴里什么都不说,该懂她还懂……只要你在理,她听了,就行了。

说完价值之后,明确地表达出妈妈的意愿:“妈妈希望你每天都能拿40分钟来捋古文。40分钟,就是学校一节课的时间。你现在放假了,整天都没事,别的时间全玩儿,就40分钟学习,不过分吧?”“今天就开始?”孩子肯定不乐意。不乐意,没关系,“明天”?要么现在,要么明天……孩子一定选“明天”。没关系,明天开始。到时候,孩子还不乐意,那就减时间。40分钟太长,就20分钟好了……20分钟还是不行,那就15分钟。然后,说好,“明天到位,捋40分钟”。要是“明天”到位了,就好;不到位,就“20分钟”,只增加5分钟……

日拱一卒。其实呢,“能做到”的精髓是什么?就是“日拱一卒”!妈妈现在就带着娃拱。她不理解不要紧,一直拱到转折点,这些年的拱卒,就变成孩子永久的记忆了。到了她能懂的时候,她某一天,自己一下子就明白,要想“把事情做成”,就要每天拱,一点点,一点点……

先说到这儿吧。



来源: 【语文小作坊:把陈述内化为生活的一部分】---2022.07.2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4-25 22:46 , Processed in 0.07843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