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66|回复: 0

[申爸指导] 【语文小作坊:中考分流】---2022.01.2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6 12:59: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1-26 17:18 编辑

语文小作坊:中考分流

2022-01-25
嗯,接着看浩轩妈的回馈哈。

B-辽浩轩妈0705九男2021.01.24作业记录反馈
代数:学校自编学案,21.1一元二次方程,10题,作业10题;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1)直接开方法,9题,作业22题;配方法,14题,作业9题;公式法,13题,作业15题;根的判别式的应用,5题,作业14题;因式分解法,12题;根与系数的关系,7题;因式分解法拓展十字相乘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25题;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21题;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传播和循环问题,5题,作业6题;增长率问题(单量双增长),9题;双量增长,4题;面积问题,7题;营销问题,5题;22.1.1二次函数,8题;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11题,作业14题;二次函数y=ax2+c的图象和性质14题,作业10题;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和性质,18题,作业6题;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16题;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与性质,6题,作业17题;二次函数y=ax2+bx+c的解析式书法,4题;22.2知识补充--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6题,作业14题;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12题;二次函数与拱桥、运动中抛物线问题,7题;经济类最值,4题;顶点非最值,4题;统一自变量,4题;增减性应用,4题;借助图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4题。
其实呢,咱们花果山所做的事情,从传统的角度看起来,都是平平无奇的。怎么看咱们在大孩子这边所做的事儿?“不就是复习么!”是这样的。咱们呢,现在做的所有事情,归结起来,就一个词:复习。初中二年级是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孩子那边强调预习,我们不怎么管小孩子的复习;在此之后,孩子那边强调复习,我们不太在意孩子的预习。对于大孩子的预习是这样的哈:原则上来讲,我们认为,对于走高考路线的孩子而言,课业内容本身,孩子掌握起来,是不在话下的。如果孩子到了高中,上课还“听不懂”,需要人反复地掰开来讲,而不是自己就能搞明白的话,这样的孩子是不适合走高考路线的。

两个孩子,其中一个,他如果高中毕业,就去大城市装修市场打零工,从事体力劳动;另一个读大学,从事脑力劳动。同样都是22岁的时候,大学毕业生的起薪,目前只有三分之一还不到。脑体倒挂,将会成为趋势,并且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这个事情是这样看的:我们现在,每年从大学毕业出来,进入就业市场的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是1000万人。妈妈们知道,现在每年出生多少孩子吗?1024万人!妈妈们感觉一下哈……每年竟然只有24万人,没读专科本科研究生。这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往前看,未来的高等教育,是普及的。你只要想上大学,总是能上大学。按照今年人口的统计比,共时高等教育普及率是1000万/1024万=97.65%。

每年到了五六月份,总理都要开国务院工作会议,强调安排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这个事情不会持续太久了。今年五六月份,至迟三四年后,国务院工作会议,就不会再讨论这个话题了。原因在于说,“安排大学毕业生就业”,其实就等于“社会人群充分就业”,都已经97.65%了么,大学生。这是不可能的。没办法办得到。更严重的问题在哪里?更严重问题在于说,大学是培养脑力劳动者的。可是,社会上是不需要97.65%的人都成为脑力劳动者的!

人的工资是怎么形成的?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一件事,能干的人少、肯干的人少,工资就高;能干的人多,工资就低。所以呢,在未来,大学生的工资,会更低,低到无法生活;而油漆工的工资,会更高,高到吸引足够多的大学毕业生来当油漆工为止。很多妈妈应该是不了解现在油漆工的工资是怎么样的。申爸去年装修,跟刷墙的小伙子聊了聊,算是第一手资料。

那小伙子安徽的,去年20岁,干油漆工,已经五年了。初中毕业,就跟他爸出来打工,现在已经是高级工了。他每天上工,都拖着一个拉杆箱。里面有两个包。一个装着工作服。到了工地,就把自己穿的衣服脱下来,小心地放进另一个包里,把工作服穿好,开始干活。他早上八点到工地,中午休息一个小时吃午饭,下午五点准时下班,一分钟都不肯多干,“加班?没那必要。”为什么不加班呢?妈妈们知道他一天的工钱是多少吗?750块!论天算。每天下午,他一下班,工头就把当天的工钱转给他,概不拖欠。小伙子一个月只干20天,双休日照休不误。“我一个月挣够一万五,就不多干了,”小伙子跟申爸说。

他有个微信群,群里都是油漆工、工长,谁有活儿,就在群里说,如果合适,他就应下来,等到了时候,他会准时出现在工地。群里活儿有的是,要想干,天天都有活儿。他怎么挑工作呢?“挑水漆,不干金属漆的活,”小伙子跟申爸说。这申爸才知道,原来水漆就是刷墙的,以前申爸闻起来有刺激性气味,难闻的那种,是金属漆,刷栏杆什么的。“金属漆的活儿,就不是750了。给一千都没人乐意干,”小伙子说。到了下午五点,小伙子收工,到卫生间把手洗干净,换上皮鞋、干净衣服,人显得特别精神。出门的时候,还拿出梳子,端着手机,把头发梳理好。因为明天还要接着干,小伙子就不拖拉杆箱了。很潇洒地带上门,下班了。他走进电梯,跟刚从“高档”写字楼里走出来的白领们站在一起,你看不出任何违和感。

刚才,申爸看新闻,看到了这一条:
这新闻,引发申爸想起来,说这个事儿了。“又穷又土”是从前的老黄历了,这博士要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观念了。当然了,像那个小伙子一样的工人,还不是多数;但是,花果山的妈妈,要有远见:你要看的,不是现在!而是孩子长大之后的未来。你就想么:一共一年才有1024万人出生,就有1000万大学生就业。这种状况,能持续多久?很快,“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淤满了,根本找不到工作。即便找得到,工资也低得可怜;另一边,蓝领工作,却找不到人做,工资涨到天上去。每天750元,不要说十年之前,就是五年前,也没多少工人敢想的。现在已经是了。再过五年呢?

B-闽杨妈0608男十宸妈1410男一 
不对呀,中考我们这就要掉一半呀。
杨妈说得对。国家看到了这个前景,预先开始调整了。这就涉及到,具体每家每户,你怎么规划你娃的未来了。这个事儿,那是相当地重要。传统上,家长都希望孩子去读高中,读大学。这是群体性的无意识的行为。但是,对于有些孩子而言,妈妈蒙头蒙脑地跟着感觉走,会掉沟的。这一步走不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巨大的影响:孩子首先是高中三年加上大学四年,浪费了。大学四年之后,毕了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的时候,再去当学徒,用五年时间学油漆工……想想看,跟15岁就开始学徒,20岁就已经是高级工的人比起来,会有多大差距。

那么现在,我们要拿一个金标准给妈妈们:怎么区分自己的孩子,是适合高中,还是适合技校。在初二的时候,如果你的孩子成绩断崖式下跌,那就不用考虑高中了。反正也考不上。问题在于说,到了初二,成绩还很好的孩子。妈妈要看,孩子学习,能否在课堂上,就把老师教授的内容,掌握了。如果是,可以考虑高中;如果课堂吃不下,还需要额外的补习,那最好考虑一个好技校。原因很简单,脑力劳动,在学生时代无法胜任,在未来,即便是上了大学,毕业之后,也无法进入到这种劳动的顶层去。大学毕业,大家的起点都差不多,税前每月两三千块起步。但是,五年之后,擅长脑力劳动的和不擅长的,那差别就很大了。初二,擅不擅长,妈妈自己就已经能够看出来了。最迟到了高一结束的时候,妈妈们基本上就“认命”了。行还是不行,妈妈心里很清楚。如果不行,最好是回头,走技校那条路。这时候回头,还来得及。“浪费一年”是无所谓浪费的,浪费了七年……并且是一生中最要紧的青春的七年……那才要命。

这个事儿哈:中考强制分流。目前,刚开始,妈妈们还没觉着“有所谓”。很快,它巨大的影响,就会笼罩住山上每一个妈妈了。这可不是件小事。中考强制分流,从哪一年正式开始实施啊?申爸也不知道哈。刚开始的时候,妈妈们肯定照着惯性,往高中挤的。技校连招生应该都招不满。这个时候,谁能看清形势,做出适合于自己孩子的合理选择,谁会占巨大便宜。再过几年,技校不会比高中冷清。因为那个时候, 妈妈们都看清楚了:这个大学,真的不能去读哇!读完了,出来,除了送外卖,保险公司卖保险,真的没工作可做。即便是保险公司,要想被挑中,都不容易!

注意哈,学会读懂数字背后所蕴藏的巨大变化。每年1024万婴儿出生,每年1000万大学毕业生进入就业市场……这种变化,要能体会出其中的巨大危机。妈妈要努力根据自家情况,加以规避。这种变化的影响,已经很明显了:妈妈们看看自己周围,亲戚朋友同事家里,有多少大学毕业的孩子,出了校门,直接迈回家门,蹲在家里“考研”的?这就是失业么。找不到工作。现在,“研究生”毕业,好像还好找工作一点。大家都“考研”,研究生也淤了呀。你等再过几年,研究生毕业,也蹲在家里……那怎么办?

当然了,脑力劳动的岗位是不会消失的。有岗位,就需要人。我们的目标呢,是培养胜任这些岗位的人才哈。但是,回过头来我们看现下,对于初二以上的孩子,我们的缺省假设,就是孩子要具备掌握具体知识的能力。这对日常有什么影响啊?我们花果山不考虑具体的题怎么解,具体的知识怎么理解……我们只是推着孩子,不断地把孩子推到具体的题跟前去,推到某个知识跟前去,让孩子对其产生注意。至于注意了之后,孩子是把原来不会的题,自己搞会,还是深入到题目的深层,挖掘题目的考核目标,出题人的意图,题目的解题思路,捋题目的解题步骤……这些,我们都不考虑。这是孩子的事情。我们假定,只要我们把孩子推到这些具体问题跟前去,孩子自己就会去思考上述问题,或者上述问题的中的一部分问题。我们所针对的,也只是具备这种能力的孩子!做到像上面那样的思维,有个名字,孔子取的,叫做“举一隅而三隅反”。举一反三的能力,是我们缺省地认为,走高中路线的孩子,要具备的能力。直观日常地讲,“举一反三”无非是说,你刺激他一下,他一下就想到了一大堆事情。这是智力的表现哈。

初中娃的麻麻,不是要你建构智力。智力建构的敏感期早过了,进入初中,你就建构不了了。初中生的智力水平,就已经“命定”了。妈妈只是要在三年时间里,区别出自己的娃,智力水平到底够不够走高中路线,未来不惧跟任何一个高手去pk智力。如果妈妈到时候觉着不把握,那不要去当凤尾,要走技校路线,去当鸡头。今后,凤尾是吃不上饭的,鸡头的饭却会吃得很香!

你的娃,七年级,八年级,甚至九年级,你给娃复习,都看不到娃兴致勃勃地举一反三。这不要焦虑。这不过是你的娃,在学校教学内容方面,举一反三的能力,暂时还没有被激发出来而已。妈妈要耐性,继续。走哪条路,到了中考成绩出来,才做最终决定呢。所以呢,你初中妈不要着急。

中考分流,不过是根据孩子的智力水平,做客观的区分罢了。智力是在小学阶段建构成的,一旦建构完成,终身不变。所以呢,怎么分,分去哪边,这早已是命定的事情了。“命”是要服从的,这事情不是人定胜天的事情,挣命是不行的。既然如此,焦虑是没用的,你初中妈妈放松。不断地、耐心地把孩子推到学习的具体任务跟前去……当然,主要是“题”了……让孩子有充足的机会,最终能表现出举一反三的思维特性来。一旦到了“举一反三”的程度,孩子自己的内部动机,也就跟着建构起来了。这样呢,孩子走到高考,就无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3-28 20:58 , Processed in 0.10139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