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50|回复: 66

[实践交流] 二辽-贝贝爸1108女2018寒假实践反馈以及早课记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7 09:05: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7-12 15:54 编辑

昨天已经开完家长会,寒假已经从今天正式开启,寒假准备根据花果山步伐进行语数英实践。
语文:部编一年级下册课文,每天朗读一刻,新三旧一,写字书空和书写结合,拆字等教案下来后补;每天根据孩子时间背诵1-3首古诗(学校要求每周5首)
数学:每天朗读下册课文,新三旧一。盲算根据时间不定期做。
英语:每天看蓝精灵1-2集,20-40分钟。
伴听:正在伴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阅读:每天至少30分钟,因为上班,所以内容不可控,随她喜欢吧
具体操作等花果山教案下来再调整
----------------------------------------
数学书怎么“剥”(申爸早课摘录)

一、朗读课本:1、例题也朗读,读熟即可,不用做上题。                     
              2、练一练,也是读,能顺出答案,就鼓励说出来;一时想不出,就把题朗读了,就算过
              3、习题不读。
二:滚动方式:1、每天从第一课读起,每天都读新课,也都复习旧课。
              2、读到第五章,再去让孩子盲算第一章口算本上的题。
              3、做一做的环节,实际动手做感觉一下。
              4、盲算完第一章的口算,第五章也读完,该第六章了。
朗读课本第六章,进行第二章盲算;朗读课本第七章,进行第三章盲算;以此类推。。。。。。
这个寒假,集中资源维持数学的形式
英语,间隙看蓝精灵;语文,读含有生字拆字的句子,即可。

期望:在寒假,把数学尽可能的剥完,剥到奥数。语文英语,把最难的一层皮剥掉即可。
-------------------------------------------------------------------------------------------------------------------------
由1-24申爸早课做出重大调整(以前是按照开学模式,有误区啊):
1.重点朗读数学书,一遍过,每天不限量,能读多少是多少,读完就换下一本(多多益善的打法?)。孩子愿意思考的就让她思考去,不愿意思考的就读下去(貌似我家会一直读,不怎么思考的,看情况吧)
2.语文:朗读课本和拆字教案,也是一遍过(拆字教案读一遍,估计记不住,但应该能有个印象,能完成拆字思维的构建)。(ps:我家这个很喜欢语文书,买回来第一天就翻一遍了)古诗背诵还得按照学校要求完成。
3.英语:蓝精灵不间断的看,能看多少是多少,也是一遍过。(孩子很爱看,昨天因为看动画片不和妈妈亲热,妈妈都吃醋了)
4.一天中朗读数学累了就蓝精灵,蓝精灵看够1-2集,就换拆字朗读,然后还有伴听+读书,轮番轰炸一个寒假。
(这是我比较赞赏的寒假模式,孩子没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2: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申爸谈英语

3、看后不燥

最开始,给大申找来的动画片,是《Magic School Bus》和《Adventures of Tintin》。
这两部,每部也都有十几个小时呢。可是,杯水车薪,大申一转眼就啃光了。并且,申爸很快发现了这两部动画片的毛病:大申看完之后,情绪暴躁。这个不行。

《Smurfs》能够满足看后不躁的要求。
估计《The Wind in theWillows》也行,可大申不喜欢。“躁”这个问题是一个关键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让孩子看一个暑假的动画片,非把孩子看疯了不可。大申就看这个。看了整整一个暑假,昏天黑地,每天,除了睡觉,看完30分钟休息的20分钟以外,一直都在看。整个暑假,加上后来开学的一段时间,大申把Smufs看了不是一遍,而是三遍半。

这四百个小时的动画片看完,大申的英语产生了第一次飞跃。

------------------------
一开始就给孩子听英语的音频没有用。
外语音频是不能建立起任何直观的体验的。但是,可以给孩子看英语视频。用这种方式,让孩子在头脑里建构大量的词汇和场景的联系,是最有效的。
在国内,通过动画片,来建构一个个词汇和场景之间的关系。这件事情做好了,其实,这门语言就算学会了。
-------------------------
利用孩子的天赋语言能力,自然是在一个适当的起始点开始,最好。这个起始点在哪里?5.5岁。申爸这样认为。从实操的层面看,学英语这件事情,灰常简单。孩子到了5.5岁,你就把Smurfs拿来,每天让孩子看一个小时。天天看,英语的动画片看到9岁,那种掌握语言的天赋能力衰竭得差不多的时候,孩子自己就在第二情景中,掌握了英语。要两年-------------------------
这个自纠正的高潮,就是读词典。
词典里面啊,语言学家撷取一个词汇的主要意思,写在里面。词典就是标准。孩子长大到一定的年龄,他就集中地去把自己头脑中词汇的意思,和标准意思去比照,进行平衡。读词典是件极其给人带来愉悦的事情。你去看,现在你身边那些智力非常好的人,都有一个读词典的年龄。那时候,他读词典,乐此不疲。尽管这是件看上去很枯燥很枯燥的事情,其实不然。

-----------------------------
1、清晰地识别音节

2011年8月11日,在看了52集《神奇校车》、18集《丁丁历险记》、一百来集《蓝精灵》之后,大申的英语学习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大申对英语的音节已经很敏感了。清晰地识别音节是学习任何语言的基础。音节构成词汇,词汇为书写奠基。而清晰地识别音节,除了多听之外,没有别的办法。幸好孩子天生喜欢动画片,就利用这个借力,让大申多听英语。

下一步,大申该开始辨析、猜测词汇的意思啦。
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乐趣。词汇猜到一定程度,就脱离动画片,让大申看有信息含量的英文视频。这个阶段,借力的是大申猜测词汇的乐趣,就这么一步一步地往前导,大申不但学会了英语,还学会了其他的东西。

语言的学习,无外乎“听说读写”四者。
事实上,人类也正是按照听、说、读、写这个顺序,习得的母语。尽管我们这里讨论的不是母语,而是外语。但是,琢磨母语习得的过程,对习得外语,还是相当有帮助的。毕竟,它们都是“语言”。
-----------------------------------------
5、自然习得英语的过程

1、听,多听;识别出音节,英语英音有36个音节,美音只有29个;音节联接成单词或者句子;
2、与情境联系,识别常用句子和常见单词的意思;
3、当单词和句子积累到一定程度,开始依据掌握的单词和句子来猜测未知的单词和句子,并记住其发音。

前边这些过程,都是在大量听的过程中无意识完成的。有意识的活动是遇到新的不认识的单词。
记忆这些单词的次序是:
总结词根和语法;把音节和字母组合对应起来(这两项是半有意识的);根据上下文和词根猜测一个新单词的意思,把新单词拆解成字母组合,依据音节和字母组合的对应关系,读出新词,记着新词的读音。再遇到这个新词的时候,根据记忆中的读音spell出这个词。

这就是英语母语的习得过程。
不管是谁,想掌握一门语言,遵循上述自然的语言习得过程是最快的;孩子学习语言,更加上天然的优势:超强的模仿能力。他能很快把一种新语言的语音和语调模仿得惟妙惟肖。并且孩子的记忆力,特别是记忆语言发音的能力超强。
---------------------------------------
大申听英语,看视频,这么四年多下来,是个什么状态呢?

是这样:给适龄孩子的英语简易读物....句型简单,用词检点...只要把它变成语音,他就都能懂(成人意义下的“懂”)。可是,阅读是个问题。大申能听,可以简单地说,但不能读。词汇量不够。他考英语,单词不认识。申爸只要把卷子上的单词读出来,他马上就知道答案,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解决这个问题呢,一点儿不难。有特效工具可用:点读笔。


点读笔是解决这样问题的阅读辅助工具....也许是最有效的阅读辅助工具了....把阅读的内容,变成语音,孩子马上就懂了。一句话里边,有一两个不认识的生词,阅读的时候,能够方便地把这一两个变语音。点读笔最适合干这个事情。


点读笔不能给...在自省能力发生之前给...如果那样,就把孩子的注意力从阅读的内容,拉扯到具体的词汇上去了。这就丢了西瓜,去捡芝麻。那个什么....很多爸爸妈妈呢,很小就给阅读笔,也不要听那么长时间。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0 17: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数学:
1-15阅读 一加与减(一)2-5页
1-16阅读6-12页
1-17阅读13-14页
1-18阅读18-20页
1-19未阅读
语文:
1-15春夏秋冬
1-16姓氏歌
1-17小青蛙
1-18猜字谜
1-19语文园地一
背诵古诗13首
英语:
1-17蓝精灵1-3集
1-18听读课文1-6,重复蓝精灵1-3集
1-19上英语课一个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2: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1-20
语文:背诵2首古诗
伴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结束。开始海底两万里(说没有格兰特好听,朗读的太平常了),兴趣一般。
英语:蓝精灵4-5集
1-21
语文:背诵5首古诗发给老师检查。家里复习检查以前背过的古诗
复习朗读上一周的课文,拆字教案上周课文读三遍(孩子说读拆字很别扭,但是感觉对写字有帮助)
英语:蓝精灵6-8级

一周总结:任务基本完成,语文做的最好也最快;数学朗读做的少(开始朗读习题了,貌似不用),持续性做的不好,下周加强;英语喜欢看蓝精灵,看的很嗨,应该听不懂,现在看的少,先不重复看吧,让她选粉猪还是蓝精灵,她坚定的选蓝精灵,真是到什么年纪看什么东西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 12:35:43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自一浙多多妈1011男{:4_218:}
数学书怎么“剥”(申爸早课摘录)

一、朗读课本:1、例题也朗读,读熟即可,不用做上题。                     
              2、练一练,也是读,能顺出答案,就鼓励说出来;一时想不出,就把题朗读了,就算过
              3、习题不读。
二:滚动方式:1、每天从第一课读起,每天都读新课,也都复习旧课。
              2、读到第五章,再去让孩子盲算第一章口算本上的题。
              3、做一做的环节,实际动手做感觉一下。
              4、盲算完第一章的口算,第五章也读完,该第六章了。
朗读课本第六章,进行第二章盲算;朗读课本第七章,进行第三章盲算;以此类推。。。。。。
这个寒假,集中资源维持数学的形式
英语,间隙看蓝精灵;语文,读含有生字拆字的句子,即可。

期望:在寒假,把数学尽可能的剥完,剥到奥数。语文英语,把最难的一层皮剥掉即可。


口述心算:

1,口述心算下学期的数学课本

2,要求严格按照课本,每一道题都口述

3,最佳的时间窗口,应该开在10周岁那一天.(四年级暑假)

4,刚开始,可以让孩子看着课本上的题目,口头叙述解题的过程。等孩子练熟了,妈妈可以读题,孩子不看任何文字资料,直接记题,然后进行口述。

5,跟孩子口述计算的正确打开方式:闭着眼睛,按照课本上的内容来。课本是按照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安排内容的。先让孩子自己阅读正文内容,遇到题目,就做。按顺序做。不要一上来就练习册,卷子。这样不好,也不行。一句话,按课本来。

6,也可以朗读课本,数学课本。印在纸上的每一个字,都读出来。妈妈们也试试看,看看做到这一点,有多难!

7,不要追求进度。课本上的进度无所谓。重要的是锻炼工作记忆。每一小节的内容,让孩子反复地口头陈述,陈述熟练。

8,即便是大申看着题目,会,能够完整准确地把整个解题过程叙说出来,也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非常非常非常困难。

9,“心算”:可以看着题目,但是,“把心灵当成一张草纸”,所有的步骤,都是“在心里想象成的图画”。就凭想象,凭着对自己心里想象出的解题步骤,口述出来。

10,开学四年级的大孩子不是口述题目的答案,而是口述完整的解题步骤。包括:“解:”“答:”。就是说,要做到的目标是:把孩子的口述录音录下来,把语音变成文字,就是完整准确的一个题的解题步骤和答案。

11,让孩子看题目,看清楚,看懂,然后口述要求其中的问题。口述的时候,要叙述完整:

12,接下来呢,有例题。从简到难,遇到的例题,孩子一看就会。看完之后,要孩子想象着,把例题的步骤,完整准确地陈述出来。妈妈们做过就知道了:一道例题,尽管孩子“都会了”,可是要“完整准确”地陈述出来,你要花多少时间!这些都是“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题”,是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在想象中,这些问题....你根本想象不到,会有这样的问题

口述心算二:


还有一个呢,就是难度。


不是说,难度越大越好,孩子口述起来,越困难越好。


分开说哈,这个难度的问题。


对于数学百分的孩子,如果孩子没有遇到难度,没有不干,妈妈的口述心算,就没效果。要加大难度。


去找课本中多位数乘除法,分数加减法这样的题目来给孩子做。数学有个好处:你想要多难的题,它就有多难的题。孩子口述课本轻松,顺着难度的标杆往上爬,找到孩子“不乐意干”的难题来给孩子做。


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孩子连最简单的练一练的题目,都不乐意做。只说结果,不肯说任何步骤。他工作记忆很弱,连最简单的任务都对付不了么。


这样很好,妈妈耐心地跟孩子做最简单的小题。多朗读课本...朗读完课本,冲击对孩子来讲的“难题”

查看前后消息

一般的孩子,面对课本上的习题中比较困难复杂的题目,头脑捉襟见肘。


每次上课,都问孩子,咱们是从上节课那道烧脑的题开始呢,还是从简单的开始。


孩子如果要求从简单的开始,那就把前面已经口述心算过的题目,再叙述一遍。要求完整准确一个字不差。这相当于热身运动。从叙述过的开始起跑,起势,顺势冲击那些难题。


冲击不动,也没关系,下节课再起跑,再冲击。


反复地后退,冲击难题。


不要硬压难题。


我们的目的是建构工作记忆的神经网络,不是要让已经建构好的网络,变得更加强壮,好用。


网络还没有。


口述心算的压力,可以引导大脑里的网络开始生长,但生长需要时间。


不断地冲击,让这种引导生长的力量持续存在。剩下的,等它长好。


妈妈只要不压难题,孩子就比较容易顺应。


这样哈:


正常情况下,同一个时刻,应该有好多章节,都停在难题那里。


遇到难题,反复冲两三次,冲不动,就往下进行。隔一天,再拿出一节课,去冲略过的难题。


假设说,一天五节课,理想的安排是:第一节,冲最早略过的那个难点;第二节,冲第二个略过的难点...第四节冲第四个,第五节,往下进行。


把一根静态的,尖端一直向前的进度线,搞成一个动态的,前沿模糊的面。前沿都留有纵深。


我们说极端情况哈:


好比说,一册数学书,有六章。


最极端的情况是,这六章,都已经口述过,但每一章,都没有口述完。都留着一些难题,没有做。


细致地深入进去,会发现,每一章的每一节,也是这种情况。前两个小节,容易,都述完了;后三个小节,每小节都留有难题,还在冲击。


这是一个动态的滚动的体系。


这个动态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妈妈很快就会发现:最开始的难题,每天滚动冲击一下,冲击一个星期以后,就不是难题了!孩子他自己就能十分流畅地陈述出一个星期前打死也搞不定的内容。


他需要一个星期,来建构神经网,让肉线实实在在长出来。用长出来的神经网络,来应对当初的难题的话,那个就不是难题了


基本理论,妈妈们要掌握:用已经建构起来的神经网络来处理题目,目标在题目;用题目来引导大脑生成新的神经网络,目标在网络。


这两个目标,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的目标在“网络”,而不在“题目”


孩子们暑假先都把“网络”建构起来,建构起来之后,最后再用这些网络去对付奥数。



妈妈们会发现,那时的孩子,处理奥数,快刀切豆腐样地容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0: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23 10:04 编辑

转豆神:五沪-眉豆妈0706女(545431)  9:57:17眉豆的英语之路

1、二年级的暑假看了中文书,7本。
2、二、三年级看了两年多蓝精灵。
3、四年级开始听神奇树屋。
4、四年级的暑假看了英文电影,7部。另外,电影我记得是全看完了,眉豆坚持说只看了3部。
5、五年级开学后开始听英文音频。这个要修改下,不是五年级开学,是四年级下学期的时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4: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面申爸谈英语:

采取更加聪明一点的方式:用故事机播着哈利的Audio Book,让孩子就着朗读,阅读Harry。不求甚解,快速地读一遍:从第一部一路读到第七部读完。孩子在阅读的时候,综合动用孩子阅读中文版时记住的情节;孩子已经学会的单词;英语的语音;尤其是人类用于掌握语言的大脑回路的天然属性。孩子只要“不求甚解地”抓情节,囫囵半片地读哈利,七部哈利读完之后,她就掌握了大量的单词。尽管,掌握学会的这些单词,她自己都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学会了”。可是,“学会了”就是“学会了”,等到用的时候,她自己就会用;稍微留意一下,她自己就能拼写正确。读两遍哈利,三年以后,参加高考的社会考试,孩子的英语就能得A了。哈利波特这个系列的资料,就是这么用的。------------------------------------------------------
申爸忽然想到:可以一边放着Harry Potter的Audio Book,一边让大申跟着读!这个主意不错。一试,果真奏效。大申从五月十二日,到六月二十八日,用了48天的时间,把一整部Harry Potter,完整地“听读”了一遍。其实呢,大申是更乐意“听”,而不是“读”。申爸如果不要求,就坐在沙发上,呆呵呵地听。申爸发现了大申不读,就要求读。大申就胡乱翻书,翻一会儿,就又找到Nano“读到哪里”了。这说明,大申确实读懂了。
--------------------------
整个过程呢,是这样的哈:
1、五岁五个月,听了一耳朵小说的汉语有声书,不接受;
2、五岁七个月,看了大片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很有吸引力。大申看的所有哈利波特的大片,都是英文版,无字幕或英语字幕;
3、五岁十个月到十一个月,大申一口气听完了哈利波特的全部中文有声书;
4、从六岁到八岁,陆续看了HP的大片。七部都看了,有些集,反复看了若干次;
5、八岁两个月,一口气读完了哈利波特的中文小说;
6、从八岁到十岁,陆续看HP的大片。有些又反复看了好多次;
7、十岁十个月,把中文版小说又读了一遍;
8、十岁十一个月,一边听以英文版Audio Book,一边阅读英文版小说。把英文版小说听读了一遍;
9、十一岁一个月,把英文版小说又听了一遍;
10、十一岁四个月,再把英文Audio Book听一遍;
11、十一岁四个月,把英文版小说再读一遍。
12、十一岁一个月,在一个月内,把HP的大片完整看过两遍;
13、十一岁三个月,班级为了配合语文教学,每天中午播放HP的大片,英文版加字幕。

一直到现在,每天中午班级都还在播放。这是最近大申对HP的兴趣持续浓厚的主要原因之一。

总括起来呢,中文版的小说朗读,听过一遍;中文版小说,读过两遍;英文版小说,听读一遍,阅读一遍;英文版Audio Book,听了三遍。英文大片,陆陆续续地看了无数遍。这个Harry Potter呢,大申拿它来进入伴听、当做汉语自主阅读的第一部中文书,当做英语自主阅读的第一部英文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3 15: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下午读了申爸说英语,收获颇多,后续还得再读几遍的
顺便说一下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数学100,语文95,英语84
我预测的是:数学英语100,语文98,结果英语让我大跌眼镜啊
语文因为落题扣了4分,还有写句子扣了一分(我没找到扣分点,孩子说可能是没空两格)
英语是一个听音标号的题错了,10分扣了8分。其他的是笔试扣了8分。关于听音标号这个题型孩子做的很奇怪,课堂上第一次做全对,结果后来老师重新考原题又全错了,在家又做了类似练习也全对了,结果还是在这方面掉链子了。关于笔试基本都是错两题以内的,结果考试的时候错了4题,且都是曾经作对的题。今天看了申爸讲大申英语考试的事,和我家这个很像啊{:4_18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09:04:10 | 显示全部楼层
1-24早课
下学期的课本,从第一课第一页开始读。不分章节,能读到哪里,就是哪里。
所有的课本上的字,都读:只要是字,就读,不管是课文还是习题;当然,练一练,想一想,动手做里边的浅显内容,孩子要是顺便把答案也说出来,妈妈给个大拇指,以示鼓励。
不讲解。
也不要求做题,就是往前读。
看看哪个孩子,第一个把下学期一学期的数学课本,都读一遍....应该很快的,就读了一遍。
读的时候,要录音。录音很重要。
孩子的朗读,都录音。
看看哪个孩子,第一个把下学期一学期的数学课本,都读一遍....应该很快的,就读了一遍。
孩子如果不看图片的内容,怎么办?不怎么办,往下读;快点儿把一整本课本都读完,孩子总会对“内容”感兴趣的;
要是孩子仔细琢磨课本里的内容怎么办?妈妈停下来,耐心地等着,让他琢磨。

如果孩子一直琢磨,就让他一直琢磨。关于琢磨了什么,琢磨出了什么,妈妈不问。问你妈妈也得不到答案:孩子还无法用语言把自己琢磨了什么,琢磨出了什么表达出来。但他肯定琢磨了....

这就是目的。

我们的目的,不是表达,而是思考的实质。

表达当然也重要,但那是下一步的事情。

我们要看,孩子们的实际表现:
1-24早课
下学期的课本,从第一课第一页开始读。不分章节,能读到哪里,就是哪里。
所有的课本上的字,都读:只要是字,就读,不管是课文还是习题;当然,练一练,想一想,动手做里边的浅显内容,孩子要是顺便把答案也说出来,妈妈给个大拇指,以示鼓励。
不讲解。
也不要求做题,就是往前读。
看看哪个孩子,第一个把下学期一学期的数学课本,都读一遍....应该很快的,就读了一遍。
读的时候,要录音。录音很重要。
孩子的朗读,都录音。
看看哪个孩子,第一个把下学期一学期的数学课本,都读一遍....应该很快的,就读了一遍。
孩子如果不看图片的内容,怎么办?不怎么办,往下读;快点儿把一整本课本都读完,孩子总会对“内容”感兴趣的;
要是孩子仔细琢磨课本里的内容怎么办?妈妈停下来,耐心地等着,让他琢磨。
用什么教材呢?

用景山的!

因为,我们有配套的口算本。

景山的教材进度快,你要从这学期学的这册里边,孩子课堂没讲章节开始。

口算本怎么加入。

原则上来讲,我们今天不加入口算本里的内容。妈妈只是关注:
在朗读练习的时候,孩子的表现。如果孩子根本不理会,就接着往下读;如果孩子停下来,去数有多少块表,有多少块糖....妈妈就耐心地在旁边看着孩子数。数累了,不数了,接着往下朗读。

孩子要是思考,琢磨课本上的题目,就留出足够时间,让孩子思考,琢磨。

孩子习惯性思考课本上的《练一练》,《练习题》之后,再加入口算本。

这是一年级的课本。
妈妈要做妈妈的事情:观察孩子的表现,把表现填写在论坛里边,拷到群里,我们分析;妈妈关注同年级别的孩子的表现。

我们寒假的重点是:评点孩子们的表现,明确哪些表现好,琢磨怎么让孩子都有好的表现。

朗读,琢磨,学习,是孩子们自己的事情,放给孩子自己去做。
展望一下:

这是小学数学所有的课本。

孩子能够读到哪里?读完!

看看有孩子能读完不...当然了,孩子们进度会很不同的。
练习题,咱们也让孩子朗读哈。注意哈:

在开学的时候,跟咱们寒假,具体做法是不一样的。

上学的时候,有上学时候的目的,为了达到那个目的,不能做一些事情;寒假有寒假的目的,为了达到寒假的目的,那些不做的事情,成了重点....

很简单哈:

景山数学课本上所有的内容,都朗读。孩子思考,妈妈就停下来,让孩子去“思考”....孩子要是能思考一整天,妈妈就在旁边坐一整天,看着孩子思考。

要是能思考一整天,那就厉害了!

最理想,最NB的状态是:孩子开始朗读,没一会儿,自己个儿就抱着数学书,在那儿猛琢磨。

妈妈就留孩子自个儿那琢磨去,自己该干啥干啥。发现孩子的注意力涣散了,不琢磨了,在继续往下朗读。


妈妈不要先定个什么目标:朗读数学20分钟,朗读10页之类的....要定“目标”,就定为:一整天,都朗读!

你看哈,你把手机给孩子,让孩子放开了玩电游,孩子哪里有什么“玩游戏20分钟”“玩上3关结束”之类的念头?

那还不是“能玩多久玩多久”?

孩子能琢磨多久琢磨多久,这才是以“电游方式”打开数学的正确姿势。

那啥:小孩子不准拿笔哈....小孩子也不会主动去拿笔,他们写字困难,能不动笔,就不动笔....

不是把“口述心算”一起做了。而是就是朗读。朗读过程中,孩子自己愿意说答案,妈妈不拦着.....当然也不刻意鼓励...孩子自己开始琢磨,妈妈也不拦着.....当然也不刻意鼓励....

一句话,“顺其自然”

严格意义上的“口述细算”,咱们还没开始做。

严格意义上的“口述心算”,咱们等到快开学,孩子整体的数学思维建构得七七八八了,再开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09: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24 09:13 编辑

申爸早课
语文哈,蓝精灵哈....这些呢,每“一轮”,就是整册的教案,从头到尾一遍;整个蓝精灵,好几百集,从头到尾一遍。蓝精灵呢,永远不“几集一轮”“几集一轮”地来。放开了,随便看就好。咱们呢,寒假,改进了:以朗读为主,暂不进入“口述心算”状态。用朗读进行基础性建构。等基础有了,再口述心算。
新三旧一是学期模式。咱们要开启假期模式。两个模式目的不同,做法也不一样。
假期模式就是一直往下读。

大部队的统一步调就是:一直往下读。看哪个孩子先把下学期一学期的课本读完。
孩子每天能读多长时间,就读多长时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09: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1-24早课
不是连续看一个小时....而是连续看一整天!当然了,要提醒孩子,过上20分钟(小孩子),要休息一会儿眼睛再看。赖着不肯休息的,就威胁“不给看了”;大孩子,看上40分钟,也要休息一会儿再继续看。
关于英语语感的建立。零敲碎打地“每天20分钟”,没啥效果。对于语言敏感期的孩子,你就大火猛炖:一天24小时,醒着,就看着动画片,听着英语。
很快,一两个星期,语感就建立起来了。
什么是语感呐?感觉么。孩子建立语感了,妈妈也会有感觉。
很容易的...你小孩子。昏天黑地地看蓝精灵,看上一两个星期,妈妈就有感觉了。
对于咱们作坊们而言,英语是“添头”:以数学朗读为主。数学朗读进行不下去了的时候,拿蓝精灵往里填。填满就行了。
纪录片,重不重要呢?
当然了,重要。
孩子要不要看呢?
当然了,要看。
可是,妈妈要考虑到:孩子的时间,未来那是多得很呢!你就寒假这四个星期,专看蓝精灵,不就行了么?

要看纪录片,等寒假过完,语感有了,大把时间可以给孩子看。
你这个孩子都已经迷上蓝精灵了,还要硬拉回来,抽出时间看纪录片....这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都是妈妈自己“作”出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0: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三南京-豆豆妈-0812男(65138223)  9:57:38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把申爸的发言总结下。
寒假目的
——主攻数学,打通数学。用数学把寒假时间填满。

寒假总原则
——先朗读数学,首选景山教材,一直往下读。读累了,就读拆字。再累了,就看蓝精灵。

数学:
1,目的——进行数学思维的基础建构。
        第一步→通过朗读教材→让孩子思考(目的是思考)
        第二步→通过口述心算→让孩子表达。
2,朗读景山教材,见字就读,要录音(录音很重要)
3,顺着往下读,不再新三旧一。
4,朗读时间要足够的多,而不是读几页几十分钟。
5,目前只读教材,配套口算本先不做。当孩子习惯性思考课本的“练一练”等习题后,再加入口算本。

朗读的理想状态
——朗读没一会儿,就开始思考琢磨,妈妈不要打扰,给孩子充分时间去思考。发现注意力涣散了,不琢磨了,就继续往下读教材。(进入“游戏学习模式”,像玩电子游戏一样)

妈妈要做的——顺其自然。重点关注孩子表现并反馈(比如是否会顺口答题,是否思考等)
1,孩子读的时候,顺口说出答案,妈妈不管。最多竖个大拇指。
2,答案错误,妈妈也不管,不提醒不指正(很关键,很重要,否则进入不了“游戏学习模式”)
3,孩子自己要做配套的课外题,妈妈给就行了,顺其自然。


语文——读拆字
目的→稳如狗(是心法,练习心静,对学习状态很重要。)
手段→读拆字
做法→一字一字读,每个字要清晰,准确,大声。读20分钟,论时间不论遍数。要录音。
对策→不好好读,就抄生字表。

英语:
蓝精灵,目的建立语感。
放开看,集中时间段,时间要足够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4 19:30:5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28 22:12 编辑

语文:课文和拆字1-22吃水不忘挖井人。
1-23我多想去看看
1-24一个接一个(到23页)
背诵7首古诗
数学:
1-22课文22-25页
1-22课文26-29页
1-24课文30-31页并录音
英语:看蓝精灵
1-22看9-10级
1-23看11-12级
1-24看13-14级
伴听:海底两万里,听到18集,因为孩子不像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朗读的那么好听,所以进度有点慢。
由于今天开始调整假期方案,所以把以前的统计完成(本来想用手机写帖子,结果发现不如电脑方便啊),把新任务安排给孩子。由于上班,所以这些任务都是由孩子自己在家完成,孩子对录音和自己看蓝精灵表示出很大的兴趣,期待明天的成果吧。
顺便说一下孩子的课吧
周一下午有乒乓球一个半小时(大概要耗去两个半小时间)
周二有钢琴40分钟(耗去一个半小时)
周三有钢琴40分钟、乒乓球一个小时、书法一个半小时(耗去一个下午,从十二点到五点吧)
周四有乐高一个半小时(耗去两个半小时吧)
周五乒乓球一个半小时,英语课一个小时(这周开始放假停课了)
周六音乐钢琴课40分钟(耗去一个多小时),舞蹈课两个半小时(耗去三个多小时,这周最后一次课,也放假了)
周日英语一个半小时+音乐素养一个半小时(一个上午就没有了)+围棋两个小时又10分钟(下午回到家就快4点了)
每天孩子都要练琴40分钟,还有自己阅读时间,其实每天都满满的。也准备在课外课上做减法,但是现在还难于取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09:28:57 | 显示全部楼层
1-25申爸早课

对于读完一本的孩子:不是有两本课本么:一本是孩子自己的,另一本是景山的。
引导孩子,去朗读另外一本。
朗读相对应的章节。

朗读的时候,妈妈留意:孩子遇到练一练,练习题等等的时候,跟第一遍比较起来,是否花更多时间思考,或者能够直接说出更多的答案。
妈妈不可以引导孩子去思考,去说答案,观察孩子的表现,回馈,讨论,就好。
下一步,要分叉了:
读完另一本(我们假设是景山的数学课本好了)之后,要分成两条路,同时走。一条路,回到景山第一章,认真朗读一遍,然后,翻开口算本,看着口算本,朗读口算题,顺口说答案。
另一条路,把再下学期的数学课本拿来,往前读。
现在跟学期中的盲算不一样:盲算是妈妈出题,孩子盲算;现在是让孩子看着题目,自己读题,自己说答案。
我们建构孩子对课本中数学运算规则的理解。
说错了也不用提醒....一句话,妈妈只要保证孩子读就行了。“错误”,回过头来,高质量的口算本会帮妈妈解决这个问题的。
并且口算本是根据孩子的认知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的。

用它来建构孩子对于数学规则的理解,比你任何人的讲解,都要好。
效率也高。
妈妈只要保证孩子朗读,就行了。

读的时候不回答问题。跟孩子说:等你把这一章都读完了,对不对的问题,妈妈一块儿跟你讨论。
优先保证孩子按照流程往前走。

对于只读不思考的:“反复”地一本一本读。
从头到尾读一遍。读第二遍的时候,妈妈会发现,孩子就开始思考了,也有更多的练一练的小题儿,随口会说出答案了。
“反复”,我们肯定是反复的。但是,单曲反复,专辑反复,还是全部反复,这是不一样的。
我们要“专辑”反复。一本书是一个“专辑”。从头到尾秃噜一遍,妈妈觉着不行,再来一遍。不要“单曲反复”。

朗读练习题,很重要哦!
一定要朗读练习题。
孩子问妈妈,怎么做,妈妈不理;问妈妈对不对,妈妈往后推;孩子自发地开始琢磨,妈妈不要打扰,让孩子琢磨去。

要做到书桌前,正式地朗读。
我们现在做的,跟以前的“盲算”是不一样的。盲算是要到床上去滚,现在要正式大声清晰地朗读。

如果还没开始的孩子,选景山的教材先读。
之所以选景山的教材,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手里有与其配套的高质量的口算本。

一二年级的娃娃,不要跟三年级的大娃娃们比哈。一二年级还不能自主阅读。
妈妈要带着朗读。


一二年级小娃娃妈妈要留意一下:是妈妈先朗读一段,再带着一句一句朗读好,还是妈妈读一句,孩子读一句效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20:42: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26 09:42 编辑

用手机反馈一下今天的自学情况~
刚才用触屏版无法换行真是崩溃~用电脑版好了
娃有四个小时学习时间,只利用了不到个一个小时。看了一集蓝精灵20多分钟,语文读了一篇课文并录音两分半钟。数学读了十页用了9分钟多点,练习题大部分就是读了而没有得出答案~通过录音计算的。这就是自己在家完成的结果。
刚才让她读了一下拆字教案21分钟读了15页,有漏字拼错的情况。
问她读拆字啥感觉,说有点别扭不顺口,读读也没啥。其实我倒是感觉她读的挺顺溜的,基本没啥卡顿,除了漏字和拼错。
又看了一集蓝精灵,特别喜欢看蓝精灵,看屏幕头像都知道哪一集看了哪一集没看,有时候看的兴奋的直跳,这可能就是申爸说的燥吧
今天给她上了一课,看明天效果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5 20:55: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27 21:45 编辑

1-26我上班时还再睡,刚才打电话问作业,哎,昨天看来没告诉明白啊回家在检查完成情况吧
下班回家检查了一下孩子自己完成情况:
数学书录读了19分钟,38-48页,习题做了一部分
语文录读了4分多钟,两课拆字教案
蓝精灵看了两集大概40分钟多点
弹琴40分钟
背了两首古诗
自有时间大概有4-5个小时,自我管理时间差不多两个小时,总体来说时间利用的还是不错的,语文时间不够,晚上再监督朗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6 10:2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贝贝爸爸 发表于 2018-1-23 12:21
转自申爸谈英语

3、看后不燥

大赞贝爸爸的总结反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7: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26 18:36 编辑

补习1-26早课奥数必须有超学的基础,才行。先把数学搞到六年级结束,再回来奥数,就顺水顺风多了。
奥数要出类拔萃,守着教学进度,死扣,是肯定不行的。孩子一定要超学之后,在更广大视野下,奥数才能学好。奥数这个东西,如果走对了路子,很容易的。因为一旦入了门,奥数本身非常有吸引力。孩子会非常喜欢琢磨奥数题。
-------------------------------------------
妈妈只要保证孩子读,到时候,孩子会去思考的。你不让他思考,他都不干。要有一个过程。在过程的刚开始,不必在意过程的结果。按部就班,往前走,自然“会走到”。
习题必须朗读。在咱们假期方案中,这很关键
---------------------------------------
语文的教案。因为这个教案是用来识字的,孩子朗读的时候,妈妈要直接保证生字读正确。
除了这个教案,别的地方....比如孩子朗读数学....都可以随孩子去猜。教案中的生字不能猜,直接告诉孩子,朗读正确。
就是不注意...让孩子注意到其中的生字。妈妈辅助,告诉孩子怎么读。读对
一注音,孩子的注意力就跑到拼音上面去了。

有孩子已经喜欢思考数学题目了。妈妈只要用朗读课本,把视野撑开,孩子自己就去琢磨所有遇到的数学题了。

朗读课本哈...往前读。其实呢,绝大部分孩子,是不喜欢琢磨数学题的。朗读课本,视算口算本,目的之一,是孩子会喜欢去琢磨数学题...现在西宝跑到前边去了,妈妈只要让孩子超学多一些内容,数学的大门就彻底打开了。

假期,最好先读景山的。以景山的为主。因为教辅资料齐备,并且,景山的教辅,针对性非常强。至于“难”不难。其实,小孩子的难和不难,跟大人的感觉,是不一致的。
按照孩子的思维心理特点,给资料,孩子就感觉不难
-----------------------------------------------------
语文教案要朗读几遍?
孩子的情况不同,也是不一样的。一个标准,孩子得把教案朗读流畅了。

----------------------------
读完教案,孩子乐意的话,妈妈可以朗读句子,让孩子指出句子中的生字,怎么拆。
不强求。
孩子拆错了,想不出,妈妈直接给答案就好。
孩子乐意就做就做,不主动要求做,就等等。过段时间,孩子对这个拆字,就乐此不疲了

------------------------------
已经读过一遍的孩子,妈妈要做为下一步做准备了:
第一,把第二行删掉,只留第一行。做成教案二。
第二,不经意地跟孩子讲:


申爸群里的**,这本教案朗读了三遍,看这个教案,每个生字都会拆。从头拆到尾,只错了十个。


不解释,不要求。把这个意思说给孩子,他接收到,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6 17:37:13 | 显示全部楼层
恩妈成都0708B 发表于 2018-1-26 10:25
大赞贝爸爸的总结反馈

谢谢嗯妈夸奖!这可是来自版主的珍贵鼓励啊
{:4_19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7 21:45: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28 22:06 编辑

1-27
语文拆字教案读了近30分钟18-33页,读的时候读一课停一下走神,训一顿,一口气读了20分钟。
英语看了3集蓝精灵,妈妈提意见说乱糟糟的,大人都听不懂孩子能听懂么?问孩子能听懂么?孩子说听不懂,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输出啊,不过孩子还是很喜欢看的,即使重复看都行,就是有时候看的时候乐得蹦蹦跳跳的。
今天有钢琴课舞蹈课,还看了一个电影--奇迹男孩,参加了一个聚会,所以数学今天没有阅读数学,也没有背诵古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8 22: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28 22:18 编辑

1-28
语文:拆字不到20分钟读34-42页,一年级下读完了。以前说读拆字读起来不顺口,现在说读起来很顺溜,无压力,小case。
数学:读了40多分钟(一直到晚九点半),49-91页数学一年级下也完事了,习题依然没怎么做,我在旁边听就做,不在旁边就一读而过。孩子说数学读二十分钟就想歇一歇,想换个脑子,想画个画什么的。读完数学课本问她下册难么?答曰不难。反问我那明天读什么?我说读二年级上,她翻了一下说有乘法啊(畏难情绪),我说你会了乘除我就可以给你讲可怕的数学啦,她又高兴的说好好好。
英语:蓝精灵看了4集,即使有时候看重了也喜欢看。
伴听:海底两万里到23集,还是兴趣一般,可有可无,也能知道哪些曾听过。上午上传老师要求的5首古诗视频,上了一个半小时的音乐素养课,下午上了两个半个小时的围棋课,朗读都是晚饭后完成的,上午下午各弹琴40分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9 08: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29 09:34 编辑

1-29早课
孩子就“读两遍”,非常多的知识点,孩子都是不懂的。

懂就不对了。不懂正常。

解决“懂”的问题,建构对知识点的理解,主要靠第二步,视算口算本。

好的口算本的基本原则是:它会把难点,用一道接一道的小题目,掰开揉碎,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明白。

每一道题,都是从已有的知识体系出发,向前推一点点。全部完成,得到总体的规律感,这就是对难点的理解了。

所以呢,第二步是我们的重点,第一步妈妈不必纠结孩子会不会。都不会。做第二步的时候,也要快。快速地把一节的口算题全部完成,这样,才会给孩子形成“总体上的感觉”。

当然了,孩子“会读口算本”,也是需要练习的。一开始,“总体上的感觉”,也不是每一次都能得到。

慢慢来。

总之,就是一句话:快。快速地朗读课本;快速地视算口算本。

快,新的知识,又不掌握,错误在所难免。妈妈对错误,视而不见。

视算口算本时的错误,也是靠“再来一次”解决。

口算本,快速地视算,向前推进。从头推进到尾。

第二遍,妈妈会发现,孩子更快了,同时,第一遍大量的出错,这一次,都不出现了。当然了,最后,还会有错误。

顽固性错误。

到那个时候,我们再想办法解决。
这就是“剥洋葱的方式”。其实呢,准确地说,是靠孩子自己,来不断建构正确思维。建构呢,错误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发现原来想错了,然后更正,效果更佳。
什么是“总体上的感觉”呢?这类感觉很多的。孩子应该都没有朗读过下学期的数学课本。孩子两天...甚至有孩子一个上午加上下午一两个小时....把两本下学期的课本都朗读完了。孩子自然就会有一种“这数学很容易啊”“内容不多”“学数学,也不难”这样的朦朦胧胧的感觉
其实,不止是孩子,妈妈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这种感觉,对于下一步学习,帮助就非常之大了。
这就是“总体上的感觉”。
----------------------------------------
1-28早课回补
妈妈们要晓得:牛蛙也有第一次朗读的时候,也有“刚开始”的时候啊!

刚开始,牛蛙们跟孩子们,没啥区别的:赖赖唧唧,眼圈动不动就红了,各种的借口,不乐意干....关键是,牛蛙的妈妈们做了什么,让孩子把这个阶段“渡过去”了。
做了什么呢?
只做了一件事情:看住自己的肩膀,不让孩子把猴子推过来。 -----------------------------------------
小蜜蜂妈妈的理解
1.朗读一遍自己下学期要用的数学课本
2.朗读一遍与自己下学期数学课本对应的景山课本章节
3.上景山口算本的视算(视算一章前再把景山课本那一章内容朗读一遍,练一练也视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08:37:44 | 显示全部楼层
1-29
今天又是孩子自己在家完成作业,情况不怎么理想
数学:二年级上,自己朗读录音16分钟,完成10页。(孩子说到乘法了,就不想读了)我回家又让她录了34分钟,读到29页.然后问她乘法难么?她说也不难啊。
英语:自己看了两集蓝精灵。我回家又给她看了两集蓝精灵
语文:一年下拆字已经读完,就没有安排任务
古诗背了三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30 08:5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30 11:00 编辑

1-30申爸早课(五川-恩妈0708B原创图)
孩子们在视算景山的口算本。
申爸看妈妈们的回馈,有妈妈说,孩子的准确率竟然大约能到50%!

这吓了申爸一跳...申爸本以为,让孩子秃噜着视算口算本,第一遍过的时候,总体上能有四分之一正确,就很好了。想不到,竟然有孩子第一遍的视算准确率,有那么高。
很了不起。
在接触到新的、复杂的知识点的时候,比如,孩子第一次接触多位数减法,孩子一定是混乱不堪的。

妈妈不要插手,让孩子自己乱去。

妈妈要观察的是,你的孩子,怎样从最开始的无所适从,到混乱地乱试,逐步地一点一滴地发现窍门儿,最后,自己总结出规律,能够做出来;随着练习的增多,越做越熟练。
这是整个一个过程...关键是“自己总结出规律”那一步。
妈妈要做的呢,不是直接陈述性地告诉孩子规律,而是观察孩子怎么样一点一滴地自己摸索出规律。

这方面的观察思考和发现,回馈里多写哈
这是一个。另一个,妈妈要管理好孩子视算的过程。
是管理过程,不是管理视算。
这有什么区别呢?

妈妈要从第一天开始,逐日记录孩子视算的进度。以口算本的页码为单位记录;
每天,从第几页做到第几页,做了几页;
最好在Excel中,把数据记录下来,自己拉成曲线,自己看孩子的进度。

这种记录要干什么呢?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进入,设计合理的回退机制。
我们一直说,“以最快的速度把口算本秃噜一遍”。这只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大致说一个意思用的。

事实上,在实操中,我们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设计回滚计划。
就是小汐妈总结的那种回滚。

我们不能够泛泛地讲,第一天,12;第二天,123;第三天,1234;第四天,2345;第五天,3456....
这个说法,只能算是一个“示意图”,明白回滚是怎么回事。

实操中,孩子面对的每一个章节,难度对孩子来讲,不是均一的。章节相互之间的起伏非常大。
简单的章节,孩子一遍过,就基本100%正确了。这样的章节,回滚它,根本没意义;困难的章节,随大流儿地回滚三遍,根本达不到目的。

滚完孩子依然没有总结到规律。


仅仅为了形式,匆匆忙忙往前赶,肯定是不对的。

事实上呢,数学的教材安排,是有严格的递进性的。
我们在实操中,并不以“章”为单位来回滚,要以“节”为单位来回滚。

假设大申现在是小学三年级,申爸给他滚过一遍三下的口算,就能知道回滚的具体计划怎么安排
但大申小学的时候,没有做过这个....这得妈妈们自己记录,自己琢磨,自己把它做出来了。
申爸手上没有孩子,做不了了。

申爸跟妈妈们,怎么就具体的回滚计划,沟通呢?
只能靠妈妈们的记录了。
申爸不能靠妈妈们的主观描述....实践证明,如果世界上还有靠不住的东西,那就是妈妈对自己孩子的描述了....
同一年级的孩子....咱们都有标准,都弄景山的教辅材料么...妈妈相互之间的参考借鉴,也要靠这份记录。
过了关的妈妈,重点是管理孩子的视算过程;每天记录进度,几页;大致说说自己的感觉,孩子的正确率有多大,妈妈的感想,发现....
妈妈不要去管理孩子的视算。看到不会的题,提示说,做做上一节开头的几道题,就明白了;“下面几道题,跳过不做,从第十一题开始做”;“仔细想想,23-9,是15吗?”.....
这些呢,都是在“管理孩子的视算”。
本来下节课应该进行下一章,几何形状认识初步了;但妈妈跟孩子说,下节课,你把多位数减法,从头到尾,再视算一遍。原因是孩子多位数减法,尽管秃噜完了一遍,还是混乱的。
这是“管理过程”。
就是说,孩子遇到的具体数学知识,运算法则,妈妈不用去关心。这只猴子是要牢牢地蹲在孩子肩膀上的。妈妈不要把猴子接到自己肩膀上蹲着。
那么,谁对孩子学会具体的数学知识,掌握运算法则负责呢?
课本,口算本,由它们负责。

让孩子以最有效的方式,以最短的时间,建构起对新知识和新规则的理解,这个流程,已经固化到课本和口算本里边去了。
妈妈只要管理,让孩子能够按照流程走,就可以了。

那么,孩子掌握具体知识的流程,要不要管理呢?要的。只不过,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妈妈们按照正确的方式去做,会越来越多地发现,孩子在视算过程中,自己不断地要去翻书,查找以前的知识;或者自己把口算本往回翻,去算一算已经做过的题目....
这就是掌握具体知识的流程所要求的行为,孩子意识到了,在初步地练习。

嗯...这是已经过关的孩子的情况。
休息一下,申爸说没有过关的大部队的情形。-----------------------
视算就是视算,母子都不要求动笔。当然了,孩子在视算过程中,自己要动笔写点儿什么,妈妈也不阻拦。随便孩子自己的意愿就是了 @
QQ图片20180130105439.pn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31 08:5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贝贝爸爸 于 2018-1-31 09:56 编辑

1-30
数学:二上自己朗读录音38分钟,读了36页。晚上有让她读了25分钟,又读了24页。牵涉到乘除了,不会乘法口诀,习题就都没做。问了一下思路,能明白乘法的意义,除法有点模糊。
语文:古诗三首。
英语:自己看了2集+我让她看了两集蓝精灵。看的时候问我king是国王的意思么?child是小孩么?她应该以前学过这两个词,这次听到了,有点反应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5-3 20:03 , Processed in 0.0832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