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527|回复: 9

和孩子一起玩转科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4 21: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0-6 15:19 编辑


和孩子一起玩转科学

科技爷爷-顾力兵  科技奶奶-徐章英

      我们的《和孩子们一起玩转科学》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旨在让孩子们个个参与,人人动手,妈妈们可以实实在在地体验跟孩子们一起玩转科学的乐趣。

      有妈妈问我“玩转科学的理念”,容我慢慢道来。“玩转科学” 不是空穴来风的应景之作,更不是时尚的追逐和功利的诱惑和生存压力所致;而是两个耄耋之年的老教师在半个多世纪教育实践的摸爬滚打中积累的思考和探索,是我们一辈子心血凝成的结晶,是心的呼唤,爱的奉献。希望《和孩子一起玩转科学》能成为送给孩子和妈妈们的一份礼物!

      “玩转科学”以科学教育为突破口,为孩子营造一个有爱、有趣的课堂,以期能辐射到其他学科,让孩子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是一次实实在在的素质教育的实践和改革教育的探索。

      金娃教育培训中心的一个女孩曾跟我说:“奶奶:将来我的宝宝能不能到你这里上科学课啊?”2013年3月我们在深圳滨河小学给孩子们讲“走进神奇的科学世界”,课后孔校长跟我们说:“你们今天的课不仅让孩子们很快乐,甚至比奥运火炬手还要轰动,我想让老师们想想:2个154岁的老人,在200多人的大课堂里都能有这样的效果,你们的课堂该怎么上?”这就是我们期盼的结果。

      大家一起玩转科学!

     1、科技爷爷和科技奶奶的《和孩子一起玩转科学》团购链接: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id=522058748901

      注:出版社库存售完为止,订购方式请详细阅读商品说明。

      2、请加“东方科龙”QQ群:453204821。我们将邀请科学老师带领和指导大家做实验。群交流主题:儿童科学知识、实验、教育普及,并延伸到“大育儿”交流,面向家长和儿童科普教育专业人士。

      附:

      科技奶奶和科技爷爷: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1OTU0NDQ0.html

      科技奶奶-徐章英:
         http://blog.risechina.org/u/283/index.html

      《生命之火为理想所点燃》:
         http://blog.risechina.org/u/283/archives/2006/2103.html

    《情怀2011》:
         http://blog.risechina.org/u/283/archives/2012/16299.html#26509

      走进神奇的“迷你科技乐园” :
         http://blog.risechina.org/u/108/archives/2012/16953.html

      科技奶奶《和孩子一起玩转科学》讲座: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547194b601015j17.html?vt=4

      2013年3月24日18:30《江西新闻联播》“记者走基层”专题:
      “玩转科学”:一对耄耋老人的科学启智梦:
         http://news.cntv.cn/program/difangminglan/20130324/103750.shtml


科技爷爷和科技奶奶

科技爷爷和科技奶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4 21: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0-6 15:36 编辑

实验分享通知

      科技爷爷和科技奶奶计划带领孩子们一周做一个实验,同时鼓励自己学写实验操作过程和收获,养成思考和总结习惯,并多角度拓展和应用。

      按照科技爷爷和科技奶奶《和孩子一起玩转科学》书中顺序,由简到难逐步推进,便于大家循序渐进学习。

      每周五晚8点,在“东方科龙”QQ群(453204821)以文字和图片方式分享,其他群转播,同时会整理发布在论坛,便于参考。请大家提前准备实验材料,欢迎届时参与。


东方科龙

东方科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4: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讲啦!

------科技奶奶
尊敬的爸爸妈妈,亲爱的老师们:

      谢谢你们对“玩转科学”的认同与接纳!为了大家能用好《和孩子一起玩转科学》这本书,我们决定开设一个讲堂,为大家讲解书上的有关实验:从看看、做做、想想中引领孩子们走进科学的殿堂。
      爸爸妈妈们,你们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改革教育的希望寄于你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以科学教育为突破口,为孩子营造一个有爱、有趣、有质量的课堂,营造一个绿色的健康成长的环境!
      必须说明的几点:
     1、“玩转科学”是以科学为入口的育人教育,以育人为目的的科学教育。为此,必须赋实验及配套器材以育人的灵魂。不是为科学而科学,不为实验而实验,更不是某些科技或手工制作,重在实验的科技含量和教育含量。

      2、“玩转科学”有理论高度乃至哲学思考,突出中国特色。即以大成智慧为理论指导,将科学与艺术、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将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动手能力结合起来,又有落地的实践探索,“玩转科学”是一项含理论、课程、器材及教师培训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除了实验之外,还要跟孩子讲讲科学家的故事,教他们唱响“小小发明家”歌曲,在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一颗科学的种子。点燃理想的火苗,让孩子们远离低俗,走向高远!

      3、“玩转科学”是拿您身边的小吸管、饮料瓶、易拉罐、饼干盒等瓶瓶罐罐做实验,我们讲的是身边的科学、透明的科学、动手的科学,好玩的科学。爸爸妈妈一定要教孩子们自己动手,而不是一心只想伸手去买,我们也不做器材供应商。当然爸爸妈妈很忙,有的实在办不到的我们也一定为您提供服务。我们是教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为只有孩子们自己学会动手了,这就进入了角色,就一辈子受用不浅了!需知是手教会了脑,手可是第二个大脑。爸爸妈妈们可得千万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当然这需要付出巨大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但只要下决心,就没有什么办不到的。

      4、“玩转科学”重视团队的力量,崇尚集大成,得智慧。欢迎大家一起来群策群力,办好这个大讲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4:48: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0-6 15:10 编辑



参考链接:


1、“跟孩子玩转科学”博客:

2、科学实验天天秀: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3224005821_7_1.html

3、康宁爸科技视频全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6 17:23:48 | 显示全部楼层
特别声明


      《和孩子一起玩转科学》书中和“东方科龙”群内分享实验适用年龄为7-10岁,请家长务必监护孩子做实验,确保安全,避免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本论坛和QQ群不对各类意外事故负责。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合作!


附:

必读---《实验安全大家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11: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0-10 11:23 编辑


《和孩子一起玩转科学》第一讲

2015年10月9日

image001.jpg

    *科技爷爷:《玩转科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孩子与游戏,你看到有不爱玩的孩子吗?玩,可是孩子的天性!你看到有不爱玩的祖辈和父辈吗?
    玩是人的天性!聊天、打牌也是玩,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怎样去和孩子们一起玩。孩子离不开游戏——孩子是在游戏中快乐成长的。有钱人家的孩子要玩,穷人家的孩子也要玩。有钱人家的孩子玩遥控;穷人家的孩子玩泥巴沙子。反正,孩子离不开游戏。

image004.jpg

      人为什么爱游戏?人,作为一个环境中的主体,他当然要去玩他的客体—环境。他玩它,意味着要了解它、控制它、改变它。要不然人活着干什么呀?活着仅仅是为了吃饭、睡觉、穿衣、生孩子吗?猫儿活着都要玩抓老鼠的游戏呐,更何况人!
      科学游戏过程中让孩子渐渐地体会到在权、钱、情、理、法之中“理”的位置是那么的重要!
    *科技爷爷:孩子爱游戏好不好?——既然玩是孩子的天性,那还有什么好责备孩子的呐!问题是要让他们怎么去玩。游戏中充满着幻想、探求、成功和失败,这正是现实生活中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写照。通过游戏,主体的情感得到满足,知识得到增长,能力得到锻炼。这也正是高等动物在进化历程中慢慢形成的情感特性的体现。孩子能例外吗?
    *科技奶奶:“孩子离不开游戏——孩子是在游戏中快乐成长的。”有点道理!看图片中的孩子没玩得多开心!这些孩子是深圳美丽365花园社区的孩子们。
    *科技爷爷:有一种看法认为孩子应该努力学习;学习就是“看书做作业,考试稳列前几名,将来考上个名牌大学。”
    可是,如果孩子从小不爱玩,不动手,不主动动脑筋,那么,长大了也许了不起是个“好员工”——听话!却不会自己动脑筋搞创造。这样的“好员工”来自“好学生”,他听话,但缺乏主动和自主精神。
国际上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有哪一个曾是“听话”的孩子!他们从小就有强烈的创造情感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精神。中国喧闹一时的“神童”和高考“状元”,长大以后怎样了!
    最近我国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三无”科学家,只因为她,爱人类,一心搞中医药,救了百万多人,不受名利控制,取得了巨大成绩,这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不爱游戏的孩子怎么样?——唉!这确实有点不太正常哟!不过,很可能仅仅是不喜欢这种游戏,而并非不喜欢别的游戏。孩子喜欢的往往是自主的游戏,而对强制的游戏则采取反感的态度。这并非说孩子的游戏不喜欢别人介入,而是孩子往往反感别人的强制。孩子要玩这个,大人硬要他玩那个;孩子在游戏中弄坏了东西,大人也往往对此或打或骂。以后再叫孩子玩什么的,他不反感才怪呢!
    对这样的孩子只有一个办法:和和气气的对待他;亲亲热热地同他一起玩;在玩中诱发他的兴趣,慢慢的引导。
孩子在游戏中长大——孩子在游戏中可以动手动脑,扩大视野,丰富情感,与人交往,锻炼身体,增长才干。孩子天天在玩,天天在长大。
      当然,玩得不当也会一败涂地而不可收拾。这就要看怎么玩了!玩科学更要科学地玩。
在孩子的游戏中成人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这包括父母长辈、邻里、师长和社会环境。任其去玩,那么发展的随机性是很大的。可能很好,也可能很不好,尤以后者为甚。所以,对孩子的游戏,大人也不能不管。这个“管”字可不是“禁止”的代名词哟!重要的是要引导。
      如上所说,游戏可以是人文的、虚拟的,如唱歌、跳舞或看电视、玩电子游戏,但根基的游戏应该是科学游戏,在玩转科学中长大。
并不是说将来学科学或搞工程的人在小时候才需要玩科学游戏;可以说任何人在小时候都应该玩科学游戏。这是因为:人人都有世界观、人生观;人人都要继承人类的文明。而这一切的根基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即科学观和科学态度。
      孩子时代玩的科学游戏仅仅是认识科学的第一步,科学的路可长呐!但这第一步对任何人都是需要的,不可少的。
      如果孩子从小一味爱看动漫,不爱玩科学游戏,那么他将会被虚拟世界所垄断。一旦遇到现实世界的小朋友,也许他会远离他们,或难于正确地同他们沟通,甚至还会有过分的行为。电视中的人物和情节当然可以教育孩子,但这是作品,不是现实。再好的作品也仅仅是人们的创作,是第二性的,是主体的表达,而不是客体实在。科学游戏所遇到的都是客观事物,是第一性的存在,人们必须老老实实地对待客观事物,否则事物的规律也就会不客气的对待你。这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应该从小学起。
      如果孩子从小就爱跳舞、唱歌,是不是可以不要科学教育了呢?不,人是不能没有科学观的。如果认为唱歌、跳舞可以替代科学教育的话,那也只是一种职业选择的考虑,而却缺乏对人生基础教育的思考。
人生的基础教育是做文明人的本底;缺了这块,人生就很难说了。缺乏科学态度的人往往不顾别人,也不顾世界,我要咋做就咋做,就很难文明了。所以,即便将来不去搞科学或工程技术,基础的科学教育还是要的,从小就学起也是应该的。
     玩转科学怎么玩?
      身边的科学——科学实在是无处不在的学问。对孩子来说最感兴趣最容易理解的事是身边的事。如果从小就养成爱身边的科学,那么进入学校以后就再也不会去埋怨科学那么难学了,而且会感到越难越有兴趣,他会去观测,去思考,去想象,去动手,去看书,去问,,直到找到答案。有人以为科学是高不可攀的事,其实连垃圾堆里都有研究不完的科学道理。有些高科技确实很复杂,但它所运用的科学道理却并非高不可攀。既然如此,孩子学科学何不从身边开始呢?

image006.jpg
   
    好玩的科学——只有好玩的事情才会让孩子感兴趣,而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这位老师会永远和他在一起。科学本质上是好玩的事情,它让我们可以主动的去把握客观世界,而且可以知道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那样;除了这样还可以那样。孩子一旦掌握了一点科学原理和方法,他就会感到好像学会了一点游泳,有了自由;他的主体感和能动性将会得到主动发展。
    透明的科学——科学转化成技术产品后,由于它的复杂性,往往很难使孩子们看懂它的科学内涵,从而变得不透明,例如:机器人、遥控飞机等,只会玩,却无法理解为什么。科学游戏要采用简单易懂的形式,在孩子面前展开一幅透明的画面和动作,以消除这种隔阂和阻挡,让孩子易于理解和乐于接受。
    动手的科学——有不少家长喜欢给孩子买玩具,久而久之孩子变成了伸手派,而且越伸越长;上次买100元的,这次要买200元。想到的总是妈妈口袋里的钱,而不去相信自己的双手和那周围环境中好玩的各种事物。现在科学教育中有很多商品,把孩子玩科学的东西打包成产品,孩子只知道拼接,不知道自己动手。伸手和动手真是孩子学习科学中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但是,动手也要恰到好处,要有帮助和引导。
    玩转科学有很多玩法:
       直观玩法——抽象的往往比具体的在认识上要高,要更本质。但是抽象的概念一旦离开了具体事物往往会变成干巴巴的名词,也就离开了事物的本质。对孩子来说,具体事物可见可摸,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容易产生兴趣。只有当具体事物了解多了,他掌握抽象的本质也就不难了,而这后一步的工作大量的是在学校中进行的,到那时也就容易多了。所以,10岁以下孩子在科学游戏中不要太深地涉及科学原理,只要形象地提及就可。当然,讲错了也不好,会造成难解的死结。例如,什么“重东西容易沉,轻东西容易浮”之类错误认识,千万不要误传。
       发展玩法——发展玩法也就是没有底的玩法。这种玩法会无止境的让孩子发挥他的主动性一直玩下去。当孩子玩完了一种玩法后,他又会联想到玩第二种、第三种玩法。这一旦成了思维和动手的习惯,对孩子将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组合玩法——科学的学科往往是分类的,什么自然科学呀,社会科学呀,再分细一点还有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心理学、天体学、经济学等等。科学回答人们客观世界是什么?有什么规律?科学的规律只可以发现,而不能去创造。艺术、工艺和技术是人们实践的结晶;它是人类创造的田野;它回答人对客观世界怎么办的问题;它本身并非科学,但它却要遵守科学的规律。在这个领域里,人们可以秉承已有的科学认识而大有作为,去做出日新月异的创造来。对于孩子的科学游戏,它既有科学的一面,又有技术和艺术的一面。也只有这样,才会引起孩子们更大的兴趣。所以,科学游戏的玩法往往采用综合的组合玩法。在一个项目里采用多种学科的科学内容,和各种各样的技术、艺术手段。而且在发展玩法过程中逐步介入。
       亲子玩法——虽然,长辈们、孩子们都喜欢游戏,但他们年龄、兴趣、知识和精力相差悬殊,往往难于在一起玩。当然,长辈与孩子在一起玩时还有他教育的责任问题,所以有时也不得不艰难地在一起玩。当孩子在玩游戏时,会提出一些问题,特别当问到为什么时,往往使长辈感到为难。其实,差异正是发展的机遇。孩子在长辈爱护和鼓励下健康地成长;长辈的生活也变得更加丰富美好。君不见当前两代或三代人之间带沟问题的严重么?其更本问题是缺乏沟通。小时候难沟通,等长大了还会变得容易吗?小时候的沟通,正为长大以后的沟通打下了基础。其实,孩子的很多反抗心理往往来自于长辈们的不当干预。而不当干预又往往来自于缺乏沟通。一起玩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呀!即便是忙于上班的长辈们也应该在下班后和节假日同孩子们一起玩玩!科学游戏中的亲子玩法使孩子们有了导航人和支持人;长辈们也会更多地去想一想和学一些科学游戏方法和教育方法。这样的家庭生活将会变得多么丰富多彩呀!
       我们的玩转科学有什么内容?
        请在这里看一些:
       1、放水火箭:

image008.jpg

image010.jpg

      2、飞舞乒乓球:
image012.jpg
    3、迷你电动机:
image013.jpg
    4、弹簧鼠:
image015.jpg image017.jpg
   
    玩转科学需要的器材种类(也是没有底的!):
    工具:螺丝起,锤子,电烙铁,剪刀,锉刀,锯子,焊锡丝,热熔胶,透明胶黏纸,
身边器材:圆形饼干箱,木板条,塑料饮料瓶,大塑料饮料瓶,小牙膏壳,铁粉(到五金店门口有锯铁的地方用磁铁在地上吸就可得到),铁丝,漆包线(或多芯电缆线拆开取得的绝缘线),较粗的有螺母的螺钉,大大小小的铁钉,瓷碗,玻璃杯,长玻璃杯,乒乓球,金鱼缸,牛奶瓶,鸡蛋,玻璃漏斗,较粗软的塑料吸管,金属液拉罐,废电池,沙子,小石头,米,竹筷子,泡沫塑料块,塑料纸,废弃电喇叭的圆形磁铁,小纸本子,塑料PVC管,废书本,纸片,圆口玻璃瓶,苹果橘子,小西红柿,一元硬币,铝板,硬纸板,废毛绒布,酱油瓶, ........
(反正都是废品,你那里有多少就捡多少,都是可玩的)
    要去买的材料(捡不到,但有用):强磁铁(钕铁硼磁铁),长形直气球,吹风器,铝棒(实芯)和松香粉,凸透镜等。

    “家庭迷你科技园”:
    在家里设立一个家庭“迷你科乐园”。乐园里有一个“百宝箱”(实际上是垃圾箱),平时看到身边的废品,只要感到日后可能有用的就丢进去。一旦做科学游戏要找材料时,可能性就大了,这叫“要打有准备的仗” ,也是一种精神的学习。
    乐园里有一个小架子,叫宝宝把自己做的科学游戏作品放在架子上。在休假日,大家来了,就叫宝宝把作品拿出来表演并大家讨论,开个“迷你学术会”。还可以评个“迷你奖”,并把宝宝做的日期和宝宝名字写上贴在作品上。大家还可以提出改进建议,有利于宝宝的不断前进!
   
    *科技奶奶:好了!玩转科学,大家玩吧!玩个没完!
    一、大家一起来放气火箭”,准备将来放大火箭!
    准备好材料没有?
    1、器材:圆柱形长型气球3个(玩具店有卖,一定要吹起后竖直的气球)、打气筒一个。
    2、步骤:让气球口朝下。用打气筒给长形气球打气,打足气后,用手捏住气球的尾部把它竖直放置并握住气球末端防止漏气,待气球竖直稳定后放手,当放手后大量气体向下冲出,气球受反冲力而上升,向高空冲去。如果在室内,气球有时还会在天花板下顶几秒钟,甚至会发出尖叫声。
    但是气球能否稳定上升却是个又难又容易的难题。往往放手后气球在空中到处乱窜,飞不高,飞不直。这就要注意气球必须买长形而且打气以后必须是直的,弯的就不能稳定上升。
  
image019.jpg

    二、接下来我们来玩吸管吹喇叭!
    直径5-6mm的吸管,剪成18 cm、12cm、8cm、5cm各种长短不同的若干根。不能太细的,不能有弯头的,肯德基的比较好!

image020.jpg image021.jpg

    玩法:
    1.用手指甲将吸管的一端头上掐扁,要不断地多掐几遍。
    2. 将掐扁的吸管一端放在嘴里用力吹。
    3. 用长短不同的吸管多做几根,一根一根的吹。
    4. 用不同粗细、长度的吸管吹。还可以一边吹一边用手指把吸管推进拉出的,听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5. 找一个大号的饮料瓶,在饮料瓶的盖子上凿一个小孔,再把饮料瓶的底部剪掉。吹口哨时先把塑料管子插入饮料瓶盖的小孔里,就可以吹喇叭啦!不仅声音像喇叭,样子也像喇叭!而且响得多了。
    以前我们一讲完课就有小朋友打电话来说“奶奶:我怎么吹不响啊?你们大家吹响了吗?有什么问题?可以交流一下。值得注意的是:一头一定要掐的足够扁(不能太细的,不能有弯头的,肯德基的比较好);二是拿掐扁的一头放进嘴里么既不要放的太进去,也不要太浅,要不得吹不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0 16: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0-10 16:37 编辑

群友实践反馈

铭妈-鲁-0703g:俺的吸管,没声音。

image002.jpg

浙欢喜妈0803:一头剪一下压扁就能响了。

image004.jpg

铭妈-鲁-0703g:压了,还不响。

image006.jpg

黑-雨点妈0904g:压扁两厘米左右,用力吹,用格尺压。

浙欢喜妈0803:越扁越好,吹的时候双唇的位置和力度也很重要,长短不一声音也不一样哦。就用圆气球也好玩。

科技爷爷:直直的长气球可以飞到天花板顶在那里不动,还会尖叫,气放完才掉下来。而圆形气球只会乱飞一下。

铭妈-鲁-0703g:哈哈哈,使大劲,响了。

呈妈-鲁-0702B:和鸭子叫声似的,哈哈。

济南 昶爸:关键是进入嘴中的位置,是让气体激荡压扁的簧片震动发声。

铭妈-鲁-0703g:买的火箭气球,磁铁。吸管在白吉膜店要的,气球磁玩具店,磁铁1.5元一个。

image008.jpg

鲁-展伯妈0411男:磁铁一般卖玩具那里会有,或者可以网上买,可以去学校周边的文具用品店看看也行。

科技奶奶-徐章英:太有成就感了!经验总结得特棒:鸟叫、牛叫、鸭子叫、公鸡叫====

1.关键是进入嘴中的位置,是让气体激荡压扁的簧片震动发声。
2.越扁越好,吹的时候双唇的位置和力度也很重要。


爸爸妈妈、孩子们太厉害了!请大家妥善保管自己的成果,在自己家里建一个迷你科技角。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越做越喜欢!越做越爱做!什么时候我们一起来开个展示会。怎么样啊?

引导孩子想一想、说一说:不同的吸管吹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又为什么可以当喇叭吹呢?再引导孩子探究做一个拓展实验:

说说:
长的吸管吹出的声音要粗一点(低音调);短的吸管吹出的声音要尖一点(高音调);用长短不同的吸管便吹出高低不同的音调。
饮料瓶还可以当喇叭吹,这是因为饮料瓶是个共鸣箱,喇叭口又有方向性;使发出的声音又纯又向前方;从而能听到又响又好听的喇叭声!

第一次总是不熟悉,多几次实践就有经验了!


鲁朵妈0710g:这个不容易吹出来,掌握不好角度,娃老吹的杯子底下冒泡。

image010.jpg

科技爷爷:拿一个大的塑料饮料瓶,剪去一半,不要底部的。在瓶盖上钻一个孔,好让吸管一头插进去。这样吹起来会更响,像喇叭一样。原理是:这样声音在瓶子里会共振,使某一种音调更响。

铭妈-鲁-0703g:谢谢爷爷奶奶,晚上回家给娃做,下周五继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08:3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0-19 08:42 编辑


创新热的冷思考

科技奶奶-徐章英

    创新已为当今热词,诸多的教育创新项目、创新培训、创客教育====纷至沓来,着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但何为创新?创新的机制是什么?如何才能达成创新?却鲜有解读。在一片创新的热潮中难免灌水,造假乃至纯属对无知者的忽悠。在被金钱严重污染、缺乏诚信的当今社会,我们真得大声疾呼:警惕啊,善良的人们!

    面对一个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智能时代呼唤着“智慧新人”的诞生,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大成智慧”是时代的呼唤、历史之必然。只有集大成才能得智慧:即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集科学艺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理论与实践之大成,集古今中外之大成,才能进入“悟”境,产生灵感,达成创新。创新是人类智能在自然、社会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达成自组织建构的系统发展过程。所以创新需价值定位、目标驱动下经历感知、孕育、积累、历练的漫长过程。创新是十月怀胎,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必然,绝非一朝一日之功,诸如包装得花里胡哨、吹嘘得震天价响的创新技法的之类的短期培训只是某些培养工匠的雕虫小技而已。特别是以引导孩子们追求功利为目的发明、专利之类项目实在是把孩子们引入追名逐利的泥坑,绝不是真教育应有之义!

    教育是神圣的育人殿堂,润物细无声,教育需要沉静,教育拒绝浮躁,教育拒绝市场运作的喧闹!还教育一片净土吧,让教育人得以静下心来,去聆听孩子心灵的呼唤,去触摸孩子内心世界的脉动,去体验孩子复杂的成长经历,去解读育人的真经吧!

    科技爷爷-顾力兵:
好妈妈会给孩子提供一个成长的好环境和领头人,孩子会更健康地成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6: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2-6 13:23 编辑


《饼干盒子往哪儿滚》:
http://www.hgs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9&extra=page%3D1

《玩弹簧》:
http://www.hgs99.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0&extra=page%3D1

备注: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东方科龙”版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2-6 13: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尘世无心 于 2015-12-6 13:29 编辑


钱学森与徐章英、顾力兵学术交往书信捐赠仪式在钱学森图书馆举行

2015-11-24来自:钱学森图书馆

11月21日上午,钱学森与徐章英、顾力兵学术交往书信捐赠仪式在我馆举行。出席捐赠仪式的有徐章英、顾力兵夫妇,钱馆党总支书记兼副馆长张凯,征集保管部部长魏红,部长助理吕成冬。在捐赠仪式上,徐章英和顾力兵伉俪向我馆捐赠了珍藏二十多年的钱学森书信,共计九封,其中五封为书信原件。张凯书记代表钱馆接受捐赠,并向其颁发了捐赠证书。

捐赠仪式1.jpg

徐章英和顾力兵向钱馆捐赠书信

在捐赠仪式上,徐章英和顾力兵介绍,他们从1980年代初受到钱学森工程控制论思想的启发,开始将“控制—反馈”模式运用于智力问题的研究,并且于1983年首次在国内提出“智力工程”概念;随后,他们通过书信形式告诉钱学森提出这个概念的来龙去脉,并得到钱学森复信认同;在十多年时间里,钱学森先后给写过九封书信,鼓励他们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同时也提出一些观点和建议,并向他们提供一些可以用于研究的资料。徐章英和顾力兵提出“智力工程”概念之后,在学术界引起关注,钱学森也多次向他人推荐“智力工程”的概念。1986年3月5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联播节目报道“徐章英夫妇在国内首次提出智力工程概念”,《中国科技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章杂志均作过专访或报导。1991年,“智力工程”被列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此研究基础之上,徐章英和顾力兵先后著有《论智力工程》《智力工程概念》等学术专著,受到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邀请讲学。


捐赠仪式2.jpg

张凯书记仔细阅读书信

在捐赠仪式上,张凯书记仔细阅读了这九封书信,对他们的慷慨捐赠表示诚挚谢意,感谢他们对钱馆征集工作的大力支持;随后,张凯书记介绍了钱馆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即将进行的展厅改陈中,拟在第二展厅吸收和增加思维科学内容的相关情况。捐赠仪式结束时,双方签署了《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接受捐赠协议书》。  徐章英,女,1936年出生,上海人,研究员;顾力兵,男,1934年出生,浙江人,高级工程师。1958年,徐章英和顾力兵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响应国家号召一起到江西参加老革命根据地建设。徐章英先后在南昌一中、南昌市教研室、南昌师范等单位从事教学工作,于1984年调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任理论室主任,曾当选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四次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省思维科学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等;顾力兵先后在江西农学院、南昌师范学院等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82年受邀参加在南斯拉夫召开的“第六届电阻抗国际会议”,并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4-19 21:09 , Processed in 0.07971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