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 发表于 2022-8-30 20:41:08

【语文小作坊:申爸指导捋解题思路和捋实词】---2022.08.29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8-30 20:39 编辑

语文小作坊:申爸指导捋解题思路和捋实词
2022-08-29
A-沪乐妈0612女十住家
下午我查阅资料“法”字的时候,乐乐凑上来看了看还一起研究,然后说这个“法”我觉得是“方法”的意思了。“法”是“方法”的意思,这没什么问题。可是,“方法”又是什么意思呢?

葡萄糖妈妈继续试验、观察,看看这东西对孩子有什么作用哈。

妈妈们看宸那里一周后的回馈。

湘-宸妈0809女九
今天回捋一周前的上学期期末考试卷那道图形题,这道题当时考试是做对了,试卷上的解题过程清楚,上周陈述这题的解题思路时宸说了解题过程,在说解题思路时有点混淆。大申爸建议弛豫一周,今天重新陈述这题,过程顺利很多,她说一般思路通过结论来捋所以都是反推着来描述的,反着说完思路就可以正着说解题过程。我问宸为什么今天说得清楚了,宸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周前说不了今天可以说,今天讲思路的时候注意了,对于解题思路的话坚决不说题目里具体条件,比如角的字母,角的度数,边的长度,这种具体的数字在思路里都不用说,可以用目标线段指代具体的字母线段这样。孩子当时混乱的陈述,一周后,自己就清晰了。“弛豫”是大脑的一种普遍现象,妈妈们在指导孩子陈述解题思路的过程中,要积极加以利用。事实上,弛豫的时间,不需要一周这么久,有两三天,应该足够了。具体多长时间,可能跟孩子的个体情况有差别。

其实呢,大脑有两种不同的心理过程,它们完全相反。在各个方面,都是反着来的。一种是记忆的心理过程,一种是理解的心理过程。记忆需要“趁热打铁”,针对微小的错误,反复纠正,不断打磨,直到完美无缺;理解是反过来的,做一次就要“从头到尾”完整地做完,但不去纠结过程中的微小错误。这些微小错误,稍加弛豫之后,“自愈”。记忆需要在短时间内,高强度地反复。否则,隔的时间长了,记忆曲线起作用,以前记住的,又得重来;理解不同。理解每一遍重复的时间,要比记忆长得多,强度也不需要那么强。理解有一种韵律,摸准孩子的韵律,踩着节奏做最有效。记忆会丧失;但理解就长久得多。理解的心理过程,大概相当于骑自行车,一旦学会了,终生不忘。车时间久了不骑,会不熟练,但不会不会。

我们在菜园子里的妈妈,要注意用理解的方式,指导孩子陈述解题思路。不要执着,揪着一个细节不放。要是沉溺于细节,孩子的大脑自动就把它变成“记忆”的心理过程来对待。把解题思路“背”下来,是什么用处都没有的。

妈妈们呢,都来看宸有关解题思路的描述:“她说一般思路通过结论来捋所以都是反推着来描述的,反着说完思路就可以正着说解题过程”,“今天讲思路的时候注意了,对于解题思路的话坚决不说题目里具体条件,比如角的字母,角的度数,边的长度,这种具体的数字在思路里都不用说,可以用目标线段指代具体的字母线段这样”。说得多生动!

到什么程度,就意味着孩子对解数学题的理解,形成了正确的认识?从一个细节中可以看出来:在自然状态下,开始的时候,妈妈让孩子说说解题思路是怎么回事,孩子一般都会这么说:“解题思路就是把解题过程倒过来。”孩子这样说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孩子当初在动手解这道题的时候,头脑中不是自觉地从“解题思路”出发,而是从机械的解题过程出发,解出这道题的。等到孩子的数学思维雏形初现,她的说法,就该变了:“把一道题解出来,不过是把想到的解这道题的思路,倒过来用题里的具体字母、角的度数还有边表示出来罢了。”当孩子表达这样的意思的时候,就表明,在她的头脑中,数学题是脱离了具体的题目,在抽象的意义上进行处理的。当大脑在抽象层面处理出可靠的结果,回过头来,把思路倒过来,在具体的题目中用符号表达出来,一道题就解完了。

在学习过程中,一开始,孩子都是从“套解题过程”开始,模仿着试解,把题解出来的。初中孩子的数学解题,基本如此。我们的任务是,如何引导孩子,在解完题之后,进行足够的反思,把一道道特殊的题目,抽象出一般的思路,形成在思路的层面上,进行思考的习惯。再遇到具体的题目要解,先从解题思路的层面对其进行分析,寻找突破口,形成针对这道题目的解题思路,再把思路转变成过程写下来。

我们在菜园子里,着重要把这个转变过程搞清楚,让孩子能在纯粹的抽象思维的世界里遨游。事实上,孩子只要初步形成了脱离具体的数学题目,在抽象的“思路”层面进行思考的习惯,高考的数学,就彻底搞掂,直接拿150分,就行了。

高考数学的所谓“压轴题”,其实从思路层面,是极其简单的。它复杂在用符号表达思路这个环节上:解的过程极度冗长烦闷。可是,符号推演这个事儿,是靠机械训练可以解决的。自己解上十道八道压轴例题,符号推演就熟练了。

对于大申而言,数学满分只是139分。因为压轴题的11分,一直到高考前,都是“扔了不要”的。大申在数学抽象思维的方面,训练到高考前的水准,已经足够从理解压轴题的解题思路出发,理解压轴题了。可惜,需要一个星期的练习。这一个星期,就找不来了。

我们在菜园子的思路是,用平时的简单题目,养成孩子反思的习惯,进而让孩子进入抽象思维的世界。在抽象思维的世界里,从解题思路的角度,搞掉数学的压轴题。只要思路有了,能用繁冗的符号进行表达,不是件困难的事情,练一练,数学的压轴题就搞掂了。压轴题都没有问题,整个数学学科就彻底拿下。

在实操中,只要孩子能够脱离具体的题目,进入抽象的思维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能自如思考,一张全新的卷子拿过来,从头到尾扫一遍,他就知道,这张卷子,自己能不能得满分了。根本不用一道道题去做。如果有几道题不把握,花时间把这几道题搞清楚,一套卷子就做完了。对于思路明确的题目,根本不用动笔。

申爸一直在观察大申他们学校解决压轴题的方式。学校解决压轴题不是从抽象思维入手,而是从高一一开始,就组织“奥林匹克”训练班,让孩子接触大量的难题。在解难题的过程中,希望孩子自己头脑中涌现出这些题目的解题思路,进而解决压轴题的问题。这需要海量的时间去做题。是个笨办法。

我们用简单题把孩子推入抽象思维的世界里面去,在抽象思维的世界中,脱离了具体题目的压轴题,看起来就非常简单了。思路问题解决了,很容易让孩子用压轴题来训练符号推演的能力。这个能力一旦具备,压轴题就彻底搞掂了。

对了,压轴题它是这样的:数学难题很多,都可以用来做压轴题。但是,现实的高考卷子上,压轴题仅仅涵盖几种难题。它不会海阔天空,漫无目的地随机找数学难题来“压轴”。这样的话,是没有孩子能答对的。如果孩子不具有从具体题目抽象解题思路的能力,压轴题的例题都看不懂,太繁复了。但是,孩子只要具备了从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擅于抓解题思路,他就能在例题说明的启发下,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只要打通一道题的思路,类似的题,就全掌握了。所谓“压轴题仅仅涵盖几种难题”的意思是说,所有的数学高考卷的压轴题,全加起来,也就三四种解题思路而已。孩子只要自己看懂了一道压轴题的解题思路,把三四种类型题的解题思路全都掌握,是不在话下的。

妈妈们可以看到,整件事情的关键,就在于“反思”那个环节。其实呢,反思并不是个很新的概念,而是个一直就有的观念。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尤其是高中,这是个很普遍的认知。关键问题在于,反思是个个体化非常强的心理过程。孩子的对于具体知识的掌握程度、孩子是否刚刚做过类似的题目、孩子以前是否记过有关“反思”的陈述性知识、孩子之前做到反思的程度,能力,甚至孩子是否情绪不佳,都会影响到反思的思维进程能否进入,“反”不反思得起来。一对多的老师,不是不能处理,而是学生太多,无法处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除了妈妈亲自去娃那里,引导自己的娃进行反思练习,还没有别的解决方案。你的娃,你不去做,谁去做?当然了,将来的妈妈会有选择,因为那时候,社会上已经有一对一引导孩子进行反思的服务卖了。只不过,价格极其贵。而提供服务的人呢?你们成功引导过自己娃反思的妈妈,都可以去做这个。你自己乐意就行。这是这个。

接下来呢,是飞妈你们学术委员会的事情。飞妈你看,宸那里来的回馈:“她说一般思路通过结论来捋所以都是反推着来描述的,反着说完思路就可以正着说解题过程”,“今天讲思路的时候注意了,对于解题思路的话坚决不说题目里具体条件,比如角的字母,角的度数,边的长度,这种具体的数字在思路里都不用说,可以用目标线段指代具体的字母线段这样”。多生动传神。在妈妈们的回馈中,含有大量的这种来自生活的生动案例。这些东西,需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起来,编辑整理,以备后用。

今后,我们要做什么呢?菜园子收获完之后,肯定有希望从事这方面的教育的妈妈在的。她们的目的是要指导后来的妈妈,引导各自的孩子学会反思,解决高考的问题。其实呢,就是家庭教育指导师了。现在归集起来的生动案例,就是将来这些妈妈需要用的资料。尤其是,被指导的学员妈妈,每个步骤,都需要指导师给出生动现实案例,帮助理解理论,在学员指导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可以去验证,丰富。就实操而言,理论是枯燥的,无用的。全部的力量,都来自生动的真实案例。你们要部署,从一开始,就系统地把小作坊和菜园子里妈妈们生动回馈,归集整理。这个不要“等到最后”。等到最后,就什么也搞不起来了:面对天量的原始数据,搞不定,没法搞。做事情,最好的方式走一步,归集一步,点点滴滴,逐步进行。

@A-沪眉豆妈0706女十住校 @C-194皖哈妈1008女七 @C-139闽飞妈1006男六 你们琢磨琢磨,怎么把这种按主题归集资料的事情做起来。妈妈们的回馈中涉及到的具体数学题,请妈妈拍照跟归集到的回馈一道存档。脱离开具体的题,指导意义也不大。趁现在记忆新鲜,请回馈妈妈把具体的题也补上。

先说这几句哈,回头接着说。

嗯……妈妈们看康萌妈回馈。

鲁-康萌妈0712男九住家
2022.8.28语文小作坊反馈:
行动起来,第一个字“爱”。翻了半天十本书,没有查到,急躁。翻到了顺妈爱字的反馈,当时看了喜欢就存下了,还单独建了文档,结果只存了这一个。为什么顺妈能这么清晰简洁地反馈,从自己一直在想爱是什么这个问题,引出爱的本义,引申义分两个链条,思路顺滑,不刻板。爱,本义给人以恩惠。对亲人朋友孩子是爱护,对陌生人是一种怜惜同情,对事物是爱好。这种感情太自私,就舍不得,吝啬。为什么顺妈能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把一个字的引申义,说得那么清晰简洁呢?妈妈们要理解,所谓的“学问”,其实有两种。一种叫做“闭门学问”,另一种当然叫做“开门学问”了。所谓闭门学问,就是以别人写的书为准,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在人家写好、规定好的范围里打转。开门是说,搞学问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任何的思考,都要落实到自己的切身感受,身边的日常为最佳。以我来印证书,和以书来印证我的不同。是个以谁为主的问题。

妈妈们引导孩子呢,当然要“以我为主”,学以致用。就初等教育而言,最基础的学以致用,就是像顺妈那样,从日常出发,把书本上的知识,组织到自己这里来,为我所用。那怎么做呢?几分钟之前,可妈又给了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B-湘可妈0801女九住家
20220828湘可妈0801女九反馈
今天捋实词“本”。我说这话的时候,可可正从床边往我的床上跳“妈妈,我跳得很轻,你注意到了吗?”“本的篆文是一个木,加一横表示它的根。”呼的一声,她又跳了一次,“这次更轻了,我们小精灵就是轻。”她得意地望着我。小精灵,我知道了。“勒格拉斯(最近迷《魔戒》),你瞧,你是个木精灵,这个本就是一个木,然后我们在下面划一小横,代表它的根。”勒格拉斯乖乖凑了过来看。所以第一个引申义是草木的根。“嗯嗯,所有植物的根。”那么从根到根本,原本,基础。“没有根植物就不能活,所以是原本根本基础。”再引申为推究。“什么字?噢,这两个,比如我们要知道这件事的根本是怎样的,我们得推究一番,好好地研究它。”那么从根本原本基础引申为另一方面表自己方面的。“我就是根本。不是,我的意思是有了我,才有其他所有的想法和认识。”噢,你的意思是我思故我在?“嗯嗯,差不多,我就是本源。”从原本根本基础到特指农业。“农业自古就是立国之本,噢,应该说我们中国吧。”那么从树木的根到奏本稿本到量词呢?这个我们琢磨了半天,不能自圆其说。于是翻翻小红书。小红书的底本版本由根本基础主要的引申而来。这样就比较好理解了。底稿,是最初的,基本的。发展为不同的版本。从版本引申为臣子向皇帝写的信或者奏章,如修本,奏本,这是从一般到特殊。因为影响到国策,也取其根本,重要之意吧。量词,是从根有数量的含义而来。另外,小红本还多出掌握、本钱、有血缘关系的嫡系子孙的意思。完成了300词后的习题。许多例句和小红书的也重叠。在这些习题里,我们对《陈情表》《捕蛇者说》《项羽本纪》《鸿门宴》等等这些没有学的古文,都有了一定的理解。从书本到书本的闭门造车,是没有意思的。妈妈们自己试着把日常用语,融入到你的捋实词当中去,从自己的真实感受出发,把词义组织起来。做到这种程度,并且习惯这样做,妈妈就是高手了。自己高手,在跟孩子的互动中,把孩子也带成高手。


来源: 【语文小作坊:申爸指导捋解题思路和捋实词】---2022.08.29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小作坊:申爸指导捋解题思路和捋实词】---2022.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