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 发表于 2022-3-9 22:50:42

【语文小作坊:初中娃准备开始陈述7天前错题】---2022.03.09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3-10 22:38 编辑

语文小作坊:初中娃准备开始陈述7天前错题
2022-03-09嗯……内个什么哈:今天呢,三月九日。按二月二十日开学,到今天,是十八天时间。再过三天,就是21天了。开学前三周,初中娃,主要目的是登记作业,养成习惯;捋作业,咱们从第二十二天开始,不做了。初中娃做不了这个。捋啊捋,不过脑子,或者不知道怎么过脑子,全都是“是”,这没意义。孩子的智力,还没有长到能够捋出奇效的阶段。当然了,小作坊里的高中娃,继续捋哈!这个地方肯定有水,就在这个地方死挖,直到出水为止!高中没啥变化,接下来,我们就只说初中,不说高中了哈。
第一个21天,我们用来让孩子形成习惯,登记作业的习惯。接下来的21天,我们让孩子陈述作业题。陈述哪些作业题呢?陈述做错的,但是一周之前做错的作业题。注意哈:不要要求娃陈述七天以内的作业题。还没弛豫好,放那儿弛豫好了,下周再陈述。当然了,妈妈们都明白,只要陈述错题,这就是直接针对成绩了。这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妈妈们要在陈述错题的过程中,引导孩子,怎么思考。初中小娃的问题是说,他不会思考;妈妈们们教他,怎么思考。那妈妈说,“怎么思考还能教”?总得来讲,不能教,但在某些特殊情形之下,孩子的思考,是“可以教会”的。我们就教那可以教会的一点点。现在呢,距离21天,还有三四天时间,妈妈们要利用这三四天,植入意图了。……就陈述那些脑残做错了的题,能有啥难,对吧?“拿这个换捋作业,划算极了”。就类似这种调调去跟娃聊。完了呢,就植入意图,妈妈们反馈中多交流。这是个高技巧性的领域。妈妈要是学会了,做得好,很多难事,三言两语,就把小驴的毛毛捋顺了。
关于捋作业,在大申那里的情况,总体上,是这样的。类似捋作业这样的事情,很早申爸就去试了。那还是在小学的时候。当时,申爸的观察点是说,为什么有人看题,就跟我们看小说一样地看?人们都是习惯动笔做题,但很少有人“读题”,一道全新的题目,连题目带答案,从头到尾阅读下来,就彻底搞会了,就跟亲自动笔做的效果一样。当然了,这个初心,今天依然有效,并且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一点,申爸后边找机会说。大申五六年级的时候,就他的那个算数题,申爸试过。结果惨得一塌糊涂。
对于题,大申能看起来很认真地在那儿看好长时间,然后就说“会了”。你让他做一遍,好验证他到底会不会,他呢?竟然很快就能全都做对。一张卷子,他看四十分钟,答20分钟,结果全对。申爸很高兴,结果是个骗局:他拿Nano把答案拍照下来,答题的时候,打小抄。申爸很泄气,这事儿就过去了。接下来的很长时间里,申爸发现,大申拒绝申爸介入他的作业;申爸这边呢,也没有介入的动力。不过,申爸确实被火焰所蒙蔽,照着火焰扑过去了:他期末考试的卷子。申爸的想法是,你这个日常作业,搞不了全对,一张考试卷子,总能搞全对,对的吧?诶,你还真别说。申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八年级就开始搞,一直搞到高三,竟然没有让一张试卷,最终大申自己觉着自己全都会了。不要说一张,就算一整套试卷,大申很有信心地说:上面所有的题,“我全会!”“如果再考这些题,除了大小作文和英语作文以外的每一分,都不会丢”。有这种信心,是到了上学期期末的事情了。在上学期开学的时候,还不行。期末就可以了。而上学期开学考的试卷,申爸是花了一个多星期,跟他一道题一道题反复地学的;而期末呢?大申已经开始捋练习册两个半月了,申爸已经意识到,捋试卷是没用的,早已经放弃“试卷”,根本不去捋任何一张试卷了。大申考完试,老师讲评完试卷,他自己的主观感受,就是“原题啊?考原题,那当然百分之百对了。”事实上你再进一步追究细节的话 ,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在课堂上,动用了“捋作业”的时候形成的本事,老师一边点评,他自己一边捋。基本上点评完了,他也就有信心说,全都会了。
其实呢,当初八年级的时候,如果不是舍本逐末,不去搞试卷,而是踏踏实实地搞练习册的话,大申这种能力,肯定不用到高三上学期都快期末,才获得。再笨,他也早就获得这种能力了。妈妈们自己当年都是曾经是考生,这种本事,不说,妈妈们都懂:这个本事在手,考试根本就不在话下了了。那么,这里边有个问题在:妈妈们很容易想得到:一张卷子,不就是那么23道题么?怎么可能怎么搞,都不会呢?当初,申爸确实就是这种想法的:你反复搞那个东西,还不会?可是,这种理想性状态,在现实中,在大申这里,落不了地。现实情形是这样的:考完了试,老师讲评完,大申拒绝再回头看他的卷子。这个事儿,就磨叽了好几个学期:他自己不干,一问,卷子就落在学校忘带回来了,你咋整?或者,今天卷子在家,弄一半;明天,他就故意把卷子弄到学校去了。好不容易,申爸能够当面,以“阅读”而不是“再动笔做一遍”的方式,把一张卷子“全搞会”了。可是,过一个星期,你再问他,题又“忘了”……忘了是忘了,看一眼,就想起来了。但是,你就是不能够让他做到一点:自己清晰无误地感觉到,这张卷子上的题,“我肯定全会”。
“我肯定全会”这种感觉,究竟是一种什么机制形成的?对于申爸而言,一张考试要考的卷子,申爸可以很轻松很快地做到“感觉尽在掌握”……不管刚开始,有多少道不会的题,皆如此。“尽在掌握”比“全都会”,要困难多了。所谓“尽在掌握”是说,我知道我有百分之几的题,是不会的,剩下的,全都会;如果那个“百分之几”是“百分之零”,那就是“全都会”。“全都会”不过是“尽在掌握”的一个特例罢了。现在,不要说“尽在掌握”,就算其中的一个特例,大申也做不到。注意哈:这个“全都会”的感觉,不等于你把卷子清空,给他再做一遍,他能得100分。再做一遍100分容易,不难做到,也做得到。但是,做到这个,没多大价值。高考说过了,全部题都是“现编的”,你把已有的卷子做到100分,没有什么帮助的事情啊。只有你随便见到一份高考真题模拟卷子,你都感觉“尽在掌握”,在高考的时候,才能考出好成绩。它这种“尽在掌握”的感觉,肯定不是靠“刷500套模拟”,全都“95分以上”得来的。即便刷了500套模拟题,再给他第501套,做完,你问他,这次能得多少分?他依然不敢咬硬,只是说,等分儿出来才知道。
嗯……“尽在掌握”这种感觉,申爸可以肯定,申爸当年在高考之前,就已经有了。在高考冲刺的最后阶段,申爸很放松,原因很简单,申爸知道,申爸的水平,肯定够北大了,但应该比分数线多出不多。可惜,申爸完全不知道,自己这种感觉的来源。申爸往往会出现一些幻觉说,“那些人,试都考完了,考不考得上,怎么会不知道呢?”很真诚地感觉到疑惑和吃惊。你内个,对吧?你没进考场,没见过用来决定分数的卷子,你不知道,还有情可原;现在,你都考完试了,连考场发挥失常这种不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已经尘埃落定了,考不考得上,你怎么会不知道?赶到到了大申这儿,申爸算是领教了:他这个糊涂脑袋,他不知道,真的就是不知道。“没出分儿,怎么能知道呢?”那可不是么,换成你,你也有跟申爸一样的感觉么:考试算个P!你只要是凭分儿考的,我就都考得上。你只能准确地感知自我的状态,衡量出水平,那你还差多少,你就知道了么……“还需要再学两个星期零三天半就行了。再加两个星期的学习,应该到分数线了。富裕半个星期添头,额外加个保险”。
很久很久很久以后,到了大申高二都结束了,高三都快开始了的时候,申爸才隐隐约约感知到,它这个高考,究竟考个什么东西。其实,它是在测试一个孩子,它对自我存在状态的感知水平。……这个,当然了,应该除了申爸,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这样看高考。这是一个从非常特殊的视角,看到的事实。但是,这个视角非常具有启发性。它可以告诉我们,从哪里入手,解决孩子高考的问题。他的那个糊涂脑袋,你怎么才能让他变得清明起来呢?
嗯……先说到这儿哈,申爸找点资料,回头再接着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小作坊:初中娃准备开始陈述7天前错题】---2022.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