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 发表于 2022-3-4 14:50:01

【语文小作坊:花果山教育是要培养妈妈的“点金指”】---2022.03.03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2-3-4 14:49 编辑

语文小作坊:花果山教育是要培养妈妈的“点金指”
2022-03-03妈妈们看骆妈的回馈哈。
豫-骆妈0605男十住校20220302这次周测数学物理生物名次有提升,化学仍旧中下。一打电话就报这个。不仅感叹学校这种周周排名的机制让孩子这么在意成绩了!有动力也有焦虑。如何让孩子减少焦虑沉下心稳着劲儿少受情绪干扰,是后面要思考的。今天捋英语和生物。基本是几门课轮着来。问了,说不是捋一天的,捋近几天的。这样也行。所谓的“捋”,每一个学期,期末的目的无非是说,让孩子产生一种感觉,这一整个学期,“就学了那么点儿东西”。每一科皆如此。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如果孩子头脑中对这学期所学的内容,章节的名称,陈述起来非常熟练的话,他就会如此。每一个学期,顶多学三章内容。只要对名称极熟,孩子到了期末,一定会产生“这一个学期就学了这点东西”的感觉。这跟孩子做不做得上题,没有关系。
在章节体系“翼护”之下的题目,是有条理的树形结构的叶子。如果孩子头脑中存在树形结构,并且,上下是通的的话,孩子到了期末,就会有“所有内容,尽在掌握”的感觉。所谓“通的”,是说,你抓到任意一片叶子,可以逆着脉络,捋到主干;反过来,你从主干开始,可以顺着脉络,捋到你已经盯住了的那片叶子。在日常捋作业过程中建构起来的这种能力,对于已经做过的捋过的内容,是瞬间完成的。我们这样的思维,叫做系统化的思维方式。
借助于日常作业,我们用“捋”作为手段,培养孩子系统化思维的能力。这样的思维方式,在“人工可控”的课堂学习环境中建构成功,我们期望孩子能够把这种思维的方式,带出课堂,带到他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孩子呢,是一个学期一个学期地学习的。每一个学期,他“系统化”地学会的内容,就像拼图一样,到了最后一个学期,会拼出一幅完整的图景。按照大脑神经系统的网络假说,能力应该是网络规模的指数函数。当最后一块拼图拼好之后,孩子应该在学习成绩上,有一个飞跃。最后一块拼图拼好,意味着一个完整功能的神经网络最后成形了。因为是指数关系,最后一块拼图带来的一点点增量,会让整体功能有一个巨大飞跃。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飞跃,似乎并不在现实生活中的高三老师的视野之中。用通俗的话来翻译上述内容就是说:应该有一种学习的方式,会让孩子在高三的成绩,飚飞开挂,从一个学渣秒变超级学霸。就现实的老师们的言行来看,这样的事情,似乎不在高中老师的思考范围之内。也就是说,按照现状,是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但问题是,“理论上”确实可以预测,这种情形是存在的。
接下来,就要去看孩子了。我们是不是能在拼图拼完的时候,把这个开挂的事情做出来。如果做出来,不但符合理论上的预测,更牛的是,我们将会发现/发明一种学习方式,搞定成绩,搞定高考……不是用传统的每周排名的方式,战战兢兢地实现;也不是用从“幼儿园就一路领先,直到北大”的方式,抹出一个超级水泥垄沟的方式实现。这是一种从没有过的“卧槽”方式。等高考完了,身边所有的人都大吃一惊:“卧槽!你怎么能得这么多分儿?”
宏观来看,总得来讲,得高分这个事情本身,是没什么价值的。高分只是在高考那一刻,用来上北大用的。我们知道,任何一种行为,它背后都是由控制产生这种行为的神经网络所操控完成的。高考得到高分,这种行为也不例外。你把所有的高分的脑瓜切开,把他得高分的神经网络拿出来,放在一块儿比,这网络相互间是不一样的。
我们呢,只关注其中一类特殊的情形。在这种情形之下,大脑是通过获得了一种能力,在短时间内,把得高分的神经网络建构起来,来实现高分儿的。换句话说,这样的大脑,不是牛在建构了得高分的这个神经回路,而是牛在它可以建构起任何功能的神经回路,临到高考,它不过是快速地把高考得高分的神经回路给建构起来罢了。根据我们的基本假说,说任何大脑的功能,都是由一个神经回路所控制的;大脑“可以建构起任何功能的神经回路”,这也是一个功能。这个功能,自然也由大脑的一个神经回路控制。我们的目的,就是把这个神经回路给建构起来!
这就回到了我们花果山教育的经典主题:我们要的不是金子,而是点金子的那根手指。嗯……就说这么多哈。
来源: 【语文小作坊:花果山教育是要培养妈妈的“点金指”】---2022.03.0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小作坊:花果山教育是要培养妈妈的“点金指”】---2022.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