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 发表于 2021-10-27 10:11:53

【语文小作坊:申爸针对妈妈们清对反馈的指导】---2021.10.26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10-27 10:21 编辑

语文小作坊:申爸针对妈妈们清对反馈的指导
2021-10-26
赞飞妈和锐妈提出的模板!妈妈们一边按照这个模板,整理自己清对时的思路,一边不要忘了思考我们永恒的问题:孩子那边,是怎么回事?摸清楚孩子的思维究竟如何?他们的思维发展到哪里了?还是某些地方根本还没发展?如果让孩子也具有这样的思维,该怎么办?

C-267浙宽淼妈0906男女七
20211025反馈C-267浙宽淼妈0906男女七
今天尝试用飞妈和锐妈研究出来的模板做一下清对:
1、您今天清对的课堂内容是什么?
答:整式。关于单项式、系数、次数及多项式的定义与认识。
2、这部分内容在课本的第几章第几页?
答:浙教版七年级上册P97-98页,第四章的4.4节整式。
3、以上内容在双基手册中的哪几页,第几行提及?
答:教案第二章整式的运算,基础知识精析部分,P19-P21整式的有关概念中提到:P19页(1)提到单项式,P20页的(2)(3)(4)提到多项式,整式和升降幂排列。
4、双基手册中如何描述?(孩子选做,实操一个阶段后再改必做)
答:P19(1)单项式: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如xy,-1/2ab等,单独一个数或者字母也是单项式,如x,z等。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系数包括它前面的“+”“-”号,单项式的次数指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只与字母的指数有关,与系数没有关系。
P20(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的项数指组成多项式的个数,每个项应包括前面的符号,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
(3)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4)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各项的位置按照其中第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这一字母的升(降)幂排列。
5、以上内容具体在数学课本的哪几页?
答:P98
6、在数学课本里如何描述的?(孩子选做,实操一个阶段后再改必做)
答:P98: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如0,-1,a。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由几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7、双基中提及的其他内容有哪些,能对应到课本的第几页?课本是如何表述的?
答:(这个其他内容是指什么呢?)
8、双基中提及的其他内容,哪些是在课本上没有的?请一并指出。
答:教案P20中提到(4)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各项的位置按照其中第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来排列,叫做这个多项式按这一字母的升(降)幂排列。这一个在课本上没有找到相关内容。
9、哪些是这个章节的相关内容,课本上有的,双基上没有,请指出。
答:课本P98页定义单项式的概念是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单项式,而教案中定义是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单项式。
10、请说说您MAPPING的过程的感受。
今天根据飞妈和锐妈研究出来的模型做了一下清对工作,随着问题的一个一个展开,我把教案和教材反复翻了最少五六次,主要是一些定义的描述,反复看过多次后,把多项式、单项式和整式算是搞清楚了,今天检查孩子数学作业时还对概念有一些模糊,例如有一道选择题说整式不是单项式就是多项式,当时我还不太确定,通过清对,我知道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概念一下子清楚了,做起题来也能很确定的去判断,思路也清晰很多,内心有一丝小兴奋,清对完,感觉头部有一些胀胀的,但心情愉悦也没有困倦的感觉。“也该具有‘这样’的思维”,到底是指怎样的思维?是按照飞妈和锐妈模板,寻找答案,回答的思维吗?这种思维,很显然,宽淼妈有,但孩子有吗?为什么宽淼妈看着模板,自己就会照着模板把事情做好,孩子有了模板,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该做什么?孩子对模板的反应是怎样的?拒绝,还是接受,还是无所谓?直接面对模板,孩子能做到什么程度?跟宽淼妈做到的程度比较起来,能看出什么问题?是能设计出模板的思维吗?孩子是不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个清对也能有什么“模板”可言?

飞妈、锐妈和宽淼妈,很显然该具备的思维都具备了。现在的课题在这里:妈妈们已经是成年人了,具备这样的思维,正常。可是孩子显然不具备。妈妈们具备了这思维,是二三十年生活的结果,你怎么能让孩子在短短的几年中,也具备同样的思维能力呢?妈妈们要体验问题在哪里,找到问题,找到解决的方案。在思维这个项目上,让你高中毕业的孩子,就具备你的思维上的品质,而不是再生活一二十年后才具有。这才是“教育”。A班B班的妈妈,一边自己实践,一边跟孩子一起摸索、思考这些问题,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哈。

B-闽同妈0709男八
20211025反馈B-闽同妈0709男八
今晚作业不多,晚饭后同把第二天要交的作业都做完了,我让他来清对,挺爽快说2分钟后来。
今天没有物理课,只做数学清对。同说今天讲的是十字相乘法。同在指南中挺快找到,但并没细看指南上的表述,就用手指框了一段话,说就是这个。我问他才讲这一个方法吗?同说是,然后就是做练习。问他有没有像上节课一样讲很多变形,他说有一些,举了两个例子,一是符号变化,一是二次项系数不为1。再问还有没有其他内容,答曰没有。指南在本章最后有个公式定理部分,那里也总结了因式分解的几种方法,其中也有十字相乘法,这里的公式与指南前面重点难点辨析里的公式稍有不同,我问同哪里不一样?同前后对照着看了两三遍才发现虽略有不同,但本质上是一样的。接着让同在课本上对照出来,同又是在课本上快速一圈说这里,我让他把指南上每一句话在课本上找出来,同这才稍微认真地看了看指南的表述,问他两边表述有什么不一样,同说差不多一个意思。(后来想想,是不是应该要求他具体说说怎么不一样,又怎么差不多)
接着陈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要求增加词性,同懒懒地看了一会儿《译注》,说今晚没办法记住全部词性,我说那就半篇加词性,半篇还是原文+释义。结果还是没有好好看《译注》,大概看一会儿就开始陈述,然后就是大量字词都没说词性,几乎每个都是我提醒说这里有词性才想去陈述。我没忍住责备他了,觉得他每次陈述前看课本或看《译注》都是随便混一混的心态,没有想着尽可能多记一些,一责备他,他又说这些词性学校根本不要求,背了也没用,就是一直有这种思想,才总是不想做、不愿做。我说我们现在是要锻炼思维,需要多条线索,同说拆字也可以啊,比词性有用,我说你把这些词性都弄熟了,以后试卷上的课外古文阅读不是轻轻松松吗?同没再说啥,但我知道他内心还没有完全接受。再慢慢影响吧。
妈妈今天看了两集《汉字思维》视频,越来越觉得好看,觉得只看一遍肯定是不够的,第一遍还没有全部看完,已经在想着要重新看一遍,边看边做笔记。就孩子们的表现而言,有关清对教案上的内容,一般的表现就像同妈所观察到的:“在课本上快速一圈说这里。”所谓的“不求甚解”。孩子思维的发展,无非就是走入“甚解”的过程。你要孩子走入细节,他觉着那个很容易,所以不肯;硬要做,别别扭扭地费劲。如果妈妈把细节解析到位,解说清楚,孩子就印证了自己容易的感觉,轻蔑得很:不就是这么回事儿么,你不说,我也知道。可是,自己就无论如何做不来。所谓“看人挑担不费力,自己挑担重千斤。”孩子清晰的意识和模糊沉厚的积累之间,挂不起钩来。可是,一旦在某些地方挂上了钩,他自己就会非常兴奋,很愉快的感觉。妈妈们设法,带着孩子,一起体会这种愉悦的感觉哈。

B-粤帆妈0803男八
20211025反馈粤帆妈0803男八
今天学了直角三角形,帆到我房间进行清对。
1.第一步:已学内容mapping到教案:
1)教案第285页,知识结构梳理里,特殊三角形下面有直角三角形,讲到直角三角形的定义、性质(3条:两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勾股定理没学)、判定(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没学);
2)第287页,重点、难点辨析第6点,关于直角三角形有以下内容:
※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
※性质:一共7条,只学了前面3条。
※判定:三条,只学了前面2条。
3)教案第311页公式定理部分,第4条直角三角形性质定理,3条,学了前2条。
2.教案mapping到课本
翻到课本第79页,发现是讲等边三角形的。再往后翻,第80页开始直角三角形,先是很前边讲到了定义,是在三角形那里讲的。“你的意思是不在这本书还是不在这一章?”帆说不在这一章,在第一章。让他翻到第一章,在第14页(没看目录),呸,应该在前面!翻了一下书似乎没找到:“这里是摆出三角尺让我们寻找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直角三角形它没有从头介绍,应该是以小学常识来说的。”第13页讲到性质,“如图11.2-5,在直角三角形ABC中……”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证明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后面第14页又说了,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还是用内角和定理。接下来就到81页了。“那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就没有讲到哦?”帆说:“定义怎么没讲到?是很久很久以前,小学的时候讲的。”“哦,那真的要把以前的课本找出来了。”帆不明白为什么要拿以前的课本,我说是要找到课本上是怎么来引入直角三角形的。好了,刚才13页是讲到直角三角形性质中的一个,81页是性质中的另外一个。“这两个性质教案上都有吗?表述是一样的吗?”帆说:“一样的,教案上还有第三个性质我们没有学,就是勾股定理。还有判定,判定今天也没学。”那教案上哪些是老师没有讲的?例题除外、勾股定理没讲;性质都讲了,第一个性质算没有讲,因为是太久之前学过,是常识了。就讲了30度角对着的边是斜边的一半。先举了个例子,用全等和等边来做的,然后说于是我们得到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然后老师就讲题了。
今天清对内容简单,用时6分多钟。背诵4首古诗。帆妈跟帆的这六分钟清对,从内容到形式,都很赞哦!刚开始,就是要把孩子的思维搅动起来下雨。不是下解决了的问题的答案的雨,而是下“问题雨”:这个是这学期前边讲的?不是;……那是上学期讲的?……也不是……那应该是小学的时候就讲了吧?可是,验证不了。为什么有人读小学课本,还那么津津有味?其实他读的并不是课本本身,而是此前无数次提出的跟着课本有关的疑问。以前没机会看到课本本尊,这次看到了,来不及验证的疑问要去解决。当然兴致勃勃。

注意哈,妈妈们,清对教案和教材的内容,不是考孩子哈。不是让孩子尽可能多地就有关内容,陈述自己脑袋里记住了什么。正相反,有效的清对过程结束了之后,孩子头脑中记住了所有的细节。尽管孩子们根本就没有去记!

你们妈妈认真读别的妈妈的回馈,你们会发现,回馈中,描写、记录的大量的细节。从孩子的细微表现,到知识点的最细微部分,再到课本上具体是怎么写的原话原句。妈妈们留意到这个特点没有?现在,申爸的问题是:这么多细节,肯定不是刻意去“记”的,更不是去“背”的,对吧?那这么多细节,妈妈们写回馈的时候,是怎么记住的?你怎么记住这么多、这么细的内容,那就让孩子怎么记教材、教案上的内容就好了。反正不是刻意去记的,更不是背的就是了。

B-粤瞳妈0709G八
20211025打卡反馈B-粤瞳妈0709G八
周五瞳放学回家,三线捋《与朱元思书》很完整,重点字义和语法点都基本陈述了。由于这遍古文老师还没有开讲,我建议瞳把简体拆字加进去,瞳不同意,说一加拆字她的脑袋就乱码,行吧,老妈再想想。三线捋《答谢中书书》和《记承天寺夜游》,按课本和全解来捋的,重点字义和词法点都很少。瞳说这周周测考这两篇古文,卷子里的翻译题和字词注释题、默写句子题基本都拿到分了,自己也想不到。多车道的事情,妈妈要掌握两个技巧。一个是,总有一条车道,是行车道:孩子弄得最熟。找到这条最熟的车道。另一个是,要单独把拆字练熟练了。就在一条车道上跑,不用并线,让孩子跑熟练了。熟练了之后,去跟那条最熟的行车道捆在一起,来回并线;这俩搞熟了,再加一条,搞熟……再加一条,搞熟……这样弄哈。不要着急,时间大把,这种思维的训练,天天干,不怕慢。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小作坊:申爸针对妈妈们清对反馈的指导】---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