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 发表于 2021-9-6 15:34:37

【语文小作坊:在捋字中进行思维体操】---2021.07.07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9-6 15:41 编辑

语文小作坊:在捋字中进行思维体操
2021-07-07B-浙缪缪妈0609女九
7/5:缪缪背《湖心亭看雪》
今天孩子是一人在家,等我回家,孩子已经把她自己安排的课内作业都完成了,古诗一首也会背了,可以录音了。说背《湖心亭看雪》。给手机孩子录,我做饭、炒菜。期间看孩子背二遍后录音约5分钟。个人觉得还可以再慢些。
自己背《项脊轩志》第一段,繁体字卡看了几页就不想看了。读第二段二遍。白天外出时,趁空捋字,感觉发现精神会高度集中,开车时不能捋字。缪缪妈的判断非常重要:“发现捋字时精神会高度集中,开车时不能捋字”。就是这么一个看上去平淡无奇的事情,它背后却别有洞天。
首先,捋字这个事儿,人并非生来就会;也不是很容易学会的。这件事,只不过很容易想“会”:很容易会觉着自己会干,能干,能干好。就是觉起来太容易了,所以根本不屑去干这事。事实上,我们已经看到,“不屑”固然干不成,“屑”也未必能干好。要想干好,是要经过一番努力的。
其次,大脑的这个“相貌平常”的活动,跟大脑别的活动,有显著的不同。它被激活的时候,大脑其他所有不相干的活动,就都被迫停止,包括无所不在,极难平抑的情绪中枢,也停止。独占舞台,“诸神让位”。因为其他的思绪被迫全停,甚至感觉和知觉,都受到了抑制,所以呢,开车的时候,千万不能去捋字,会出严重的交通事故的。不止开车的时候,自己过马路的时候,也不要捋字。在安全的人行道上,妈妈倒是可以一边走一边捋。捋得入迷,特别投入的时候,妈妈有可能撞到什么东西上。这场景有点眼熟:有个叫爱因斯坦的家伙,在普林斯顿的校园里,漫不经心地走着走着,一头撞到了电线杆子上。爱因斯坦以为撞到了别人,立刻对着电线杆子道歉……
嗯,传说中的“别人”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情。其实呢,爱因斯坦撞电线杆子的时候,他脑袋里,正发生着跟妈妈们捋字的机制完全相同的神经活动。嗯……类似捋字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典型的神经性活动。这种活动,其实是人类最高级的一种思维活动。捋字这种方式呢,是最容易让人“进入状态”的一种“人工操练”,思维的体操。锻炼思维的广播体操。
咱们呢,今天,针对孩子们的小作坊,就正式开始干活了哈。捋字,跟古文相关的体操,咱们开始做。孩子们的广播体操呢,第一节不从捋字开始,从“捋义”开始。现在,有请教材上场:
中学文言文译注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语言学会编 语文出版社 1985年

中学古诗文对照注译 刘岳松 邹芳村 王海涛编著 广西民族出版社 1990年

申爸呢,给出这两套书中,《项脊轩志》的部分。C班的妈妈,也跟着大孩子们同样做哈:阅读注释中对重点字词的解释,然后,背一句原文,接着把这句原文中需要解释的重点字词,逐个解释一遍。一句一句地陈述,直到结束。梳理重点字词,这又构成了一条新线。今天,开始捋这条线。
孩子那边呢,妈妈们自己从两本书里去找选定篇目的注译。另外哈,申爸跟妈妈们说,跟孩子一起,找一篇需要背诵的古文。结果,你们回馈的时候,怎么诗词曲赋都上来了?普及一点点语文常识哈:文言文,统称为古诗文,里边总共分两类,一类是不用韵的,称作“文”,“古文”;另一类是用韵的,称作诗词曲赋铭各种乱七八糟,不一而足。给孩子们拿来做体操用的,是“文”哈,散文。我们用不到用韵的东西。就说这几句哈,妈妈们要行动,回馈,咱们把重心放到实操上面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语文小作坊:在捋字中进行思维体操】---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