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 发表于 2021-6-2 16:41:27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请妈妈们思考孩子第一次看懂课件会发生什么事情】---2021.0...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6-2 22:08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请妈妈们思考孩子第一次看懂课件会发生什么事情
2021-05-31
今天的课件哈:




连载的课件,今天是第三部分:



规则还跟从前一样,妈妈们有任何感受或感想,就来说。注意看别的妈妈的感想,思考如果是孩子,他第一次看懂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

汕-登妈1111女三
是不是会开启百科知识十万个为什么?

川-果妈09111男五
如果孩子第一次看懂,他会继续思考,查资料,希望与大人交流,试着表达自己的所感所想或提出新观念新问题。如果恰好父母懂一些就可以讨论,如果父母不太了解,回答不能令孩子满足,孩子可能就不再跟你交流。
这几天的课件乍一看不是我的兴趣点,不想看。但强要求自己也看完了。感叹作者把主题讲得这么通透清晰又通俗易懂。可以是这些主题的百科全书。

桂-迅雷爸0710男七
为什么如果孩子第一次看懂就会发生什么事情呢?会有那么大的“化学反应”吗?……这次阅读的感受首先是疑问。觉得应该是孩子看完后如果十分感兴趣,后续又能接着看这一系列相关的(自己搜或家长提供),看了很多,且看且自己琢磨了起来,得在兴趣的驱动下,有一定的阅读量与思考量的累积,才会有效果吧?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感慨文章作者的信息组织与陈述模式,这种思考与表述的条理性,孩子会get到吗?会受影响且下意识或有意识地去模仿吗?要在多大的相关阅读量的累积下才会?要不要也让他按这模板作输出练习才会?
第三是产生两点联想。点1,曾经接触过一个人,他特别像那些文章的作者,他动不动就能去就某个主题搜集相关的资料去写一篇文章甚至出一本书的,例如关于“肠粉”等等,历史沿革、制作方法什么的各种相关娓娓道来,他就好这一口。所以觉得这个东西这类行为偏好是不是兴趣相关?关键还得是兴趣,而达成并稳定这一兴趣的阈值阈限在哪里?是不是得摸索出这个?南宁的豆浆,肠粉...还有什么物件?反正他写过了很多还动不动就出书,经申爸这么一说我才想起看能不能还联系上这哥们,找他写的东西看看和聊聊。点2,周末和孩子聊契诃夫,我百度并打印了一份契诃夫的简介给孩子阅读,让他阅读后给我介绍一下他知道的契诃夫,同时,我也介绍一下我知道的契诃夫,让他留意和对比我们俩介绍时信息组织与表述方式的异同...弄完这事之后,我想我其实是想让儿子学我刚才关于契诃夫的思考与信息组织模式,但是强烈地感到,孩子刚才是听懂我说的契诃夫了,但是他不会因为这一次的听懂就能学着像我那么地去说,我还得反复好多次这一类的说(多少次呢?没准,刚才应该录音,这不就能反复了么),对孩子才会产生推动...
总之,感觉是,内容是兴趣相关,关键是思考与表述的条理性与网格化的习惯,兴趣与习惯的达成或都有一定的阈限需突破。

沪-眉豆妈0706女八
我没法猜,因为眉豆在看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跟申爸给的课件差不多,而她就是第一次看就能懂,然后就每天看,从里面找能用到自己小说里的素材,还带去学校安利给同样喜欢画画写小说的好朋友。

豫-小汐妈1206女三
今天的课件看完了。越来越有给小汐讲故事的素材了。最近爸爸给小汐讲攻城和守城的三十六计,就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的,为什么攻城的时候不从城墙攻而是从城门攻?这是小汐从百家讲坛三国演义听到的问题。小汐爸就从最开始两个村落打仗,到两国对抗,到历史上的名将,名战,各个谋略运用,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各种高科技战争。小汐爸讲的我和小汐两个总是听的入迷。基本上和大申爸发的课件结构很像。都是能从最普通描述性语言、文字中得出:哦,原来如此……啊,竟然是这样……恍然大悟的入迷感。
为了这个问题,爸爸还带着我们去开封,西安,看了古城墙遗址。小汐也明白了,为啥城门是最好攻破的。也明白了三国演义里,为啥要在城门喊战,还说终于明白了,诸葛亮在城门弹琴,空城计的胆气了。
感觉这几天的课件,特别像故事。就是一个爱讲故事的老人,一点一点亲切的给你讲故事,没有啥情节,就是朴实的语言,让你不停地想看,最后恍然大悟。

豫-Edison妈妈男七
我看了《中国古代官制简述》,开始三页我拿支笔把重要信息记下来,看一会儿头疼起来,往后边看就成一堆浆糊了。刚好儿子在家,问儿子,他说他的元明清最清楚,一问果真如此。不行,我继续把它看完。《路灯点燃起来了》我想到的是发明与生活息息相关,这群只会学习不会生活的孩子完了。引导自己孩子多参与家务,多出去走走,让孩子参与到生活中去。

闽-彬妈0612男八1307女二
《煤气灯和煤油灯》第一遍是通读下来,也翻群记录看了其他几位妈妈的反馈,读完一直想着做成阅读理解,但也表达不出来,感觉就是在说因为油灯的一些不利的地方从而发明了更有益于生活的煤气灯。正好儿子回来,有小心思,说妈妈需要写这个感受但不会,请他帮忙,他花了一分钟飞速翻了一遍,说:讲照明的发展历程。我就傻眼了,觉得儿子说得很对。
自己又回头去看,最后一句话有触动:只要找出关键,绞尽脑汁来研究的各种复杂问题都会非常简单。
申爸问题:思考孩子第一次看懂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我猜想初中以上的孩子应该都能看得明白,看完对这个有兴趣的继续找资料来了解,或是以前看过的相关的知识从小脑袋中搜索出来组合理解验证也或许有一个新的观点出来。

黑-顺妈0807女七
《斗胆》看后才知道斗的变迁和斗胆、斗室、北斗的联系,觉得很有意思。
《马牛羊》中提到牺牲才知道是指纯色的牛,觉得自己太没文化了。
《质素和质量》的区别讲得非常清楚,偏义复词的概念深入我心。
《中国古代的“国号”》这部分理清了国号的来源、分类和意义,我觉得我女儿会很感兴趣,对于学习中学文言文中出现的朝代更迭很有帮助。
《中国古代官制简述》我不太感兴趣,不过想到孩子看过《大秦帝国》和《汉武大帝》,应该会对这些职位有兴趣。
《四时》居然是指春夏秋冬,小时的来源也如此有趣,中华文化要学习的太多了。
《路灯点燃起来了》《煤气灯和煤油灯》介绍人类追寻照明的历史,如果我在十多岁还很有好奇心的时候,应该会很喜欢看。语言平实自然,好像在讲故事一样。如今却没了欣赏的动机,知道和不知道这个历史似乎没啥区别。如果这个内容来自《伊林》,女儿应该看过。我很欣慰跟着花果山给孩子定向拓荒了那么多种类的书,对什么主题的书都不排斥。非常感谢申爸和山上各位资深大神的引领。

粤-涵妈0807女七
看完了《中国古代的“国号”》,《煤气灯和煤油灯》,走马观花看了一下官制(有点长,没耐心了,兴趣还是有的)。每次对这种历史类或科普类的文章,我知道如果不做笔记,只看这么一遍,以我的记性,啥也不记得的。特别佩服看过就记得还能引述出来的人。而对于这类层次分类比较多一些的,我觉得都适合用思维导图方便自己下次可以对照看。
《煤气灯和煤油灯》在写作上,个人认为比较好的一点是,把问题和问题的解决方案分开陈述,这样我在阅读的时候,似乎还有一定的空间会自己思考,然后再检测一下自己的想法和实际的方案有无吻合,吻合了心情大好,没有吻合也多少了解了一丢丢。相对于阅读《中国古代的“国号”》,我基本是全盘接受文章里面的信息,也少有自己的思考,最多就是叹息一下,以前自己没去探寻里面的命名的这么多道道。我想孩子如果看懂了,她应该会比较有成就感或者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吧,对于相关知识的兴趣会有所提升或者保持。

苏-果妈1008女五
三篇看到内容,第二篇太长静不下来看,选择了第一篇,虽然朝代都知道,一个个看下去还是有点枯燥,兴趣缺缺,看完了也就看完了,没有想着要不要深入了解一下,有一种终于看完了的感觉。第三篇讲路灯亮起来的过程,娓娓道来,像看纪录片一样,慢慢地有节奏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语言朴实读起来却很舒服,看完有点意犹未尽,想再来一篇也会看的。
如果孩子第一次能看懂,应该会让我找出这本书,会想把其他内容找到看完,有兴趣就会看下去,扩展看来,我也会想找类似的书给他看。

粤-帆妈0803男七
还好文章都不长,也挺有趣。大概分为三类,伊林的科普是一类,《中国古代的国号》是历史一类,其他是语言文字一类。相应地,如果孩子第一次看,伊林的科普类不难引入,因为文风自然亲切,所谈都是身边的事物,容易引起兴趣;历史类之前的伴听已经下过一些雨,国号这篇倒是把整个思路理了一遍,适合古代史已经过了一遍的孩子,想到七年级的娃刚好学完了古代史,平时肯定没有注意到国号这么一个小问题,即使注意到了也没有像文章这样系统考虑过,正好用这篇文章给孩子看看;语言文字类的感觉不太好引入。因为是零碎的知识点,之前相关积累不多,如果教案一二用得好,孩子应该是对很多汉字的本意和现在的用法有疑问,这些文章正好打中“为什么是这样”,也解决“原来如此”的疑问。这里感受到了教案三的妙处,它虽然仍是一个一个零碎的字形字用的知识点,但妙在通过孩子的课本串起来了。因为正好是一课的生字,是老师重点要讲,孩子重点要学、要写、要抄、要默、要组词、要记忆的生字,在学校的基础上提升一点点,加入该课的教案三,把本课涉及的生字进行了一番溯源,简直不要太perfect。理想中的状况是,对应着学校每一课的学习,对应着一个个出现的生字,教案一到三完美地解决了常用3500字的音、形、义、用等问题。唯一想请教申爸的是,已经初中的孩子,不再拆字了,如何补上这一课?我现在想到是暑假让孩子把教案三当资料看起来,不知效果如何。

赣-粮妈1402男一
原谅我半夜想起今天申爸的早课是我喜欢的主题,睡下了还得爬起再看两眼,突然很惊讶自己竟然开始喜欢看这类历史相关课件了,可以从头看到尾的那种,看了古代官制和国号那两篇,有种又带着我们重新领略和温故了古代官制的前世今生和国号的由来。官制那篇联想到了中国古代官制的种种改革,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的官职,从汉武帝到武则天对官员的选举制度,想到了三公九卿,想到了各种文人骚客的贬谪之后的怀才不遇,想到了万世师表孔子的有教无类,想到了各君王在选拔人才上的措施举荐。我猜想过几天申爸会不会把中国行政区域划分的前世今生也给个课件学习。想到了古代明君知人善任和暴君的任人唯亲。想到了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裙带关系。想到了今天中国的高考制度和教育体系。各种联想。

粤-萱妈1312女一1904女
早课感悟:看侯宝林的课件,感觉在看流水账,记日记,但是就是这样平淡的话语中把很多民间流派的起源,人物介绍了很多,感觉那个年代的人活着真不容易。
中国古代年号等课件,说句实在话,要不是申爸发的课件,我都不知道年号是这样来的,上学的时候,书上都是皮毛,老师都是要求背诵,背会就好了,但是真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沪-阿诺妈1108男四
这个喜欢看,当故事看了,感觉普及了一下文化常识,一旦国号变动就是国家大动乱时期,也是权力阶层重新洗牌。看了之后吧,要是我重新学历史,肯定更能理解为啥那么多朝代,那么多相同的朝代名。最后搞明白原来都是后人给他们约定俗成的,不是当时就有的。
5.31早课《煤气灯和煤油灯》反馈:看完就想知道,那个年代煤气灯的管道怎么铺设的?难道家里到处都是管子,和我们80年代家里到处都是电线一样的?我是学化工的,这课件和我专业相关,看起来很顺手。最后的一句话印象很深:事情常常是这样的,人们绞尽脑汁来研究各种复杂的装置,但是后来发现问题非常简单。只要找出关键。

闽-来妈1002男五
反馈早课:这几天的早课,大部分都看了,喜欢侯宝林的青年时代,倒不是文字多好,实际上他的文字流水线似的,更喜欢看他的经历,这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感受不到的。其他的如老舍,齐白石,金岳霖等小文章只是多了解了些他们罢了。这些早课的文章,我也让我家来宝看,也看的很欢。

鲁-硕妈1001男五1503女大
今天的课件看了感觉脑子里没留下深的印象,感觉看过了就结束了,明白了一些自己以前不懂的问题,但是还是提不起继续追的兴趣。但是我记得高中有段时间特别喜欢历史,书本边边角角都要看,看前两个课件的时候我就想要是当年高中看到这些文章应该会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我想如果孩子第一次能看懂,会觉得写文章挺有意思,有种“哦,原来是这样”的感觉。

闽-点妈0603G九
《中国古代的“国号”》:文章里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朝代名称,作者对同名国号进行整理归纳分类得清楚明了。联想到孩子的学习,善于归纳整理应是一应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吧。
《中国古代官制简述》:文章比较长,需要安静地花点时间耐心来看。文章里面用历代名人对官名进行举例,减少枯燥感。觉得写这类文章需要事先有个图表,先有框架 ,再填内容,若要掌握里面内容则要根据内容整出图表。可以看历史剧或听评书大致了解历代官制和部门官职设置。
《路灯点燃起来了》:科普类文章能这么娓娓道来的叙述,有了可读性。敬佩、致敬文中的发明家们给黑夜带来了光明。
《煤气灯和煤油灯》:人类的智慧火花不断迸发,思考不停,在照明工具的发明上升级换代,照明的材料日臻完善。世界被智慧照亮。写这样的文章需要丰富的物理化学知识,由此想到申爸的伴听理论,从小没有输入自然科学词汇的孩子很难对这类书籍有阅读兴趣,知识面的狭窄进而影响到中学阶段对理科的学习。

魁北克-JoJo妈1407男
关于灯的两篇,读的顺畅,关于国号和官职的,搜肠刮肚的,竟然之前就是机械地接受,连问题或者好奇心都没有。跟小时候,历史知识都是课本和评书故事来的有关,从没有系统读过史书。只读过上下五千年。现在即使喜欢看历史书,也觉得读起来吃力。

苏-诚诚妈0910男五
今天才看《觉醒年代》,看到辜鸿铭出场,和前几天的文章对比一下,形象一下深刻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请妈妈们思考孩子第一次看懂课件会发生什么事情】---2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