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花果山家长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517|回复: 0

[申爸指导]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防止孩子被异种文明入侵】---2021.04.11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1 23: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每日一课 于 2021-4-12 14:21 编辑

小学初中教育实践群:防止孩子被异种文明入侵

2021-04-11
嗯……接着说哈。对于申爸而言,自己得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很久以前,大申刚入小学那会儿,他们班级一共有42个同学,后来,又来了一个插班生,43个孩子了。到了今天,他们那43个孩子,还在北京上高二的,只剩下28个了。那15个孩子,全在美国。高中没上完,就已经有35%的人出国读书去了。三分之一都多了。

申爸估计,等高考完,去国外读大学的,还应该有三五个。这就等于说,当年跟大申同在一个教室里的小豆包们,有一半是在国外完成他们的教育的。大申处在一个绝对的华洋混杂的环境中成长。他们美国那些同学,至今仍然在同一个微信群里,大家当朋友。可以想见,在未来,那些孩子在国外学成之后,大概率还是要做跟中国相关的工作。他们这些发小,将会混在一块儿,一直持续下去。

以前,小学时候,每一次,大申有同学出国,在欢送party上,申爸都做这样的表示说:希望孩子尽快融入美国社会。孩子家长马上抢过来澄清说,不不不,孩子将来会成为中外之间的桥梁……言外之意,意思是说,去当个美国人,这怎么行。可是啊,申爸说的切实的。你小学三年级就跑去美国了,整个成长期,全都在美国,那不养成美式的世界观,怎么可能呢?既然跑不掉的宿命,那就尽快融入。这是很切实的祝福。

可是,追求人家的教育的家长们,似乎不这么看问题。他们觉着,美国先进,那么让孩子大部分在美国,中国呢,世界第二,让孩子小时候在国内念三四年小学,解决识字的问题。把汉语的问题解决掉。否则,去早了,没几年,汉语连说都不会了。横跨当今第一第二两大经济体,两边的好处都吃。这想法很美好的,但实不实现,是另外的事情。

在当年,人们还不真切理解什么叫“霸权主义”,美国把中国的定位,还定在“有缺陷的合作者”这么个位置上。既然如此,这种憧憬,可以理解。横跨太平洋、印度洋两大板块,作为媒介,这是很好的想法。但是,等中国在既定的轨道上再长大,不幸处在两大巨型板块交锋位置的人,顷刻间就会被撕裂淹没,尸骨无存。

中美两强竞争的时代,必然会来临,对吧?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你让这种“泰山压顶”,肯定不划算。即便没有切身的威胁,老有那么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脑瓜顶上,也够玄的。大申这个年龄,正好处于向往美国的家长们对其趋之若鹜的顶峰。赶到美国的国家战略把中国定义为竞争对手,家长们送孩子去美国的热情,就减低了。

申爸要说的是呢,大申处于中华文明跟外界接触的界面上。异种文明的侵入,根本就不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而是实实在在的日常生活。必须及早对入侵免疫。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让中华文明把孩子的头脑占领。后来者,它没地儿了,也就那样。这也就是说,从文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讲,如何让大申尽快地完成这个过程。要高质量地完成。并不是说,我们在这里生活,生活了22年,就自然地接受这个文明精华,据为己有了。

申爸个人的经历,是很好的明证:北大出公知,这是人们的共识。很多年来,申爸对公知并不感兴趣,但是,对于“公知为什么”,特别感兴趣。申爸的视角是这样的:为什么同样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然后,同样在北大接受四年的大学教育,有的人会变成公知?这不是最要紧的一个问题。最要紧的,是它的互补问题:为什么有的人不?事实上,当年跟申爸一起走进北京颐和园路五号的2600个人,大部分不“公知”。在北大,大家都听同样的讲座,在同一间教室里,听同样的老师讲课……一模一样的环境,出来完全不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结论,只能是说:大家在进入北大之前,就已经被决定了。

关键期,并不在北大。他们是带着一颗已经被决定了的脑子,走进颐和园路五号的。这颗脑子的缺陷,并不是在这里形成的,但是,颐和园路五号确实给了他们机会,给了他们舞台,让他们的缺陷跟长处,一道被聚焦观察,展现给世人。总得来讲呢,申爸感兴趣的,并非“怎么消灭公知”,而是要借助这些人的表现,试图识别出他们的教育到底哪儿没搞对。惩前毖后,这么个用意。

“公知”是中国目前这个特殊的经济社会环境所造成的一种结果,如果缺陷不能够被识别,并且补救,在未来,产生公知的经济社会环境消失了,它还会以别的方式表现出来。事实上,产生公知的缺陷,造成的影响,应该是一直都存在着的。在社会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从前的表现,因为不像公知这样瞩目,无记录,可能并不为我们所知。公知是一种特殊情形,只有在这个国家最高的学术性机构中,“种子”才可能孕育成公知;但是,申爸要着重指出的是呢,这种“种子”的概率,并不一定在考进北大的群体里,就更高!它的概率,在每年1600万新生儿中,在能够在18年之后,参加高考的960万考生中的分布,可能是一样的!

概率的分布跟高考学生成绩的高低,并无相关性。申爸再努力进一步解释哈,理解这个前提,非常重要。那有妈妈很不忿,说为什么国家不对公知下手,收拾这个群体?一群卖国,缺德,或者又卖国又缺德的人,留着他们整天蹦跶,干嘛?其实呢,这个事儿吧,是这样的:类似公知这样的人,不仅在今天有,以前,也是大把的有。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除了文化大革命的几年,历来都不对这些人“下手”的。以前都不,今天,就更不会。

“公知”一直都在,只不过以前大家不知道罢了。在学术领域不同的观念,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了。以前,没有自媒体,“公知”观点,只能在课堂上,在学术会议中,小范围地交流;坏就坏在自媒体。有了这个东西,学术的内容,流入了大众的视野的同时,让很多学者产生了“粉丝饥渴”,开始语不惊人死不休,瞎讲乱说。总得来讲呢,申爸要再强调的是:我们要借助公知现象,分析产生这种教育失败的原因,然后,把孩子的教育搞好。并不是说,我们要解决公知问题。如果产生公知的教育缺陷不找到并弥补,公知是杀不完的。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说到底,无非是怎么让一个孩子,生发出这个社会所共同崇尚的道德,融入我们这个社会,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我们不是不学习别人,学习别的文明,而是要先做好自己,再去学习。以我为主,拿来主义,择优取之。这事儿说说容易,但做来极难。困难的地方在于说,我们不知道打哪儿下手!这怎么讲呢?比如说,中华文明中“和”的观念。这是一个基本观念,信念。信念就是信念,信念是无所谓证明的。你信就信了,不信就算了。

如果我们借助黑格尔的术语来说呢,“和”大致相当于他的“同一”的概念。我们中华文明是以“同一”基本假设的,西方跟我们不同,他们是以“对立”为基石,建构他们的社会观念体系的。我们讲“和”,讲“天人合一”,我们就讲“融”,融入社会,融入社群,融入集体之中,这是我们的观念;他们讲“对立”,讲“争”,讲维护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为了维护好每个人的权利,利益,就制定详细的规则,让所有社会成员都来遵守。他们的“法”非常发达,法条绵密到无以为继的程度,仍然为了维护利益,制定指数增加的各种法条,孜孜不倦。

它这个玩意儿,有问题呀:你妈妈想啊,让你生活在冷冰冰的各种条款约束的世界里,你的权利保是保住了,可是保住又有什么用呢?你会缺少一种人所最需要的感受,它叫“幸福感”。在微信刚兴起那会儿,不长脑子地把西方的东西,拿来微信里,很时兴。他们拿来一个东西,叫做“幸福指数排名”。据说,尼泊尔稳居幸福感排名全球第一!

这个事情,拿到申爸这里,申爸第一个想的问题是:“幸福感”是一种什么感觉?这是个什么玩意儿?申爸很认真地想……哦,有温馨的感觉;有浪漫的感觉;有梦想成真志得意满的感觉;有痛快淋漓的感觉;有爱抚的感觉;有迷醉的感觉……可是,“幸福感”是一种什么鬼感觉?然后,申爸十分羡慕地看那些时髦的妈妈们,大谈自己育儿的理想,是要给孩子终生以“幸福感”。这是种什么教育目的啊?申爸一头雾水。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是有明确的定义的:受先祖保佑即为福。后来,意思引申了,是说一个人长寿;有钱富有;当官当大官;子孙满堂,拥有这四者的人,称为“幸福”。洋妈妈们的教育目的,显然跟这些不搭,对吧?很久很久很久以后,申爸在恍然大悟:感情,他们不管不顾地“拿来”,拿来的是西方文化中特有的一种东西。他们不是对立为先么?那你人总不可能时时刻刻生活在“对立”的世界里边吧?得缓冲。怎么“缓”呢?他们用宗教来“缓冲”。新教维护家庭气氛。在家里,夫妇两孩儿一条狗,相互之间,是讲亲情,不谈利益的。没有利益的羁绊,自然也就跟那些冰冷的法条无干。他们理想的由宗教保护的个人生活,其实就是我们中国人的日常。他们把这个叫做“幸福感”,是个宗教属于。怪不得尼泊尔要排第一;要不是有教宗的纠纷,他们肯定会把梵蒂冈排第一的。你中国人,对吧?你连教都不信,你谈什么“幸福感”,谈得那么热闹,跟真的似的。你看美国、欧洲的那些老外们,为了不加班,懒,动不动就说“我要跟家人在一起。”

刚一开始,这话给申爸听得一愣一愣的:难道说那里的人个个都有别墅,下了班,自己单独住,不跟家人在一起?为啥老强调“要跟家人在一起”?原来,感情他们的世界是这样的:他们搞对立,对吧?把工作和生活对立起来了。这一对立,理所当然,八个小时上班,卖自己的劳力,换老板的薪金;八小时一到点儿,卖身合同结束,按照条款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够让我再付出劳动,因为老板没付钱买么。大家都是要面子的人,这样跟猪狗牲畜一样的买卖,说起来总是不太雅观,那就借助宗教来搪塞好了:“我要跟家人在一起啦!”搞得我们国内的黄种洋人也动不动就“我要跟家人在一起”。你这个说法,不沾边儿的事儿。

华人,在世界范围内,“加班”都是特别著名的。在老外看来,华人不眠不休,每天睁开眼就工作,一直工作到晚上睡觉。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如果你是“老外”的话,这太可怕了!跟这样的人,他们怎么竞争啊?能赢吗?“黄祸”这个贬义词,就是在这种认识背景下,被发明出来的。中国人为什么“加班”这么多?事实上,在中华文明的传统中,是没有“加班”这个观念的。你去看清朝以前的文字,你找得到“加班”这个词吗?找不到。中国人连这个概念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特性,是由我们的文化所决定。我们中华文明,不是讲究“和”吗?讲“融”。对于我们来讲,人生只有一件事情,就是“生活”。在“生活”中,含有不同的活动,你比如说,有家庭生活,社交生活,上班。我们的生活是由各种食材“和”成的一锅乱炖。食材的比例,可以大,可以小,但不存在食材跟乱炖等起对立的情形。我们的文明传统中,把“生活”跟“工作”对立起来,是根本不可想象的一件怪事。怎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工作”难道不是“生活”的一部分,不就是“生活”本身吗?血肠再多的一锅乱炖,它也是乱炖啊!“放下工作,去生活”,这得神经病到什么程度,才能说出这种疯话来!可是,这种话并不疯。我们日常,经常在微信里看到,对吧?

这是异种文明对于我们文明的入侵。要是谁接受了这种观念,那他可就苦喽:因为身边的人都加班,他自己被迫加班;因为他接受了这种观念,他就格外地会感觉到沮丧,被动,无聊,无意义,身不由己。痛苦!文明的撕扯,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它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我们需要去处理好它。或者,我们自己已经没办法,我们需要帮孩子去处理好它。

先说这儿哈,回头接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花果山家长社区

GMT+8, 2024-3-29 20:34 , Processed in 0.07131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