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llia 发表于 2020-11-25 10:45:58

反馈 10.20-11.25
这个月一直在调整各种习惯
每天放学 去公园疯一会儿 跳绳200个,吃吃喝喝,回到家4点半

准备朗读课本 先问他今天课上老师讲得啥,有时讲得很清晰,有时含糊不清。
如果讲得清楚,就新1旧1,再奖励一枚好习惯币。
如果不知道白天老师讲了啥,就从头开始读课本,没有奖励。
最近几天学乖了,基本都能说清老师课上都干啥了。

朗读数学课本10分钟。
然后做数学作业,20分钟做完加检查,
现在只检查有没有漏做的,如果再让他从头逐一检查有没做错的,得检查到明天天亮。。。
要是有错,我会给他划个范围,第几大题有个错,自己去检查,

暂定每天洗漱时间盲算15-20分钟,坚持的很好,一天不落,周六的休息日也算,因为每天都要洗漱么,哈

自从每天坚持盲算后,最近一个月,他的数学作业基本全对,
一开始就要养成,要么不会做,要么不会错。

上周五期中考试 数学A+ 100分语文也A+ 100分

这是朗读加盲算的作用么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1-25 11:22:53

本帖最后由 camellia 于 2020-11-25 11:32 编辑

简单的事情天天做不容易,少则得,多则惑。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1-30 08:40:19

妈妈要知道,12岁以下的孩子,是不可能自己检查作业的。原则上就做不到!
    所以呢,考试的时候,也无法做成人所谓的“检查”。做不到的事情,不要去做。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1-30 09:03:30

妈妈们呢,教育孩子,首先第一件事,就是要管理好“意图”。

    那么,第一次做这样一件事情,我们的“意图”,放在什么地方最好呢?“就是让这件事做起来。”这是最好的意图。

你说,那怎么好啊?孩子检查了三遍,很明显的错误,孩子自己都看不出来?我们走这件事情,总得有结果吧?总得让孩子能够找到自己出现的错误吧?

    诶..这不一定。其实,是一定不。这第一次呢,目的不是让孩子找到May I come in....这个地方。而是另外的事情。妈妈呢,要发现孩子的真实情况。

这是情况是什么:孩子根本找不到自己读错的地方;妈妈要确证自己的孩子有这种问题:别的孩子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也找不到;妈妈要在后续的交流中,知道: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是有这个问题的。

做这件事,达到这些目的,那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换句话说,我们要有体验。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1-30 09:09:04

那么,刚才说的那些具体的目的,是不是也要达到呢?是的。这些具体的目的:让孩子自己意识到,自己会把词读反;培养孩子检查的习惯;想把今天的背诵作业做完...都是合理的,都要做到。我们要知道:这里边的任何一个目的,它都非常复杂,对不对?

    这么复杂的目的,要达到,肯定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行的。这需要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呢,会持续非常长的时间。为什么孩子自己检查不出来,自己哪里读错了?这里边,可是有非常深的原理在的。

    我们的大脑,每一块区域,对应着处理相应的一个功能。对于成人来讲,大脑已经熟练了,能让每个区域协调地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项工作。因为我们成人已经获取了这项能力了么,所以呢,对于成人而言,“百姓日用而不知”。

    可是呢,大脑协调地处理一件事情,这个能力,它可不是天生。孩子天生的大脑,是各自为政的。那么,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肯定就会有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要不断地练习,让自己的大脑协调起来。

孩子的小头脑,处理眼睛看进来的信息的脑区,识别文字的脑区,把文字处理成语音的脑区...它们各自的功能已经启蒙了,可以运作了;可是,协调起来,把一篇课文流畅准确地读出来的能力,还没有。需要练习。

语文,干什么的呀?就是锻炼头脑的这些脑区,让它们协调工作的工具么!在这个意义上呢,小学低年级的语文,那是极其重要的一门课。它可不是为了学会2000个字。学会2000个字,和锻炼把孩子的头脑各个脑区协调起来,共同完成一项复杂的任务,那微不足道!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1-30 09:12:21

要知道,孩子通过捡豆子练习出来微小动作协调运动的能力...这能力一旦掌握了,就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开始起作用!这个意义和价值有多大?我们只知道:大极了。

语文,朗读,锻炼出来的协调思维的能力,对一个人的一生的作用,那也是:大极了!

    那么,这里边就有问题了。你说,孩子幼小的时候,他需要两三年,才练会协调的细小动作;孩子学会朗读,检查,这也是细小动作的话呢,也需要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学会,对不对?

一直到今天,大申11岁半了,大申朗读,偶尔还给你把词读反呢。

可是....我们不能等孩子到了好些年以后,再来考试呀!你这个“协调能力”不解决,孩子考试老是看错题,看错句子,丢题,“马虎”....我们怎么应付一个半月以后的期末考试呢?

    总结起来讲呢,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孩子们的学校学习。从大脑思维的角度来观察。过程就是过程,它需要时间把整个过程走完。我们找到本质的角度,让这个过程更有针对性,更加解决本质的问题。

把孩子的朗读录音下来,一边放录音,一边让孩子看着原文,找出自己哪里读错了...这个事情,那可是要让大脑做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协调动作的.....

从这个角度,想想,怎么安排,能“尽快地”把小脑袋协调起来....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09:54:56

本帖最后由 camellia 于 2020-12-22 12:07 编辑

反馈 11.26-12.21 冬至
1. 每日朗读数学课本5分钟,盲算10分钟
2. 每日做数学作业15-35分钟不等。
如果是试卷则需要35分钟;同步练习册20分钟;课本后习题15分钟。
3.周末做错题。30分钟-1小时。
做完后要检查,自己先检查是否有漏题;如果还有错,告诉他一个大体范围,自己再检查。巩固检查的情境习惯。
计算题基本全对,个别需要拐弯的应用、方格题有时脑子转不动。

发现近期不大愿意读数学课本了,改成让他读一页,每天5分钟,他欢天喜地,一边读题,一边说答案。不再小和尚念经了。
先把读课本的微习惯建立起来,不挑错,只鼓励。到点先读起来。

盲算只计算当下听到的题。算过就过,前后联系不起来,更谈不上总结规律,先把习惯巩固住。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12:48:52

贴一段子游妈妈的最新指导 (来自一千零一页)
所谓盲算例题、口算本,然后练习册,这个都是学期模式中盲算的一个顺序。
盲算例题这一步,它很重要。通过盲算例题,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在课上有没有留一些知识短板。因为例题都是很经典的一些题型,首先,他会把一些概念性的东西和一些计算的那些法则、规则,都揉在那个里面去;然后就是通过老师的那种讲解,如果孩子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的听讲,整个下来,孩子对这个例题他肯定是都很清楚了,无论是概念性的东西还是那个计算规则,他应该都是可以说得很清楚的。再盲算口算本肯定就没什么问题的。
但是如果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偶尔一走神,或者是他上课时没有专心去听讲的话,你给他盲算例题的时候,他是讲不下来的,它整个的那个过程,他肯定是吭吭卡卡复述不清楚的。
就是通过盲算例题,你就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如果孩子对这个例题他不能够盲述出来,或者是在你的引导下,他不能够盲述出来的话,那么他就是有知识短板了呀。看哪个地方卡壳了,及时解决掉,或者你给孩子讲清楚;或者他自己通过朗读,反复朗读课本,自己去悟清楚;再一个就是,他可以第二天去问老师,叫老师给他讲解清楚,这个是最好了。让老师去讲解,我觉得是最好的一种方法,因为数学老师都是很有经验的,他自己会通过比较简单、直接、高效的方法把这些孩子不懂的东西给孩子们讲清楚。
所以说,盲算例题很重要,能够侧面了解到孩子上课的状态。有没有认真听讲,有没有知识短板。盲算例题,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12:49:12

然后最主要的就是那个口算本,因为整个的小学下来,就课内的知识,涉及到思维性的东西其实不多,最主要最主要的还是计算这一块儿,就是我们小学的重点。要通过盲算把计算这一块儿去构建好,那么我们势必就要有一个比较高质量的口算本。
如果你的那个口算本没有规律可循,或者是出的比较难的题目,除了烧脑,能不能锻炼工作记忆还另一说,而且会让孩子的情绪非常烦躁,你是没有办法跟他进行下去的,所以好的口算本是非常重要的。
申爸推荐的那四大金刚里面,我觉得首推黄冈小状元的口算本,因为他的口算本确实是出的非常好,题列也设计的比较好,卡点设计的也比较好。他就会一步步的去引导,从简单到难,然后慢慢的引导孩子,怎么去琢磨这些算法,真的是特别好,你们如果长期用这个口算本,就能了解到这个口算本确实是非常非常的好。
尤其孩子到了高年级,到了三年级以后,三到六年级,我认为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口算本,应该就是一本口算本,再加上自己的书本,然后就是同步练习册,这些东西就足够了,同步练习册也不是说每一页都要盲的,只是涉及到一些概念性比较多的东西,要通过同步练习册的多种题型来对概念进行一个复习,进行一个消化。
最主要最主要的还是要通过盲口算本,大量的反复的去盲口算本,让孩子通过这些有规律的题目,自己悟到一些算法和技巧,这样反复的盲,盲顺畅了,盲顺溜了,那些规律自然就出来了,孩子自然就悟到了。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12:49:39

预习的时候不要盲例题啊,预习的时候就是朗读。预习本来就是让孩子有个初步印象,然后带着问题去听题。应该是上完了课之后来进行盲算,对老师讲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的巩固和复习就可以了。
不要预习的时候盲,预习读就是读,你怎么知道他们用心的读,其实如果你们妈妈们自己亲身读过数学课本,你就应该了解到数学课本他非常特殊,你在读的过程中,你的脑袋是不自觉的会去思考的,不是说你不会思考,如果你妈妈不相信的话,你把景山或者人教的那个数学课本,完整的读完一本,然后你这个感受就特别强烈了。所以申爸,一直强调朗读数学课本,他其实就是朗读接触,朗读,其实只要你接触即处理,他第一次不去处理信息,他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他绝对会有意无意地会去处理信息的,这个妈妈都不要怀疑。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12:50:05

就在实操数学的过程中啊,也不要搞复杂了,朗读就是朗读,孩子,他愿意说答案就说,不愿意说就不说,然后盲算,就是心无旁骛地拿一本比较高质量的口算本,把他盲得比较顺畅,然后再就是盲顺畅之后再把这个课后的习题盲,或者稍微借助一下同步练习册,这个都是可以的,不需要太多的资料啊,这个不需要太多的资料。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12:50:24

你二年级盲算和数数游戏,它是不冲突的。二年级,因为还比较简单,还是一个20以内的加减法,再就是加一个乘法口诀,这些东西都是很容易盲好的,很容易做到脱口而出的,所以口算本你照例忙,然后更多的当然是加强一下数学启蒙。比如说去数数啊,那个数数,在朗读数学课本上就已经有很详细的一些题列,就是当时彤妈带着彤彤出的那些题列,都非常好,前几天我又把它研究了一下子,数数确实是很好,让孩子以后就有这种数学的感觉,这个特别重要,这个是不冲突的啊。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12:51:04

周一到周五模式,就是以口算本、例题为主;周末的时候是以练习册和平时试卷上的那些错题回滚为主。那个错题要滚动的回滚啊,为什么那些错题会错?因为那些错题其实就是孩子上课的时候没有构建好的,或者说是这些章节中比较重、难点的地方,所以说肯定是要进行错题回滚。而且只要是孩子错的地方、卡的地方,他就是没有构建好的地方,要花大力气的去回滚好。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12:51:23

像平时练习册或者试卷上错的题目,最起码就是回滚到四到五次啊,怎么样叫滚动回滚,比如说现在已经上完了,那肯定是前面所有的错题,基本上每个星期你都要给他盲算一次,应用题讲出比较详细的解题过程,什么叫“应用题讲出比较详细的解题过程”,就是应用题给到你,你把题目念完之后,首先让他来给你提取信息,比如说告诉你哪些已知条件,然后要求未知条件,在求未知条件的过程中,你要用到一个什么样的数学原理去列式子,列完式子之后,你要算出结果,带单位、带“答:”,这才叫一个完整的那个复述过程。这个很重要很重要。如果孩子能够像这样很顺畅的说出来,他对这个题才算真正的掌握了。你下次回滚的时候还是要回滚,比如下个星期要考试,肯定还要再次回滚的,如果还是讲得很清楚的话,妈妈们如果有时间可以举一反三,出个类似的题目,数字变一下,再让他口述一下,如果还是没问题,这样他才是真正的构建好了。这是周末的回滚,期末考试也要回滚。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12:51:50

平时的滚动回滚。比如说你第一章学完了,然后第二章也学完了,你学第三章的时候,那个学期的周末的时候,你要把第一章和第二章错题全部都要回滚一下,然后如果你第三章也有错题,把第三章错题也回滚一下,然后学到第四章的时候,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的错题也要再次回滚一下,然后就这样一学期滚动下来,第一章肯定通过了回滚很多次基本上就解决掉了,那么第一章就可以扔下来,然后又234、345、456,这样就叫滚动回滚。一道错题,起码要滚动回滚四到五次,孩子才可能构建好。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12:52:26

这个错题的回滚,其实跟孩子的考试成绩紧密相关的,你们可以观察到,如果哪一套题,他没有构建好,就说错题没回滚好,在考试中如果再出现这样的题目,即使数字一样,他恨不得把最先的一个错误答案,也给你背下来。这个就是体现在孩子这个地方没构建好,所以说后面他错的部分,你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构建他,这个错题尤其尤其重要的。

camellia 发表于 2020-12-21 12:53:14

本帖最后由 camellia 于 2020-12-21 12:55 编辑

总结

周一到周五:
1. 预习的时候,只朗读课本不盲算。
2. 课后盲算例题,可以了解孩子的上课状态和知识短板。
3. 盲算黄岗口算本很重要,要盲顺溜。然后才是课后习题,最后才是练习册。
周末:错题要滚动的回滚4、5次。

小学低年级:盲到脱口而出,加强数学启蒙。

camellia 发表于 2021-1-5 09:08:32

本帖最后由 camellia 于 2021-1-5 09:28 编辑

反馈 2020.12.22-2021.1.5小寒

1.每日数学作业,同步练习册17-25分钟
2.周末集中做同步口算本30-40分钟
3.快到期末,老师还要经常发试卷,一大张,正反面,每次35-40分种。
试卷里面的字真不少,应用题有些不大理解,让他多读几遍,都不愿意,总说我都会了。我说 你试试自己读着读着就说 噢 噢 我知道了,以前朗读数学的积累体现作用了,假期景山数学继续往上读
做作业前 要不断的提醒他 : 把不会的题留到最后 、遇到不认识的字看着图猜一猜,如果不影响做题就直接做。 做题的过程中要独立完成,有问题事后统一问 。

弄完学校的作业
再让他读会数学课本和盲算。。。
有点不情愿,还好有以前的习惯作铺垫,否则准抗议
4. 数学课本还有4页没读完。
每天5-8分种,读得心情很不好,是我在强推。元旦之后没在读,让娃玩会吧。。。
5.盲算11-20分钟,元旦之后老师作业加量,有几天没有盲
6.周末集中做错题。错得基本上是没看清题目要求的,没理解题目意思的。这个娃子就是不愿意好好读题。口算题基本没错过。发现第一习惯很重要,以前都是把错题打出来贴到错题本上让他做,娃做得欢天喜地。上周我嫌麻烦,直接打印出来让他做,他非让贴到本子上,没依着他,两人僵持半天,最后以吼他告终,末了, 还得给他贴到本子上。。。
数学启蒙有点少,朗读数学做得不够,老本快吃完。这学期勉强跟得上学校进度

还有这个坐姿的问题,一再强调,要把双脚平放到地面,身子要离桌子一拳,后背要挻直。过不一会儿,他的脚不是顶着椅子腿儿,就是身子斜着 紧挨着桌子,头趴在作业上。每到这时就想冲过去 把他拎起来 扔出去。。。

天上的星星 发表于 2021-7-6 07:50:02

亲 数学这些有群学习吗 刚来有点懵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007-鲁饼妈1402男-数学小作坊实操反馈